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化摧毁大学旧格局:选大城市还是好大学?

 轻风的起点 2017-07-08

世界越快,人生越短。让我们一起慢下来,品读生活。

文:木舒(辣笔小尖椒主笔)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了。每当这个时候,总是家长VS家长,家长VS孩子的战争。


昨天,一个表弟给我打电话,说他家因为填报志愿,感觉要闹得天崩地裂了!


他考出了一个很高的成绩,这就出现了分歧,他爸爸想让他去偏远的一所985院校,而他妈妈舍不得他走那么远,想让他留在江苏念211,可他坚定的想要去北京。


他爸觉得读经济学科好,以后好赚钱,他妈妈又觉得读个律师不错,因为她最近沉迷律师剧。而他却只想去念中文,以后当个作家......


城市、专业、学校环境、宿舍条件、感兴趣的专业.....成为了他们一家三口战争的来源。


之前看到过一个问题:高考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吗?


当然会!尤其是在填报志愿的那一刻。


因为填志愿除了选择专业和学校,更关键的是隐藏在这些背后,那些看不见却悄悄影响着你的因素!

高中的时候有两个同学,她们的高考成绩相差不大,其中一个选择了西北一三线城市的综合大学的服装专业,要知道在这里,这所大学已经算得上是当地数一数二牛逼的学校了。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她即将甩掉别人好几条街。


而另一个同学选择去可北京,一所普通二本学校的服装专业。


在接下来的四年,从她们的朋友圈就看出了不同。

师资力量:


在小城市的同学,虽然这所大学很有名,但这个专业在学校根本不受重视!这个系最牛逼的老师在网上也搜不到什么资料。四年里,她们大多都在“纸上谈兵”,靠着书本学习,靠着网络了解流行。


而在北京的同学,他们的老师都是很知名的教授,获过很多奖,大多都有自己的研究项目或公司。学校还经常有各种大师被邀请过来讲座,每学期期末都会带着学生做设计展。


有大师的大楼叫大学,没有大师的大学叫大楼,大师向经济发达城市的流动,永远都没有停止也不会停止。

校园活动:


小城市的同学基本没参加过什么校园活动,学校的专业性讲座很少,知名的设计展、艺术展也很少会选择到她的城市召开。


而北京,每年都有众多的设计展,转地铁就能直接参加。老师经常带着他们参加某些大公司的主题设计比赛,参加主题party,还经常去别的传媒大学听课,艺术学院找模特......从大一开始每学期期末都有成规模的服装设计秀。


大城市的所带来的资源本身就更加的高端、丰富,更能开阔眼界。在日常实践中,就会把差距拉开。

兼职、实习、工作


在小城市的同学,除了上下课,即使想出去玩周边也没什么好玩的地方。


大学里找兼职的学生比需求岗位还要多,多数都是一些诸如发传单、服务员等工资低,辛苦的体力工作。


每个假期都要实习报告,但大多都是盖个章就算过关。毕业时,来校招的企业,对口的只有零星几家,而且都是规模不大的做着盗版别人服装的服装厂。


而在北京,兼职的岗位很丰富,工资也更高。从大一开始,老师就开始要求、介绍学生去设计师工作室做助理,大四实习又进了知名的企业做实习生。


校招时各种大型服装企业,知名的私人设计工作室,网红店铺,随便挑一家,起点也比小城市的要高许多。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小城市的人毕业后还要跑到一线城市去碰运气,因为这些大城市才是最先触碰到行业最新信息的地方,总是有更多更好的机遇。


虽说,企业招人主要还是看实力,但有很多企业,是只认本城市的大学学历。一个一线城市的知名企业,也很少会跑到一个三线城市小学校去招工。

同窗、挚友、生意伙伴


小城市的同学,她的同学和她很类似,想努力因为眼界的窄小,也找不到方向。自己有时候想要去做一些什么事,同学还会反讽说:假积极。所以四年基本都在宿舍刷剧打游戏,毕业后大多都选择去了服装厂工作,有的回了老家,有的直接转行了。


而在北京的同学,她的圈子里充斥着各类人群,有还没毕业自己做网红店的,进了大公司从设计师助理开始摸爬滚打的,她的周围大多数的人从大学开始就开始为未来做准备,这也迫使她为了不落后,努力的去学。


大三时,有学长介绍她去做设计师助理,有学姐问她要不要去她的公司帮忙,有同学问要不要一起合作做淘宝。最后她选择了和同学合作,现在网店开的也小有规模。


中国是个圈子社会,而这个圈子很大一部分是由校友组成。毕业后发现,最真挚的友谊大多都是大学期间发酵的。你在优秀的人群里,是别人影响你,你在庸碌的人群里,是环境影响你。

之前看到过网友的一句调侃:“填志愿很重要,因为他决定了你在那个地方上网,既然都一样,那还是选择大城市吧,因为大城市的网速比较快。”


虽然是句调侃,但也不无道理。如果你认为大学是混日子,那不如去网速更快,娱乐项目更多的大城市,至少开阔了眼界,玩也玩的开心。如果你想要有所建树,那一线城市所拥有的资源永远都比二三线城市要多的多,哪怕再回小地方,眼界也不同。


像北京,211院校有二十多所,而且主要集中在海淀区,学校之间还可以相互选课,互修学分,图书馆也有很多事共享,资源互通。这些资源所带来的成果都是二三线城市所匹敌不了的。


之前看到过一句话:二三十分的差距好追平,但大学四年的眼界和经历难追平。


你选择了哪所大学,最可能的结果是,你不是选择了学校,你是选择了将来要留下来生活、工作的城市。


这直接影响着你的就业、眼界、发展方向。而这些,又会伴随着你未来的各种选择,走向不同的人生。


所以在我看来,在相差没那么大的情况下,选大学,城市要比学校要重要的多。你们觉得呢?


木舒:辣笔小尖椒(ID:wentushe)主编。做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喜欢的字,爱自己喜欢的人。私人微信:sunne777。欢迎来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