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ED寻找青年建筑师】王彦的建筑作品和设计实践

 猫子811 2017-07-07

文/王彦

上海绿环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我的独立建筑设计实践是从2007年开始的,至今为止有三个建成作品对我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中可以探讨一些相关的词汇。


上海油雕院美术馆 ---- 建筑师


上海油雕院美术馆是我第一个完成度较高的建筑作品。在赢得竞赛之后,我至少做过50个不同的立面方案供一轮又一轮的筛选,这可能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青年建筑师在中国做建筑设计所要面临的境况,而我实在是幸运很多了。领导最终选择了混凝土立面方案,因为外观方正大器,造价可控。这样的过程就像是长跑,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力和信心,积极地面对一切挑战,才能走到最后。


在油雕院美术馆漫长的项目过程中,我发现对建筑基本问题的具体回答,往往可以切实地帮助推进整个设计。例如对“体量”感的苛求,促使我寻求如何用斜墙达到突出入口,围合内院的目的。而作为对“场所”的回应,促使我决定去除所有围墙,形成开放的入口广场空间,且没有台阶,只有缓坡。混凝土挂板“材质”和“构造”是个难点,当时国内还没有采用混凝土干挂幕墙的先例,我只能硬着头皮按照网上搜索到的信息,挨个给厂家打电话。非常幸运地是第21个电话就找到了老罗,他的厂愿意做特殊混凝土构件。我们和幕墙公司一起,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决定板材的尺寸,缝宽,以及转角“L”形板材的做法等细节。上海酸性大气腐蚀情况不容忽视。这让我联想到安藤忠雄95年在京都的一处混凝土建筑作品,因为酸性大气对材料表面的腐蚀,而今已显得千疮百孔,脏水挂壁。为此我还特地找到混凝土表面抗腐剂生产商,让老罗确保每块挂板在出厂前都至少经过两遍抗腐剂滚涂。我希望通过平整光滑的立面使稳定的体量获得一种纯粹的抽象感。而在内部楼梯扶手的处理上试图以斜切面的做法让整个垂挂下来的罩板变得轻簿,以获得一种抽象的面的视觉感受。簿纱般金属编织网材料的应用与厚重的混凝土挂板产生强烈的轻重对比,取得另一种视觉张力。不同材料间精确的对缝构造要求,使整张“表皮”显得严整统一,这种感受甚至延伸到了广场地面铺装。每一个细节的推敲都需要对建筑基本问题进行具体的回答,自然而然地发展出整栋建筑。这似乎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最终将一种精神力量成功地凝固在物质中。


在今天,很多其他领域的艺术家都可能从事建筑设计,但未必能成为真正的建筑师。是什么让我们区别于他们?我认为是我们懂得什么是建筑的基本问题,并掌握了建造的基本技能与知识。这是其他职业人难于企及的,这也是建筑的坚实核心。


鼎立雕刻馆 --- 历史与现代性


接着在鼎立雕刻馆的设计中涉及到了有关当地历史文脉层面的问题。


崇武古城始建于1387年,是中国现存比较完好的明代石头城。这里素有“中国石雕之乡”的美誉,而鼎立雕刻馆就位于直达古城的惠崇国道旁,建筑怎样在形式上归属于当地历史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最终的立面材料并没有采用什么名贵石材,而是当地易采的普通花岗岩,崇武人称它为“G654#”,经常被用作石雕的用材。当地古城中的传统石房子历来就地取材,用石块垒叠砌筑而成,独具特色。雕刻馆立面巨石垒叠的设计概念不禁让人与崇武当地的“出砖入石”建筑传统联系起来。而简洁纯粹的垒叠形象极富现代感,抽象地表达了建筑与当地人文历史的联系。西方传统石砌建筑立面线脚突起的精妙之处在于控制墙面的阴影,各突起因为程度不同而造成微妙的阴影比例关系,刻画出生动的建筑立面。巨石单元之所以呈折面形式,固然是为了取得建筑表皮形式感,而更重要的是控制表皮单元受光面、背光面以及阴影的变化,为建筑立面增添生动趣味。由于一天内日光角度变化,巨石的受光面、背光面以及阴影都在不断地运动中,显得丰采多姿。在建筑转角处,折面巨石会在一三五层转角处生成锐角形式,与整个建筑厚重的气质很不协调。在保持石材磊叠关系不变的基础上将锐角转角处作800mm宽切角面的处理,呈现出一种拙钝的视觉感受,很好地维护了建筑整体感。


雕刻馆座北面南,处于广场中轴位置;东西两侧分别是保留下来的原有办公楼和新建的接待中心。它们与艺术馆形成U字型广场,环抱中间水池。长方形广场面宽27米,进深达56米,纵深感极强;建筑与广场之间的尺度关系,以及中轴布局的方式更突显出了雕刻馆的庄重和大器。广场周围的三栋建筑各自不同,我希望新旧建筑之间有着某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东侧必须保留的原有办公楼是黄锈石材质欧式立面建筑,它见证了鼎立企业的发展历史;西侧新建的接待中心也采用同样色彩的仿石涂料与之相呼应,但是同样强调纵向感的立面却更加开放透明,极富现代气息,是新面貌的体现。接待中心也采用了立面柱突出的形式,在比例上与原办公楼的欧式柱式相似,但是不同方向切角的柱截面形式使得每根柱看上去都不一样,在光影下使简洁统一的建筑富有变化和动感。东西两侧黄锈 石材建筑反衬出了中轴线上深灰石材的雕刻艺术馆,使其更显厚重有力。


历史已经被凝固在建筑中。建筑的外观形式可以唤醒人们对于历史的记忆。在这个案例中,古城是历史,被保留的办公楼也是历史。我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如何用具有现代感的建筑形式去让人们联想到当地的历史。而现代性在外观形式上的特点一是抽象,二是重复。这与社会生产方式从手工变革为机器生产为主有着莫大的联系。因此,我选择的最终解决方法就是采用当地石材,抽象地体现当地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以此唤起人们对于当地历史与文化的联想。


华信接待中心----形式/形状


华信塑业集团是江苏新沂市最重要的企业之一,也是我国第二代身份证件制作用材的专用供应商。2013年我设计了华信接待中心,现在已快竣工了。在此项目设计中,业主的要求是建一栋现代的、大器的接待中心。由于当地厂区没有任何可以参考挖掘之处,因此业主的要求最终必须通过建筑的形式操作来完成。


我试图将一切功能体量都控制在一个巨大的屋檐之下。出檐悬挑接近三米,而檐口仅8厘米薄,这使得从地面视角看来,庞大的屋檐居然显得极轻盈,且有某种抽象感。在对应主入口处,屋檐平面采用了微妙的弧线设计,水平展开的屋檐两端呈现犄角之势,似乎有一种无限延伸的视觉感受。


接待中心分为会议厅和餐厅两个主要功能单体,它们在平面中呈对角错开的方式布局,使得区区两千平米的建筑仿佛瞬间多了一倍的空间体量。而两个单体又恰巧半围合出了东北和西南处两个错开的庭院。庭院上方的屋檐都挖出了一方天空,檐口依然只有8厘米,而洞口四角呈弧线处理,无形中强化了屋檐挖“洞”的视觉感受。想象着在雨天里,应该会有四水归庭的良景吧。屋檐四周有众多7.5米高的柱,它们沿轴线排列开来,支撑着屋檐,形成大量半室外的灰空间。同时与屋檐的共同作用下,使建筑的室内外边界变得有些模糊。


形式是建筑设计永远绕不开的基本问题,它是建筑的物质性体现。建筑师的工作就是将某种精神品质凝固到建筑形式中。形,关乎体量、空间、比例、尺度、结构、材质、构造;式,在我而言则更多是承载了社会文化建造技术等丰富的内容的符号。在这个案例中,建筑的“形”需要体现“现代、大器”的意;而大屋檐的传统之“式”,则由于檐口的轻薄处理和弧线的巧妙运用,完全被颠覆了,达到了另一种全新的具有当代感的新“式”样。


实践感想


回顾这三个建筑作品,虽然各自的情况和结果不同,但似乎都是在抓住建筑中的某个基本因素进行抽象化,从而达到一种强烈的当代感。这种推敲过程必须充分考虑项目中各种实际需求和场地条件,让建筑先从场所里“长”出来,再敏感地抓住其某个特征,自然而然地探求属于该建筑的独特的精神气质。


王 彦



2003-2005 Martin Gautschi 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师

2005 Herzog de Meuron 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师

2006 瑞士Keller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建筑师/项目经理

2007- 至今 上海绿环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2013- 至今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系 建筑设计课程 客座教授


上海绿环建筑设计事务所(ATR Atelier)

ATR(上海绿环建筑设计事务所)成立于中国上海,是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和颁发的建筑设计事务所甲级资质的设计企业。
ATR在高舒适度微能耗恒温恒湿建筑技术领域拥有丰富的设计及工程经验,形成了完善的节能建筑系统解决方案,并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绿色建筑设计以及全程施工指导服务。


每一次设计都是设计师对于场地条件、功能需求的全新创造过程。今天的设计已经不仅仅满足美观与功能的需要,设计需要尊重在地的感受,与自然环境应是共生的,对人和社会的各种活动的应是有贡献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的。我们通过与业主和各领域专家密切团队合作,以保证从设计理念到造价实施过程中,都能给业主提供最先进同时切合实际的优质设计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