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派第一人”蒲华:笔下之墨竹连吴昌硕也叮嘱后人要好好珍藏

 雁飞云 2017-07-07





深竹幽香蒲自华

蒲华书画艺术展


山西博物院

四层书画厅

2017.6.30 - 9.3


|||


具体地址:太原市汾河西畔滨河西路北段13号

开放时间:9:00 - 17:00(16:00停止入馆)

每周一、农历腊月三十、正月初一闭馆





海上画派是清同治到光绪年间在上海形成的一个由100多位画家组成的画派,艺术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其中,蒲华作为“海上画派”开山人物之一,尤为黄宾虹所心折,并称赞其为“海派第一人”


许臻 蒲华五十岁画像

纸本 52×34cm 1881年 嘉兴博物馆藏

释文:竹英老伯大人五十寿。华亭许瑧敬贺。

钤印:攸征(白)。



蒲华以其墨竹闻名于世,既继承传统的精神,也不为自身旧貌和前人经验所囿,融诸家之长而融化无迹。与蒲华亦师亦友、相交40年的吴昌硕是这样形容他的墨竹的:


墨沛淋漓,竹叶如掌,

萧萧洒洒,如疾风振林,

听之有声,思之成咏,

其襟怀之洒落,逾恒人也。


据吴昌硕的长孙吴长邺先生回忆,其祖父经常向他们提到蒲作英,他说:“祖父生前曾对我们讲,‘蒲作英墨迹千万要看重,我们家里一定要珍藏好蒲作英的书画。’”



/



日前,由山西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嘉兴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深竹幽香蒲自华——蒲华书画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

借此机会,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蒲华笔下的墨竹林中,感受他命运多舛的一生。


蒲华 竹石图页

25.5×32.6cm 纸本 嘉兴博物馆藏

释文:不可一日无此君。蒲华。

钤印:作英(白)。



他的人生:可用“凄惨”二字形容


蒲华自幼聪慧,传统文化得益于外祖父的启蒙,书画得到同里周闲的指点,年少的蒲华虽然贫苦,但却得到了良好教育。然而,在这之后的人生经历中他却屡屡受挫:

1855、1858和1859年先后三次乡试未中,他绝意仕途求取功名,遂耽于艺事;紧接着又经历太平天国运动;1863年妻子的离逝更是雪上加霜。

1864年起一度在太平(今温岭)、海门等县作幕僚,因不善官场应酬,更不耐案头作楷,曾自行弃职,后复幕又叠遭辞退。

蒲华 不可一日无此君图扇面

18.3×51.3cm 纸本 浙江省博物馆藏

释文:不可一日无此君。仿梅道人,蒲华。

钤印:作英(白)。



在1868年后他开始以职业画家的身份浪迹于江南,结交其他知名画家,丰富的阅历,创作的累积,使其笔墨日益精到。

但是很可惜,蒲华在他的那个年代无法得到世人的认可,艺术史论家忽视蒲华在晚清碑学和海派书画发展史中的重要性,以至对蒲华的评价过低。

吴昌硕赠其诗云:

蒲老竹叶大干掌,画壁古寺苍崖边。墨汁翻衣冷犹著,天涯作客才可怜。朔风卤洒助野哭,拔剑斫地歌当筵。柴门日午叩不响,鸡犬一屋同高眠。

这也基本概括了蒲华穷困潦倒的生活和不羁的性格。



他的墨竹:真率自然,随心而化


蒲华的绘画,专注于花卉、山水,尤擅墨竹,有“蒲竹”之誉,湿笔饱墨,以淋漓酣畅的大写意最具特色,书法则以行草书见长,中锋环曲,倚侧动荡,于书坛别树一帜。

晚年作品,尤体现了画家字与书家画的充分契合,这缘于长期的学养锤炼,更与其心性密不可分。


蒲华 竹石图

165×94.5cm 1869年 纸本 嘉兴博物馆藏

释文:每日报平安。济延大和尚属,摹八大山人笔,即奉清鉴。时己巳小春。蒲华。

钤印:秀水蒲华(朱)、作英、种竹道人(白)。



蒲华的墨竹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墨竹为主体,横贯整个画面,或一枝独秀,或数枝交错,又常以粗笔淡墨写巨石相映衬。

墨竹的气势磅礴和巨石的稳重,构成鲜明的对比,加之蒲华喜用湿笔作画,画面常给人水墨淋漓的感觉,充分体现其水墨大写意的境界。

另一种手法以墨竹为辅助,往往出现在画面的附属位置,作为其他花卉或者巨石的陪衬,小枝交织,树叶清秀。蒲华用娟秀小楷,笔笔细微, 无不体现精致的写实功底。


蒲华 墨竹四条屏

浙江省博物馆藏


对于墨竹的画法,蒲华也毫不吝啬、隐藏,他曾在墨竹册页《文苏余韵》尾页自跋云:

画竹之法,须于介字、分字,五笔、七笔起首,所谓整而不板,复而不乱。竹干须挺劲有力,忌在稚弱;小枝则随手点缀,无须粘滞。然必悬臂中锋,十分纯熟,庶几有笔情墨情,不落呆诊。由法而化,雅韵自然,切不可失笔墨二情也。

不难发现,对于墨竹,蒲华首先认为要胸襟潇洒,不拘泥成法,真率自然,随心而化。



他的外号:时人戏称“蒲邋遢”


有传记云蒲华作画,若无旁人为他磨墨,自己稍磨即用,故以水墨淡淡而闻名,而又因墨少水多难以凝集,笔墨之处显得湿渗无定。不理解者将其画之形与他生活的外形一并视之“邋遢 ”。


蒲华 梅石图

纸本 63.6×39cm 1903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释文: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癸卯冬日,穉竹画石,作英补梅。

钤印:蒲华(白)、穉竹(朱)。


注:林增琪,字穉竹,浙江瑞安人。以善画闻名。


此外,蒲华生平,不识蒲华之画的人,见蒲华一到,甚至会故意藏起纸张。因蒲华不讲究纸的好坏,逢纸即画,有时还画在糊窗纸上,因而时人戏称他为“蒲邋遢”。



/




蒲华的画学探索,对吴昌硕的艺术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其后,黄宾虹则推蒲华为“海派第一人”,曾谓百年来海上名家“唯蒲作英用笔圆健,得之古法,山水虽粗率,已不多见”。此二者,可谓识蒲华于风尘中之巨眼。

除了墨竹以外,蒲华的其它作品同样值得一看。本次展览共遴选出80幅蒲华的代表作,涵盖蒲华的花鸟、竹石、山水、书法等创作领域 


蒲华 风泉满清听图扇面

18.8×53.1cm 纸本1880年浙江省博物馆藏

释文:风泉满清听。庚辰四月,淡泉二兄大人鉴之,弟蒲华仿巨然法。

钤印:作英(白)。




蒲华 富贵神仙图纸本

180×46cm 1870年 嘉兴博物馆藏

释文:富贵神仙。己巳正月,摹蒋南沙相国粉本于醉书庐,作英蒲华。

钤印:作英(白)。




蒲华 老圃秋容图

146×76.8cm 纸本 1904年 嘉兴博物馆藏

释文:金粟流芬老树头,雁声初度夕阳楼。漫将佳色分蓉菊,并作园林一片秋。拟蒋南沙相国本,甲辰新秋,作英蒲华率题二十八字。

钤印:蒲华(白)、作英(朱)。

边题:秀水蒲作英老圃秋容图真迹。乡后学朱其石敬题。




蒲华 梅石山茶图

146×38.5cm  1873年纸本 嘉兴博物馆藏

释文:竹孙仁兄大人大雅属正。癸酉岁暮,蒲华写。

钤印:作英(白)。





蒲华 万壑松风入素琴图

49.7×30cm 1872年 纸本 浙江省博物馆藏

释文:万壑松风入素琴。作英。偶向石亭坐,天风吹古松。愿为白云侣,欲上最高峰。季珪太史仁兄大人两正,弟华并句。壬申冬十月。

钤印:蒲华(白)、作英(朱)。




蒲华 行书八言联

纸本,每联纵159.5厘米,横25.2厘米 1898年 嘉兴博物馆藏

释文:绿绮凤凰梧桐庭院,青春鹦鹉杨柳楼台。葆芝仁兄大人有道正,戊戌冬仲,作英蒲华。 

钤印:蒲华(白)、蒲作英(朱)。




微信编辑 | 沛然

感谢展方提供作品图

文中人物资料参考自

梁志钦《“海派第一人”蒲华以墨竹闻名于世》

徐贤卿、吴凤珍《纪念蒲华逝世一百周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敦煌系列# 九色鹿 帆布袋,点击即得 ▼

曰:青春无极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