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将深度介入肿瘤诊治

 时宝官 2017-07-08

    本报天津7月7日电(记者田雅婷)近日,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医学影像计算机辅助诊断、肿瘤多组学等科研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郝希山院士表示,此次强强联合将建造医疗界的“阿尔法狗”,使人工智能深入到肿瘤诊治的多个领域。

 

    据介绍,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医疗行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医疗影像诊断方面的进展更是日新月异。具有深度学习功能的人工神经网络系统,上岗前就学习过数十万余张专业影像医师的阅片信息,医生只需用鼠标点击,就可以在几秒钟内出具“检查报告”,且具有颇高的准确率。此次,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将首先在肿瘤影像的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开展乳腺癌X线钼靶、B超图片的分类技术研究;构建稳定高效的乳腺癌影像计算机辅助诊断平台;面向乳腺癌高发人群、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市级医院提供辅助诊断服务,提高乳腺癌初筛准确率等。其次,将在肿瘤迁移、用药、耐药等临床问题的多组学科学研究方面,寻找肿瘤预防、诊断和用药过程中有临床意义的分子标记物;构建我国人群背景下的肿瘤临床分子网络数据库,服务于分子表型筛查,辅助临床医生诊断、决策和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