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抗日县长王冷斋:七七抗战中坚守宛平城

 宛平2008 2017-07-07

      [转载]抗日县长王冷斋:七七抗战中坚守宛平城


[转载]抗日县长王冷斋:七七抗战中坚守宛平城

[转载]抗日县长王冷斋:七七抗战中坚守宛平城

     193777,北平宛平城东北日军演习位置响起的一阵枪声,点燃了卢沟桥抗战的烽火。当时,他在日军攻击宛平城前转移民众,避免了更大伤亡。七七抗战中,他因坚守宛平城、与日方谈判中针锋相对不失气节而闻名全国。抗战胜利后,他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揭露日军的侵华罪行,再度成为新闻人物。他就是时任宛平县长兼河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的王冷斋。

       王冷斋:福建闽侯人。出生于仓山城门石步村的一个书香门第。他8岁入学,15岁转读福建陆军小学,1914年初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科二期,19165月毕业。与李宗仁、秦德纯、白崇禧等国民党高级将领是同学。他为人生性耿介,有胆识,又风度翩翩,有文人气派。早年从事文化工作,在北平创办《京津晚报》和远东通讯社。1935年,王冷斋受邀任北平市政府参事兼宣传室主任。193711日,河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专门处理中日交涉事件及下辖宛平、大兴、通县、昌平等四县的政务,王冷斋临危受命,出任专员兼宛平县长。

       当时宛平县的形势十分严峻,驻丰台日军提出要在北平至大名的“平大”公路侧、大井村上修建机场,又提出要穿过宛平城和卢沟桥到长辛店进行军事演习。随后,日军驻华北特务机关派员到宛平县政府,要求按图纸办理割让土地手续,王冷斋寸土不让严词拒绝。日方从正面交涉不成,乃变计从民间着手,勾结当地汉奸和地痞流氓,以重利诱惑居民自愿租卖土地。王冷斋发觉后,当即派人到大井村调查,将为首的汉奸抓起来,向居民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从而使日军的阴谋诡计落了空。

       193777夜间,日军龙王庙演习处突然响起一阵枪声。不久后,几名日军来到宛平城下,声称丢失一名士兵,要求进城搜查,遭到守城官兵拒绝后就包围宛平城,并开枪示威。当晚12时,日军驻北平特务机关向冀察政委会外交委员会提出交涉。王冷斋的同学秦德纯,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要求驻宛平部队严密戒备准备应战,并指示王冷斋“迅即查明,以便处理”。 当晚王冷斋住在北平,获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到宛平现场调查“日军失踪”事件。同时立即通知城内驻军,切实查询各守兵。经查,中国军队并无开枪之事,也未发现有所谓失踪日兵的踪迹。

  接下来,不论在北平还是在宛平城外,与日方的谈判均无实质进展。中方坚决保证城内并无失踪日兵,并拒绝日军进城的要求。

 根据福州较早研究王冷斋的文史研究员林国清掌握的资料,与日方谈判时,作为中方代表的王冷斋首先声明,城内中方守兵并无开枪之事,所谓失踪日兵一名,经搜寻也毫无踪影。日方诡辩道:“城外搜寻不到失踪的演习士兵,必须进城搜索。”王冷斋怒道:“夜间宛平城门已闭,日兵在城外演习,怎么能在城内失踪?日方以武力相逼,拿出一张地图给王冷斋说:“事态已经十分严重,现已不及等待调查谈判,只有请你速令城内守军向西门撤出,日军进至东门城内数十米地带再商量解决办法,以免冲突。”王冷斋反驳道:“此来只负调查使命,你所提我军撤出你军进城的无理要求,离题太远。”

       在与日军交涉、周旋中,王冷斋坚持立场,凡涉及主权一事,寸土不让。日方一次次的威胁利诱,都遭到王冷斋的坚决回击。“挟持左右尽弓刀,谁识书生胆气豪!谈笑头颅拼一掷,余生早已付鸿毛。”王冷斋据理力争,威武不屈。

       8日凌晨一时左右,日军开始攻城,枪炮齐发,宛平专署、县府首当其冲,被炮弹轰塌。王冷斋于谈判决裂之后,即移驻到守军指挥所,协同驻军进行抗击。“八日九日两夜,夜战极烈。我军大刀队突袭敌阵,斩馘无数。”王冷斋诗曰:“暗影沉沉夜战酣,大刀队里出奇男。霜锋闪处寒倭胆,牧马胡儿不敢南。”由此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在卢沟桥抗战的紧张日子里,王冷斋以古诗的形式写下了《卢沟桥纪事五十首》,真实记录了宛平前线强敌压境的紧张局面及二十九军大刀队威风凛凛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形象。

       日本侵略军占领平、津后,王冷斋随二十九军撤退。到大后方参加抗战。先后在济南、开封、西安组建第一集团军办事处。1939年春,他离开军队赴香港。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流亡贵阳。19458月日本投降,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王冷斋赴东京出庭作证。王冷斋在法庭上指出,日军炮击宛平城,炸死炸伤众多无辜平民。他出示了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包括被日军炮弹炸穿屋顶后的宛平县政府会客厅、他在遭日军炮击的宛平县政府大门口的留影。人证物证俱在,日军战犯乱了阵脚,王冷斋因此被称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王牌证人”。

       新中国成立后,王冷斋曾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全国政协委员。1960年病逝于北京。围绕卢沟桥抗战,他留下了《卢沟桥事变始末记》《七七事变的回忆》《卢沟桥事变纪事诗》等著述。

       身为县长的王冷斋,他守土有责的经历和不屈的民族气节,永载中华民族抗战史册,值得我们崇敬,他是为官学习的英雄榜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