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山魁夷 | 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

 萍泊远方 2017-07-08

东山魁夷

ひがしやま かいい

1908.7.8—1999.5.6

日本散文家、画家

?本文由楚尘文化综合,转载附上文末二维码视为授权


1908年7月8日,东山魁夷生于日本横滨。当时随明治初期的门户开放政策,横滨和神户已由小渔村暴发为日本最大的两个海港。云集的外轮、满街的洋人、盛开夹竹桃花的欧式白栅庭园……异国之美充满少年东山的身边。古街上则弥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每逢佳节,家家户户张帷幕,挂灯笼,敷毛毡、立屏风,亲切的民族情耳濡目染。血统和民族的遗传、环境和风土的感化,对东山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东山于1931年从东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部毕业。此后又进入该校研究部师从于日本画名家结城素明。 1933年渡欧,在柏林大学哲学部美术史科学习。当时,欧罗巴大陆上正风靡着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流派,东山却一头扎进柏林大学哲学系,间或巡游于各国博物馆寻觅西方的古董。西方古典哲学和古典美术的熏陶,孕育了他以后创作中的深刻哲理和稳健方法。


正是这样的经历,使东山魁夷的风景画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调之美,善于表现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纯洁的大自然。格调高雅蕴藉,充满诗情哲理,透着淡淡的伤感。


东山魁夷算是大器晚成的代表。直到1947年,他以《残照》一作在第三届“日展”上大放异彩,一鸣惊人。而此时的东山魁夷,业已三十有九了。


晚年的东山魁夷两腿行动欠佳,已不可能像青壮年时那样,经常到深山、海滩、湖区和北海道的森林。但是,他仍然设法不脱离大自然,特地请园工,把北海道森林中的白桦树移植到自己住宅的庭园里。


此外,东山魁夷的文字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他的散文集在日本就很受欢迎,据说其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并称“双璧”。


语  录

Photo@东山魁夷


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厢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


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


所谓风景是什么呢?我们认识风景,是通过个人的眼睛而获得心灵的感知。严格地说,也可以认为谁的心中都不存在一样的风景。只是,既然人类的心灵是可以彼此相通的,那么我的风景就可以成为我们的风景。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顺着生长和衰亡的圈子永远循环往复。


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跟我说:美,正在如此。”


我的生命被造就出来,同野草一样,同路旁的小石子一样,一旦出生,我便想在这样的命运中奋力生活。要想奋力生活是颇为艰难的,但只要认识到你那被造就了的生命,总会得到一些救助。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生命究竟是什么?我在某个时候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又要到另外的地方。不存在什么常住之世,常住之地,常住之家。我发现,只有流转和无常才是生的明证。


我认为,竭尽全力而诚实地生活是尊贵的,只有这个才是我生存的唯一可要意。


我发现那风景闪耀着光辉,是因为我再没有绘画的愿望和生存的希望了。我的心变得无比纯粹了。当我清楚地意识到死神即将临近的时刻,心中就会强烈地映出生的影像来。


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有一些歧路。


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旦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


我所喜欢描绘的不是人迹罕至的景致,而是富有生活情趣的自然风物。然而,在我所描绘的风景里,可以说,几乎没有人物出现。其中一个理由是,我描绘的风景是人们心灵的象征。我是通过自然景色本身,抒写人们的内心世界的。


人应当更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为此,固然有必要出门旅行,同大自然直接接触,或深入异乡,领略一下当地人们的生活情趣。然而,就是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院的一木一叶,只要用心观察,有时也能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涵义。 


作者: 东山魁夷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傅冰 注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