分享

《中庸》讲记(9)

 清醒4321 2017-07-07
上面说的是“率性之谓道”,那么下一句“修道之谓教”怎么讲呢?刚才我们说了,率性就是要遵循天命,要大道自然,每一个人只要能够率性而为、体道而行,那就一切圆满了。但是,我们四川有句话叫做“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这么复杂的人群当中,每一个人的知识、学问、道德修养,还有智商、性情、生活背景等各个方面,都不可能是整齐划一。有的人聪明一些、刻苦一些,对大道的体会就会快一些、深入一些;而有的人笨一些、懒散一些,体会就会慢一些、浅一些。不管聪明还是笨,体会得快还是慢,总之绝大多数人,如果不是天生圣人生而知之的话,都应该在不断的学习中去体道、去悟道。那么,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接受教化的过程。
  
  现在中国的教育很成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不满的焦点之一。《中庸》说“修道之谓教”,而我们的现代教育,可以说跟“修道”毫无关系。应试教育哪里有什么“道”可言?连像样一点的“术”都谈不上,把很多真正的天才都扼杀在摇篮里了。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在反思,为什么在1949年以后,我们的这一套教育体系,没有培养出一个真正的大师来?
  
  说到教育,我个人不喜欢这个词,我喜欢“教化”这两个字。教育这个“育”字,有时候用在育苗、育种上,主要是孕育、养育的意思。在四川方言里边,说一根铁丝弯了,我们要把它“育”直了,总之,给人一种靠外力强扭的、痕迹很重且有意为之的感觉。但“教化”这个词多好啊!大化无形,真正让人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我们这儿有一杯水,你把一颗糖放在水里,不用去管它,慢慢地、不知不觉地,这杯水就变甜了,糖就化在水里了。我们的古代圣贤,他们面对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群,基本上不是用“育”的方式,而是用“化”的方式,春风化雨,让人有春风拂面的感觉,让被教化的对象,在不知不觉当中舒舒服服、一点别扭感觉都没有就走上圣贤之道了。所以我们读古书,常常读到“圣人以化成天下”,他并不是统治天下、治理天下,而是化成天下。化成是什么感觉?就是通过自身的德行修养,通过自己在人群中无私奉献的典范作用,让社会人群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和谐的氛围,让天下人的心逐渐变得纯正、善良,从而追求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这里说“修道之谓教”,指的就是古代圣贤不用去强求别人,而是通过自己求道、体道、行道,用一种道法自然、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从而教化天下万民。所以,自己严以律己、毫不懈怠地修身修道,就是教化众生的最佳方式。
  
  人们经常说“言教不如身教”。所谓身教,就是通过完成自己的精神修养,以自己精神实践、人生实践作为榜样,让自己周围的人也能够有所体会,得到感化。所以,教化他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自修自行,就是自净其意。《大学》里面也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地位最高、最权威的人物,到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作为根本,这也是对“修道之谓教”的旁注。
  
  所以我们看,《中庸》开篇三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谓是斩钉截铁、一气呵成。它一下子点到了我们生而为人的要害之处,同时又把我们的个体生命,安置于天命与道的这个大背景之中,告诉我们通过个体的修为,就能够改变世风、教化天下。
  
  我们再往下学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是对道的一个描述,告诉大家这个大道,它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论是古往今来,还是四方上下,无一不是在道中,所以是“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道在哪里?道就在我们的生命中,就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中,就在这个茫茫无尽的宇宙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超出于大道之外,同时大道也不可能离开这个大千世界而独立存在。怎样去体会这个道?就在当下去体会,就在每一个人的身心性命上去体会。很多人以为求道、悟道,必须要住到庙子里去,必须要住在山洞里面,必须要像那些苦行僧一样打坐苦修,才能悟道、得道。不是这样的!《中庸》这里就告诉我们,道不用求、不用找,每一个人都有道,因为“不可须臾离也”,你不可能离道而行。既然须臾不离,那么要想认识这个道,最好就在自己最亲切的地方下手。什么地方最亲切?自己最亲切嘛,零距离啊!就要在自己当下一念中认识。我们在座各位,只要在这当下一念中,能一下子认得实、透得过,那就恭喜了!你现在就可以离席而去。有没有人认得这个?认得就可以离席,后面的课都不用听了。
  
  如果没有这个体会,我们就要老实去求道、体道、修道,那么就需要下手的方法。什么方法呢?就是下面这一段:“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段核心的字眼就在“君子慎其独”,这个是修道、体道、行道的根本。儒家讲的慎独功夫是一整套修行的理念,从这里来看,这个慎独功夫也有一个步骤。首先应该做到什么?就是“戒慎乎其所不睹”,首先是戒。
  
  说到戒,佛教是最讲究戒律的,佛教以“戒、定、慧”为三学,戒是放在第一位的。首先你要知道不能够做什么?这个是必须明确的,就像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人,社会的法律就是我们的戒律,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必须遵守法律,知道犯法的事做不得。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不然的话,你就没办法在这个社会中正常生存。在佛教中,作为一个佛教徒做不得、不能违犯的条款,就称之为戒律。那么,儒家说要戒什么呢?就是要“戒慎乎其所不睹”,就是要警惕、杜绝自己在道德修养上的盲区。所谓不睹,就是自己看不见嘛,我们自己往往都看不见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往往也认识不到自己在为人处世当中的毛病,更不容易发现自己在思想上、语言上、行为上的一些错误。如果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缺陷,那谈什么修养?所以,我们学修的前提是“戒慎乎其所不睹”,一定要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有哪些、缺点有哪些,才能谈得上发挥你的优点、弥补你的缺陷。这是第一步,戒。
  
  慎独功夫的第二步,就是“恐惧乎其所不闻”,要心存恐惧、心存敬畏。恐惧什么?恐惧“其所不闻”,害怕听不到别人的批评,害怕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君子闻过则喜,不闻过则惧,因为不闻过,则不可能改过,缺点和不足就会永远伴随自己。有些人虽然也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缺点,但是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没有这个恐惧之心,那也不可能去改正和弥补。当然,自己有了毛病,尽管别人还不知道、还没有发现,自己也要警惕,要保持敬惧之心。
  
  所以,“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是我们在心性修养上的基本要求,只有以这样的心理状态来面对自己,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