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

 长朋 2017-07-07

每一个行业,都有一种灵魂,一份“匠心”。



匠心,是怎样的一颗心?如何呈现在我们的生活?





宜兴,由陶成都。陶都,因陶而天下闻名。时代进入了21世纪,千秋窑火不歇的宜兴,陶业依然充满生机。一大批杰出的陶艺人才各擅所长,尤其是先后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20多位国家级大师。

他们一辈子从事陶业无怨无悔。他们传承着先辈的制陶技艺,他们敬畏传统又不断创新,他们秉承着先辈的“工匠精神”而追求卓越,他们是当今陶都宜兴陶瓷艺术的灵魂,也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来自紫砂界二十三位国大师






丨徐汉棠丨



丨李昌鸿丨


丨徐秀棠丨



丨 吕尧臣 丨


丨 曹婉芬 丨


丨 汪寅仙 丨



丨 周桂珍 丨


丨 何道洪 丨


丨 顾绍培 丨


丨 毛国强 丨


丨 鲍志强 丨


丨 徐安碧 丨


丨 邱玉林 丨


丨 李守才 丨


丨 曹亚麟 丨


丨 吴鸣丨



丨 季益顺 丨


丨 范永良 丨


丨 张红华 丨


丨 陈国良 丨


丨 陈建平 丨



丨 储集泉 丨


丨 吕俊杰 丨



传承千年制陶史的宜兴紫砂,最初其实也是从简简单单的拍拍打打开始的——


紫砂壶之制作,取泥于山,碎裂练泥,是为“土”;酌水无湖,翻揉成形,是为“水”;“搭”“拍”片泥,微见形萌,是为“木”;琢刻雕缕,诗画书印,是为“金”;紫壶石莹,焰火横飞,是为“火”。更兼造型、文学、绘画、书法、篆刻于一体,清雅脱俗,意趣隽永,五行并举,三才贯通,良物方就。


一代代紫砂壶匠人们的传承与创新,缔造了宜兴紫砂神话,也彰显了匠人们的非凡匠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