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了十几年语文竟学错了?听北大学霸剖析: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是学不好语文?

 小安文摘 2017-07-08
用心感受出来的考场胜术

伍平/北京大学工程物理系

北大是令人向往的,济济才俊,智慧云集。但要走入北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当我以主人的姿态走在北大的校园里面的时候,总要经意不经意的回想起高中阶段挑灯夜战时的情景,不禁唏嘘感叹。而那些在独木桥的那头怀着与我当年同样的美梦学弟学妹们,正在艰辛的摸索着往前行,一如那时的我;不禁恻隐之心大生。能有今天成就一半功劳应归功于智远教授。在高中时,看过他的指导书并且切实行动了。才有我的现在总结过去希望能给大这以帮助。

语文:用心去感受

我个人认为,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兴趣的问题。其他各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是靠公式、定理等比较理性和僵硬的东西支撑的,不管有没有学习它的兴趣,只要掌握了这些条条框框,应付考试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而语文不同,它我们民族的文学、文化、文明的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学习它需要用心灵去感悟、去触摸,需要提升到灵魂的高度。如果对它没有兴趣,是怎么样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的。但是,话说回来,对语文产生兴趣并不是一件难事。下面我将从实际出发介绍自己的一些感受,并客观的讲几点语文学习方面的经验。

首先,如何对语文产生兴趣。正如我刚才说的,学习语文需要兴趣,而这种兴趣的产生并不困难。那么,具体的讲,怎么样来产生这种兴趣呢?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要认识到语文的实用性。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说话、写信、表达意见等等都要遇到语文的知识,语文学习好了,你会说出很有水平的话,让人仰观,你会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会很好的说服感染别人。这当然再好不过。然后,学习语文实际上也是民族文明的一种感悟,是对个人文化底蕴的一种积累。譬如,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我们会接触到屈原,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精神,让人感动;我们会接触到曹操,他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伟气魄,让人惊羡;我们会接触到陶渊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以赋诗'的恬淡况味,让人陶醉;还有李白,还有杜甫,还有……我们在接触到这些人,这些诗句的时候,并不仅仅是为了知道或记住一些文学常识,更重要的是要感受到一种内心的震撼,一种人格的陶冶,一种对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感悟,只要你有一次被打动了,你就会彻底爱上语文了。第三,学习语文是一种品味。只要你稍一留心,就会发现很多文章读起来很美。譬如说,《与朱元思书》中的: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三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返……'

还有李乐薇的《我的山间小屋》,其中有: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志一点。'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宁静……'

这些都是至美的语言,读之如甘露,品则咂然有声。读这样的文章的时候,你的内心会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和谐、柔美,会不自觉的闭上眼睛,在文章提供的美的空间里去自由翱翔。而且,只要你看到一篇令你感动的文章,你也会爱上语文。所以,以我个人的经历,要对语文产生兴趣,先是要认识到以上三点。然后就是在具体的语文学习中去体会,去感受,你会渐渐的发现,语文确确实实是一门很值得学习的科目。 其次,对语文产生兴趣以后,如何去学好语文。古人有云:'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你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学好语文当然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但其中也是有一些方法可以讲的。下面,我将分文学常识、短文阅读、作文三个大的板块一一介绍我的一些经验。

文学常识方面,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要持之以恒。中国文化,绵延千年,成家成派者翰如烟海,名章隽句更是数不胜数,要想在一个短的时间里去搞突击记忆,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下来,显然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而且也违背了我么学习语文的初衷:品味文学,感悟文化。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文学常识的学习只能靠日积月累。我从高一开始,就有这样一个习惯,把每篇课文里面涉及到的文学常识都摘录到一个专门的笔记本里,并且每部分都预留一部分空间,以备日后遇到相关的内容的时候补充之用。并且遇到特别有体会的人或者文章或者仅仅是一句话的时候。我会专门的把感受写成一篇短文章,记录下来。有一个例子,我在有一次看语文书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单元小结里面提到刘协的《文心雕龙》里面的一段话:'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觉得很好,把一个由冥思苦想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写得惟妙惟肖,便摘录了下来,并且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小文章,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后来在高考的时候,我还引用了这段话作为论据呢。如此的日积月累,到高三的时候竟然积累的厚厚的两大本,掌握的不少的文学常识,所以在高考的时候我几乎没有花多少时间去死记文学常识。 关于阅读短文方面,我的体会就是重在理解。必须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就培养一种理解文章、理解作者意图的能力。这当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老师在课堂上面给你讲解课文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引导你如何一步一步的去深刻的理解文章。那么这个时候你最好跟着老师的思路去理解,课后再温习一下,看自己能不能独立的把文章的思路走通。这样坚持下去,你就会渐渐的培养那种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其次就是需要必要的历史文学常识,在中学的课堂上,老师每讲一篇文章的时候,总是先介绍作者的情况,然后再把整个文章的历史背景介绍一下。因为这样有助于你更好的更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不至于看完了文章不知所云。譬如鲁迅的文章《论'痛打落水狗'》,在学习它之前必须先了解鲁迅写这篇文章时的社会背景,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啦,象陈西莹与鲁迅的瓜葛啦等等,如果不了解这些,你就会觉得鲁迅的文章空洞,没有内涵,甚至认为'痛打'落水狗''不人道,但一旦了解的这些,你也就明白鲁迅的良苦用心了。

而在考试的时候,短文阅读一般是不给你背景知识的介绍的,这就需要你要有一定的文学历史的常识,这就与我刚才谈的第一个大的方面扯上了联系(可见语文的学习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里有一道题: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然后选择正确的分析:

近试上张吏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余酬朱庆余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

A:朱庆余写这首诗是为了向夫婿询问自己的妆画得好不好。

B:朱庆余以新娘自喻,而以夫婿喻张籍,以舅姑喻主考官,实际上是在向张籍探询自己是否能够中第。

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阅读理解题,但是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文学常识,不知道朱庆余和张籍的关系或者不知道朱庆余这个人,更或者不知道张籍做过吏部员外郎,那这道题你就很有可能选错了。然后你就要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一些资料,对题干中的信息进行分析,理解作者诗中的隐含意思,然后才能很有把握的把这道题选对。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做好阅读理解题,首先要从平时锻炼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然后要积累一定的文学常识;从而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短文阅读并不在多,而在于精,每一篇文章都要精读,弄懂弄通了,能力就得到了提高,比随随便便的读十篇文章也要管用。

最后就是在写作方面。在高考时,虽然大纲规定的作文体裁有诸多种种,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对高考而言,只有议论文才是最有价值的体裁。因为记叙文、说明文太简单,不容易拉开分距;而诗歌、散文又难以给出一个好的界定标准。故而我在这里仅介绍议论文写作方面的一些经验。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写议论文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无非就是立论、论证、结论三部曲。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就按照这三部来,不要寻求什么标新立异,那样虽然能证明你的水平,却并不实用。因为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需要很严密的思维逻辑,一旦控制不好,你就会离题万里,这样往往是吃力不讨好。尤其是在高考的时候,阅卷人一般都只按照即定的三部去框你的文章,第一段看论点是否正确,中间看你的论证是否有条理,是否有足够的论证,最后看看你的结论,然后就给你一个分数。因为高考的阅卷时间确实是太紧了。我们来算一笔帐,一个省每年有几十万高考考生,也就是有几十万份语文试卷,阅卷的老师大概就不到一百个,整个阅卷的时间就那么十几天每天八小时,出去最后复查、统分的时间,算下来,每个老师每分钟要给三到四个人的作文评分,他根本没有时间去仔细看你的文章,一般都是一眼望去,感觉字写得可以,印象可以,然后在看看什么论点论据什么的,最后给你一个分数。如果你标新立异,把中心论点写到文章中间的某个地方的话,那么不管你的文章写得多么漂亮,你就有被阅卷老师判为“论点不明确”或者“论点不正确“的可能了,那将是比较危险的一件事情。

在某个时刻,你是否被下面这些问题卡住?

单词记不住?背了忘,忘了背;

公式总写错,丢三落四算不对;

想要考取行业资格证,看到一堆外文资料就头大;

开会时,做会议纪要不会拼;

汇报方案时,忘记要说什么而白白错失机会;

工作忙不过来,却还要为熊孩子的学习成绩担忧...

两天记下一学年的英语单词(500个词汇量),用最简单的方式,教你最快的单词记忆法!

感兴趣的家长同学,可以加我私人号:zhenxixuexi,我将不定时的在朋友圈和网上以公益课的方式给大家分享学习方法!

秒杀英语单词,这也许是世上最快的单词记忆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