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铁侠、蜘蛛侠、金刚狼的电影你都买单了,那正版的漫威漫画呢?

 方珺逸 2017-07-08


漫威与网易宣布合作了,还推出了“中国版超级英雄”。虽然是国际化的强IP,但是中国消费者们买账吗?




文 | 许盈


7月7日,漫威与网易在上海宣布开展合作,网易漫画将一次性引入包括《银河护卫队》、《超能蜘蛛侠》、《美国队长》、《内战2》在内的12部漫威漫画作品。

打开网易漫画,已经能看到上架的漫威漫画《内战》

同时,漫威还宣布与网易漫画合作打造国内首部漫威超级英雄漫画。此次的中国漫威英雄将完全由中国的漫画家、作者、编剧打造,使用中国的脚本,“让发生在中国的故事成为日益扩张的漫威宇宙的一部分”。同时,漫威称,下一个中国英雄将出现在《异人族》的故事当中。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从此次漫威发布中国版超级英雄的手稿来看,这些超级英雄长得一点也不“漫威”。不同于以往美漫特有的粗放、写实和夸张,漫威的中国英雄造型反而略带几分日漫的唯美、精致。

漫威即将推出的中国英雄手稿

漫威要打造中国本土化的超级英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英雄如何融入漫威的世界观,差异巨大的画风如何融入漫威世界,美漫能否迎合中国观众的口味?

撇开画风与世界观不提,漫威正版漫画的阅读体验就是一个问题。尽管漫威方面一再强调手机作为一个载体的重要性,但是打开网易动漫app界面,《内战》的阅读体验实在称不上友好,采取了条漫形式的《内战》,在手机上却几乎无法看清漫画中的文字,这样的字号显然更适合ipad阅读。

网易漫画弹幕中满是看不清文字的吐槽

作为一家拥有75年历史的美国漫画巨头,自2008年《钢铁侠》上映以来,漫威宇宙已经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超级IP。截至今年5月,漫威电影全球累计票房达114.08亿美元。同时,全球电影票房前10名的电影中,就有三部漫威电影,包括《复仇者联盟》(15.18亿美元)、《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14.05亿美元)以及《钢铁侠3》(12.15亿美元)。漫威电影在中国的票房也在逐年攀升,从2011年的1.7亿增长到2015年的21亿。

漫威在电影方面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是在中国的漫画领域,那些超级英雄却从来都不是主流。美漫那种粗犷、夸张、写实的画风并不为大部分中国读者所喜爱,相比于美漫对于夸张的肌肉、人体的比例完全一比一真实的描绘,中国人的审美更偏向于那种更为唯美、对于细节有所省略的日漫画风。

在价值观方面,漫威反映的是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有着强烈的价值导向,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的极力渲染、以及特定的科技、战争等历史文化背景,与中国读者有一定隔阂。此外,尽管漫威的票房节节攀升,漫威让人诟病的一点也正是其剧情的“套路”,英雄主义的情节并不能长久地吸引中国观众,观众似乎已经表现出了一些反套路的情绪。

日漫与国漫夹击下,美漫的未来在哪里?

对于许久不看漫画的人来说,对漫画的印象恐怕还停留在日漫和美漫风靡的年代,实际上国内各大漫画平台早已是国漫的天下了。

今年6月2日,国内最大的动漫平台腾讯动漫拿下了包括《神奇女侠》、《不义联盟》、《正义联盟》在内的九部DC漫画的版权,但似乎反响平平。截至目前,人气最高的《神奇女侠1:血脉》收藏仅2.6万,其余八部DC漫画的收藏数均不足一万。

与之相比,腾讯动漫上综合排行第一的连载漫画《通灵妃》收藏数达到了225万,日漫排行第一的《航海王》收藏数有174万(当然《航海王》连载了很多年),同时在腾讯综合排行榜上,排行前16的所有作品均为国漫。

腾讯动漫热门综合排行与畅销榜上全是国漫(2017年7月7日)

就在今年6月底,网易漫画也收录了《变形金刚》的独家正版版权,上架的14部《变形金刚》漫画点击量也一般,最高的120余万,最少的才20余万。这个成绩相比于同一平台上人气动辄上亿的《中国诡实录》(人气29.1亿)等作品来说完全在两个量级。

那么问题是,当漫威漫画正式进入中国,谁会是他们的读者?

漫威自己也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在全球,它面向的是全年龄段的读者,但在中国恐怕大多数看美漫的还都是漫威的“铁粉”,漫威也在中国寻找更多的可能性。据漫威品牌与发展亚洲副总裁C.B.Cebulski(司马博)称,“现在还不是特别明确目标人群到底是谁”,而这正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一点”。

面对榜上一众搞笑、灵异、玛丽苏与屌丝逆袭题材的国漫,作为一个超级IP,漫威能不能依靠自身的影响力真正打开中国的漫画市场? 

发布会后,36氪等媒体对漫威品牌与发展亚洲副总裁C.B.Cebulski(司马博)进行了采访,以下为节选:

漫威电影在国内很成功,漫画在国内发展情况如何,如果之后推广的话,有没有特定的瞄准的人群?希望吸引什么样的读者?

司马博:非常令人兴奋的一点是,我们现在还不是特别明确目标人群到底是谁。但是我们之所以选择网易这个强大的合作伙伴,是希望能够让网易帮我们一起,不只把漫画留在北京、上海,也可能推广到成都、广州,到全国各地,和电影的生命力一样。所以手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网易在互联网或者现在移动端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只要有手机的受众群都可以通过网易看到漫威的内容。

当年漫威刚刚起家的时候可能是17到35岁,但是现在真的是全年龄覆盖。而且我们并不把自己认为是娱乐和出版公司,我们认为我们这个品牌是一种生活方式,覆盖的面非常广。

漫威本土化的策略是什么样的?

司马博: 说到本地化,需要符合当地人的文化,让当地人接受。以这两个新的中国角色为例,我们讲的是他们自己的故事,这几个角色是从小在中国长大的,他们上什么学做什么事情,他的个人经历都在这个故事里一点一点体现,这是我觉得能让中国读者产生共鸣的一点。

现在漫威在整个亚洲地区,包括日韩、东南亚市场,哪一块是你们目前最大的市场?哪一个是你们今后增长的重点?

司马博:如果说从读者本身来看,不想说哪一个地区的读者比哪一个地区的读者更重要,但是如果看增长潜力中国绝对是第一位的。

漫威漫画引入中国,会不会做一些删减和修改?

司马博:不能说删减,漫威作为一个面向全年龄层的出版社,我们自己对故事里的内容会有一定的尺度,不想对任何个人或者种族、族群做出越线的问题,所以内部会先自己审一遍。至于中国本地的一些标准,我们希望仰仗网易漫画这边。

您挑选中国创作者的标准是什么?

司马博:并不是只针对中国或者是某一个地区的创作者,我在看一个画家的时候,并不是看他画的多漂亮,上的颜色多漂亮,漫威最看中的是叙事的能力。不管这个故事是以什么语言写的,我看下整篇故事就可以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比如我在最早跟网易沟通的时候,会把一些画作样本发到编辑部去,编辑那边不懂中文也大概看得出这个故事是不是流畅。

美漫改编电影几乎都很成功,你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研究吗?

司马博:美漫也有改编失败的,更多的是看电影那边的创作者是不是真的能抓到原著里面的点,是不是真正契合,把改编改得顺畅而已。从经验来看,如果一个漫改电影是某个影业大佬从上至下推下来的,那一般可能不太成功。更有可能成功是电影创作者,比如编剧、导演或者舞美也好,拿着一个改编的点子自下往上推动,可能会成功。比如日本的《明日边缘》等等,都是他们主动找过去的,而不是从上往下推的,这样可以确保创作者对原著有敬畏和尊重。

在这次与网易的合作当中有没有一些故事?

司马博:合作的过程很有意思的是,对纽约编辑部来说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比如现在负责网易这两个漫画的编辑是纽约人,所以当他看剧本的时候,对他来说是文化上的一次洗礼,比如怎么抢红包,怎么吃面条,在他们来看是很新鲜的。

另外,并不是说因为我们创作团队现在是在上海,漫画的内容就由我们自己说了算。每一本漫画都还是会送到纽约编辑部,跟每一部漫威的漫画一样经过精心编辑再出版。也就是说,虽然现在暂时没有计划,但是肯定总有一天,这几本中国漫画也会在美国本土上市。到时候我们并不会担心中国的读者会看不懂,因为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每一本漫画都能被全世界的读者接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