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用非语言进行交流 第一记

 手写的从前2016 2017-07-08

非语言交流通常是指用非语言行为或身体语言而进行的交流,它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这一点与口头语音一样,不同的是它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身体接触(触觉学)、身体移动(人体动作学)、姿势、饰品服饰、珠宝、发型、文身,甚至语调、音色及个人声音的音量(而不是讲话的内容)等传递信息的。有调查显示,60%~65%的人际交流属于非语言行为,而做爱时,双方的交流几乎100%的属于非语言行为。非语言的交流远多于语言的交流,并且非语言比语言更加的真实可靠,所以要多多使用非语言来了解对方的思想、感情、意图,而语言的真实可靠性并不高。

解密身体语言的“十大原则”

首先要有理性思维

准则一:做个称职的观察者。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知道,仔细观察对理解身体身体语音的重要性和仔细聆听对理解口头语言的重要性是一样的。你需要做的是让观察——用心地观察——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应该是一种自觉的、投入的行为,是一种需要付出努力、精力和专注力方可练就的能力,同时,它也应该是一种需要长期训练获得的能力。观察力就像肌肉,用则发达,不用则萎缩。

准则二:在环境中观察

准则三:认识普遍存在的非语言行为。记住,你认识和理解的非语言行为越多,就越能有效地感知你周围人的思想、感觉和意图。

准则四:解密特异的身体语言。每个人的这种非语言行为几乎都是一样的,其实还有一种身体语言线索,它是一种专属于某一个体的相对比较独特的信号。想要识别这些特异信号的话,需要仔细观察周围人(朋友、家人、同事和一直为你提供某些商品和服务的人)的行为方式。

过去的行为是将来行为最好的预演。

准则五:与他人互动时寻找基线行为。必须注意观察与自己互动人的常态,包括坐姿、手和脚放置的位置、姿势及面部表情、头的倾斜度,甚至包括放置物品的位置。要知道,只有多对正常的东西进行观察,我们才能认识和区别出不正常的东西。

一个人的基线行为的变化总能说明某些地方肯定出了差错,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变化是在警告你要格外注意。

准则六:坚持不懈,获取多种信息

准则七:一个人行为的变化很重要,它会告诉你这个人的思想、感情、兴趣和意图。

准则八:学会发现虚假的或误导性的非语言行为同样很重要

准则九:区分舒适与不适,帮助你找到译解非语言行为的侧重点

准则十:观察不要引起别人注意。很多第一次试着寻找非语言线索的人总会盯着别人看,显然,这种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接下来需要解决两个问题:我要找什么样的非语言行为,它们能揭示什么样的重要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