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管窥(65) 公孙瓒的混账逻辑

 liuhuirong 2017-07-08


                                   公孙瓒的混账逻辑

                                                    作者:叶江山

        汉献帝初平二年,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诸将,因为年幼的皇帝已成董卓的傀儡,且生死未卜,所以议立汉室宗亲、幽州牧刘虞为帝,但刘虞坚决拒绝说:“当今天下大乱,皇上蒙尘,我是朝廷重臣,却不能一雪国耻,实在羞愧。我们应该同心协力、共赴国难,岂能背叛皇上,自我玷污呢!”刘虞的话义正词严、掷地有声,让袁绍等不得不打消另立新帝的念头。

      后来关东联盟分裂,诸侯们互相攻杀,而刘虞竟成了公孙瓒的俘虏。公孙瓒本可以杀刘虞,但他没有,还让刘虞担任州里的文职官员。刚好朝廷派遣诏使段训来幽州,宣诏增加刘虞的封邑,令督六州军事;同时拜公孙瓒为前将军,封易侯。公孙瓒密会诏使,趁机诬蔑刘虞曾与袁绍等谋划,欲自立为帝,以诏使的名义将刘虞及妻子儿女在市上斩首。刘虞素来仁善爱民,深得民心。公孙瓒不愿背杀贤的恶名,故借刀杀人。由此可见公孙瓒之阴险,但其阴险又与一般阴险狡诈者有所不同。从下面的一些事情可见一斑:

公孙瓒害死刘虞之后独据幽州,他志得意满,为所欲为,根本不顾百姓死活。他还是一个鸡肠小肚、睚眦必报的人。名门士绅,凡是名在其上者,他就设法陷害;下面那些有才能的士绅,他不仅不加任用,还要进行打压,让他们处于贫穷困苦中。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回答说:“那些人认为自己本来就该享有富贵,你给他富贵,他也不会感激你的恩惠。”所以,公孙瓒所结交的大都是些商人或庸人,他与他们称兄道弟,儿女连姻。那些人也利用他的权势,在地方上横行霸道、残害百姓。

      “睚眦必报”是心胸狭隘者的常态,不会因为地位的高低而有所改变,这是普遍规律。认为那些有才能的士绅不知感恩,就要设法打压使其处于贫穷困苦之中,这倒是一种具有公孙瓒特色的思想。他这种特色思想与曹孟德洽形成鲜明对照,曹孟德是“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即使是敌方的人才,他也要竭力感化,争取为己所用(如对关羽)。像曹孟德这样的惜才、爱才、用才者,是以成就事业为重,是大智大勇,而公孙瓒之流鸡肠小肚、妒贤嫉能,即使位高权重,也终究是小人心态,小聪明大糊涂,只能被踢进历史的垃圾堆!

        公孙瓒由于受到袁绍、刘和(刘虞之子)的夹击,一败再败,最后就为自己筑了一个乌龟壳,龟缩其中而不出。先前有童谣说:“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公孙瓒认为易地恰应了这童谣,就迁徙到易地镇守。他命士卒在易地四周挖了十道又宽又深的壕沟,每间隔一段距离在壕沟中堆起一个土平台,高出地平面五、六丈,又在上面建造望楼。十道壕沟的中央是一个特大的平台,高十丈,上面建造一座高楼,公孙瓒和他的女人们住在上面。他的手下有事报告,只能用缆绳吊上去。又训练几个声音洪亮的女人,专门发布他的命令,声音可以传到四周几百米。公孙瓒住在上面,疏远宾客将佐,没有亲信的人,他的谋臣将佐就渐渐离散了。从此以后,他就很少出战。有人问为什么要这样,公孙瓒说:“-----兵法上说,很多楼房纵横交错的地方不要进攻。现在我的易地有兵营望楼数十重,有粮食三百万斛,吃完这些粮食,这乱世也该了结了。”

       顽夫公孙瓒作茧自缚,还自以为得计,殊不知独夫民贼之所谓“铜墙铁壁”其实不过是自掘的坟墓!公孙瓒对他的部下是极其刻薄的,他的部将在作战中被围求救,他一概不准发兵相救,理由是:“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肯力战。”(译文:救了他一人,使后来的将领一味指望救援,不肯努力死战。)惯耍小聪明的公孙瓒,在这件事上又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他只看到小的方面而不见大的方面,见死不救将丧失人心,一旦部下离心离德,军队就会土崩瓦解。即使他的易地乌龟壳真是铜墙铁壁,也逃脱不了灭亡的下场。

       建安四年,袁绍率军围攻易地乌龟壳。袁绍采用地道战术,一条条秘密地道直通乌龟壳下,使一座座楼房倾倒,公孙瓒所居住的高楼也岌岌可危。到此时,公孙瓒才知道乌龟壳靠不住,自己死定了。就将自己身边的女人(包括姐妹、子女)全部缢死,然后放火自焚。袁绍趋兵登台,斩公孙瓒。

公孙瓒得到他应有的下场,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感叹。

 

       附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节录: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乘骑,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译文:吴起作为将领,与普通士兵同衣食,床上不铺席子,行军不骑马,亲自背干粮,与士卒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包疽,吴起为他吮吸脓血,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大哭。有人问她说:“你的儿子是士兵,而将军亲自为他吮吸包疽,为什么要哭呢?”这位母亲回答说:“不是你说的这样。往年吴将军为孩子的父亲吮包疽,他的父亲英勇作战、有进无退,终于死在战场上;现在又为孩子吮包疽,我不知他会死在哪里。因此为他哭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