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构筑消费金融行业壁垒?

 long16 2017-07-08

7月7日,美利金融CEO刘雁南首次披露:有用分期2016Q1-2017Q1贷款规模同比,已达到16倍以上的业绩增速。他同时表示,接下来有用分期综合金融战略也将进一步加速:做中国市场上最大的个人消费金融公司。面对竞争趋于红海的消费金融市场,有用分期以场景优势、风控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已经迅速成长为行业现象级企业。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拥有4亿左右的蓝领,其中存在潜在信贷需求的蓝领人数达1-1.5亿人。随着监管限制及风控策略、成本收益平衡难度大,传统金融机构对这部分人群的覆盖率却不足15%。相关数据预估显示,蓝领人群未来消费信贷需求或将高达9000亿。

智能手机等3C产品在国内市场大爆发是客观趋势,现在已经进入智能手机存量置换时代,每年超不多有4亿部的手机在中国被销售,4亿部里面还有2.4亿部在线下被销售,这是过万亿的存量,同时这里面金融产品渗透率还在不断提升。刘雁南带领的有用分期迅速圈定三四线城市为“主战场”,并且以满足蓝领人群的3C消费需求为出发点,补足传统金融尚未覆盖的消费金融服务缺口。

不到两年的时间,有用分期已经在全国170多个城市,和5万多家合作门店建立紧密合作。借助这些深扎于三四线城市的商铺,有用分期消费金融服务迅速呈现出规模经济优势,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交易规模超过64亿。

有用分期业务主要涵盖智能手机和3C品类为主的商品分期和有用折扣商城等。与消费场景的深入结合,是有用分期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

场景在消费金融中扮演重要作用,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风控,与消费场景的结合,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钱的去向,从而保证信贷资产安全边际。有用分期消费信贷业务,正是准确切入蓝领的手机、3C消费场景,在实现风险把控的同时,场景的集中化、规模化有进一步拓展了业务渠道,极大提升了公司获客和运营能力。

“对场景类的消费分期而言,你能否实现自建场景,是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可能得到更好挖掘的关键。”刘雁南表示。有用折扣商城,与商品分期业务很好的实现了互补,蓝领用户在使用商品分期产品后,后继的生命周期在有用商城得以延续,日常、低价、多频的消费需求在有用商城都可以得到满足,同时,用户在商城的消费行为和数据,又可以反补商品分期业务,形成闭环。

他同时表示,“需要很多线下的工作人员才能把他们找到,一旦找到了他,你可能就是唯一给他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他很多价值可能都属于你,我们在线下场景找到这些蓝领,基本80%的人属于单一平台。”

背靠百万蓝领用户数据和消费场景,依托母公司美利金融“智者”智能风控系统,有用分期逾期率也始终保持在业内极低水平。美利金融与市面大型征信公司及互联网公司建立广泛合作,为“智者”风控系统接入了20个数据源30个以上数据模块,各类数据源统一采集、清洗、存储,并针对用户、销售、商户建立了全维度的特征覆盖、建模。

截止今年2月,征信数据覆盖身份验真、人脸识别、多平台借贷、反欺诈规则、收支等级、黑名单等15大场景。历史成单用户平均征信可覆盖9个模块,其中76%的客户查得模块在7个以上。在“智者”风控系统的大数据审批的高效运转下,有用分期的办单效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3倍:有用分期端到端在线审批只需要2-4分钟。

蓝领3C消费分期客单价低、交易频次高、需求多样,对于如何在这片蓝领市场抢得先机?在刘雁南看来,消费金融公司能否自建场景形成闭环、能否留住用户、并且充分注重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是场景类消费金融快速建立壁垒的关键。

因此,2016年下半年,有用分期通过打造业内第一个蓝领分期商城“有用折扣”,在线上线下打造闭环生态,以购物为粘性交叉销售金融产品。这一贯穿服务蓝领人群全生命周期,并为用户提供多元金融服务的运营策略,既成为有用分期留存用户的有力手段,也成为互联网端全面获客的重要途径。

刘雁南推断,在人口红利+技术红利+监管红利的多重利好推动下,未来在消费金融行业多个细分领域,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公司将会很多,有用分期不会满足于目前已经取得的市场主导地位,在场景、渠道、用户体量规模效应推动下,下一阶段的加速扩张才刚刚开始。

(责编:丁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