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善于取舍是一种境界。只想得、不想舍的人,其结果可能失去一切。 ——— 白山 社群营销专家 第39个启示: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一蹴而就成不了大事 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追求成功的路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积累的过程常常会是漫漫而长远,需要上下求索,如果你没有为这个过程准备耐心,成功永远也不会降临在你身上。 【原文】 昔国王,产生一女,唤医语言:“为我与药。立使长大。” 医师答言:“我与良药,能使即大。但今卒无方。须求索。比得药顷,王要莫看。待与药已。然后示王。”于是即便远方取药。 经十二年,得药来还,与女令服,将示于王。王见欢喜。即自念言:“实是良医,与我女药,即令卒长。”便敕左右。赐以珍宝。 时诸人等笑王无智,不晓筹量生来年月。见其长大。谓是药力。 世人亦尔,诣善知识,而启之言:“我欲求道。愿见教授。使我立得。”善知识师以方便故,教令坐禅,观十二缘起,渐积众德。获阿罗汉位,踊跃欢喜。而作是言:”快哉!大师速能令我证最妙法。” 【译文】 从前有个国王,生了个女儿,对她十分喜爱,便唤来医生对他说:“给我一种药,能让她立刻就长大成人。” 医生回答道:“我给你一副良药,可以令她立刻长大。但现在立刻要我手头没有药方,必须得去很远的地方求取。在我求药期间,国王不要去看女儿,等我找到给她吃下后,再带来给大王看。”于是医生便到远方去求药了。 十二年之后,医生求药回来了,他给公主服下药,把她带到国王面前。国王看见女儿长大了非常高兴,于是便自语道:“这真是个了不起的医生啊,我女儿吃了他的药,真的立刻长大了。”国王便命令侍从,赏赐很多珍宝给那位医生。 当时很多人都讥笑国王的无知,竞不知计算一下他女儿出生以来的岁月,见她长大了,就以为是药的作用。 世上的人也是如此,来到修行有道的高僧面前祈求道:“我非常想修行得道,希望能得到您的教诲,让我马上就能彻悟真谛。”高僧为了让他简便易学,就让他坐禅静思,专注体悟一切有生命之物轮回的十二种条件,渐渐积累了许多德行,最后终于修得了阿罗汉果位。此人便异常欢喜雀跃,这样说道:“真是快啊!大师的道行的确高,能如此迅速地让我证悟最高的境界。” 【以喻引事】 寓言中的国王可真是够愚蠢的,竞不知计算一下他女儿出生以来的年龄,见她长大,就以为是药的作用,世上恐怕不会真的有人愚蠢到这种地步。但寓言不是真实的故事,它的作用就是寄寓人们深刻的道理,而这个寓言讽刺的就是那砦急功近利,妄想一蹴而就的人。世上虽不见得有不会算年龄的愚人,但确确实实存在许多痴心妄想的人。 有一天,来自戒台寺周围的一位小商人来向虚尘大师发火:“我听了你的执教后,采取了诚信的手段,发觉自己的顾客在逐渐增多,但为什么我的收入还是不能增加呢?” 虚尘大师没有着急,而是露出了微笑。他告诉这位商人:“有一棵苹果树,它接受了阳光、雨露、养料,春天开花,夏天结果,秋天成熟。成熟的时候,并非所有的苹果都会在一块儿成熟,有些苹果早已红透了,而有的依旧青青待熟,并非它们不会成熟,只是时间还没有到而已。” 商人此时平静下来,他明白自己太急功近利了,妄想着一蹴而就,这怎么可能呢?商人在愉快中接受了大师的教诲。再三为自己的鲁莽行为向虚尘大师道歉后,他离开了寺院。 一年后,虚尘大师收到这位商人一大笔捐赠。这位商人在信中说自己的业务“空前红火”,以致自己没有时间亲自到寺里来致谢了。 世上是不存在一蹴而就的事情的,什么事情的成功都要有个过程。就像期盼小孩子长大,他不可能在一天就变成你希望的那个样子,他需要学翻身、学会爬、学走路、学奔跑、学说话……总之,在不断地学习中,他才能一点点地长大。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流行病,就是浮躁和急功近利。许多人总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加薪升职,一旦不能得偿所愿,便选择跳槽。日积月累,他们最终发现在职场上打拼多年,却仍然一无所获。事业成功者多是有耐性的人,为了积累工作经验,为了加薪升职,为了提升自己,他们能忍耐枯燥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上司的不断挑剔……最后得到了满意的回报。 许多年前,美国兴起石油开采热。有一个雄心勃勃的青年,也来到了采油区。但开始时,他的本职工作是检查石油罐盖是否自动焊接完全,以确保石油被安全地储存。每天,青年都会上百次地监视着机器的同一套动作。首先是石油罐通过输送带被移送至旋转台上,然后下线入库。他的任务就是监控这道工序,从清晨到黄昏,检查几百罐石油,每天如此。这是一个非常简单而又枯燥的工作。 青年心理很不平衡:我那么有创造性,怎么能只做这样的工作?于是便去找主管要求换工作。没料到,主管听完他的话,只冷冷地回答了一句:“你要么好好干,要么另谋出路。” 那一瞬间,他涨红了脸,真想立即辞职不干了,但考虑到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于是只好忍气吞声地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 回来以后,他突然有了一个感觉:我不是有创造性吗?为何不能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起来呢? 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青年人在机器上百次重复的动作中,注意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一定会滴落39滴,但总会有那么一两滴没有起到作用。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这将会节省多少焊接剂? 于是,他经过一番研究,研制出了“37滴型”焊接机。但是用这种机器焊接的石油罐存在漏油的问题。但他不灰心,很快又研制出了“38滴型”焊接机。这次的发明既解决了漏油问题,同时每焊接一个石油罐盖都会为公司节省一滴焊接剂。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一滴”却给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 这位青年,就是后来掌控美国石油业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 从监控工到石油大亨,如果洛克菲勒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了耐性,那么,也许他永远不会像时下很多人所希望的:“找到一个能发挥自己创造性的工作。” 不管怎样,当你期盼一件事获得成功时,都不可期盼摆脱奋斗的过程,只有过程的积累,才有最后的成果。急于露头角就难于成气候,急功近利就不足以成就大事业。看透这一点,并能秉持正道,善于等待,成功便指日可待。 【智慧点睛】 人生犹如一条狭长漆黑的小巷,我们都穿行其中,而且都不知道巷子的长度,只有走到了巷子的出口才能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