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诗就为这个?

 南山ren 2017-07-08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之后,先后出来好几个介绍诗歌作用的帖子,其中流传较广的是《中国诗词大会教会你怎么用好词儿描述心情》(交汇点 2017-02-12)。它一口气举了13个例子,说明读不读诗歌大不一样。比如:

    1,当你开心的时候

    你可以说: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而不是只会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当你伤心的时候

    你可以说: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而不是只会说:

    我的心好痛


    3,当你看到帅哥时

    你可以说:

    陌上人如玉

    公子世无双

    而不是只会说:

    哇塞,好帅!

    我了个去,太帅了

    ……


    读诗就为这个?

    这个帖子当然有调侃的成分,但它确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读诗的意义何在?

    一位朋友曾告诉我,上世纪八十年代,诗歌在大学中很是流行了一阵。如果某男生会写诗,一定不缺仰慕的女生;若还会弹吉他,想不红都不行。

    不过,如果问:那些校园诗人留下了哪些诗作?这些作品在诗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们当中后来始终坚持诗歌创作的有几位?答案多半会令人失望。可见,校园诗人的读诗和创作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嫌疑。

    

    

    当然,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都能背几句有关联度的古诗词,说明肚子里还是有点存货的。

    但也仅此而已。小时候,老师就教育我们:第一个把姑娘比喻成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喻成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姑娘比喻成鲜花的是蠢才!古诗词里的一些句子再精当生动,也是古人的创造,后人即使倒背如流、信手拈来,也就是上述说法中的“庸才”,不能当作值得大力倡导的事情吧?

    此外,对一首诗,大家的解读一致,应用时才不会产生歧义。但这种情况恰恰并不多见,常态是“诗无达诂”。比如,白居易《草》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般认为是诗人在歌颂顽强的生命,但俞陛云注《诗境浅说》认为“诵此诗者,皆以为喻小人去之不尽,如草之滋蔓。”今人喻守真编注《唐诗三百首详析》也说:“此诗虽是咏物诗,意在讽刺小人,又可作寓言诗看。”在有多种解读的情况下,学术研究不会受影响——它本身就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民间的应用就不易顺畅。中国诗词大会不设置应用的环节,诗词的背景、含义都由嘉宾“说了算”,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我上小学时,语文课上教过几首“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之类的古诗词。那时,学古诗词还没有上升到防止“去中国化”的高度,至多认为别把老祖宗忘了。“文革”期间,更不说它了,除了老人家和名噪一时的小靳庄的农民诗,其它诗词极少被提及。“文革”结束后,诗歌兴了一阵,出了一批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就轰动性和影响力而言,似乎还是赶不上小说(包括报告文学)。所以,我比较能接受古诗词不能满足人们更复杂的心声倾述,已逐步淡出江湖的观点。

    类似的还有书法。很多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古代很多普通百姓的书法水平也不亚于现在的书法家。这不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心理,而是认同一个常识——“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毛笔这个工具基本不用了,高手自然就少了。今后,用笔写字也成了稀罕事,只有真心喜欢书法的才会花功夫去练。换句话说,无论怎样强调书法的意义,其萎缩的趋势都是在所难免。由此担心传统流失、道德滑坡,是不是有点“杞人无事忧天倾”?

    

    再说,当年,不是有“一部《十五贯》救活一剧种”的说法吗?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鲍勃·迪伦能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不就在于他“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吗?可见,弘扬传统文化,别只强调意义,关键在于寻找、挖掘、展现其现实活力。

    对读诗的意义,说的比较多的还有以下几点: 

    1.“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觉得,苏轼所说的“诗书”不能狭义地理解为诗词,也不仅仅是指知识,而是学问、才能、见识。

    2.有利于提高作文、说话水平。

    这我有同感。中国古典诗词,特别是其中的佳作名篇,不是千锤百炼便是妙手可得,其语言表达能力极强,应用得当,不仅传神,还短小隽永、以简驭繁、能“少少许胜多多许”。比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怀。不过,这样的应用需要条件——如果听者古诗词的积累与引用者相当,就能产生共鸣。否则,恐怕会感到茫然或不知所云。

    3.可以陶冶情操。

    这种说法颇流行,但我持怀疑态度。所谓陶冶情操是指情感和操守通过一些外部条件的熏陶而得以改善乃至升华。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悟性而不是读不读诗。有悟性,不读诗,也会对生活中的一些哪怕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产生感触、引发联想,以致情操得以升华;没有悟性,“满腹诗书”,也不能结合自身实际去修正调整,形成高尚的情操。我有个年逾八旬的亲戚,“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箩筐”,别说唐诗宋词,报纸也看不了。可她有主见有底线,无论与谁相处,无论大事小事,有礼有节,因此,在亲友同事中都堪称德高望重。反之,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是个别现象吗?这不是认为学不学文化无所谓,而是确信说的高雅与做的高雅完全是两码事。

     

    4.一个人只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有诗意的世界。

    或许因为原创是王小波,这话流传甚广。

    而且,持与此相同观点的人并非个别。比如,有人说,现代人的生活早已沦为速度、效率的牺牲品,丢失了古人的精致,也缺少了那份对生活的细腻感触和诗情画意。古人吟诗作对、水岸修禊、竹林集会、曲水流觞,或饮酒兴之所至击节高歌,或长亭折柳送友、叮咚一曲琵琶,种种之事,今人想来,无一不是令人作羡的真性情。

    我没有做过相关的研究和调查,不知道“有诗意的世界”需要哪些条件。在我看来,这可能主要靠天资,后天很难培养。《菜根谭》中所说的:“人有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那都是有缘之人。

    所谓与诗歌的缘分,一是浪漫——整天想着柴米油盐的人,肯定读不好也写不好诗;二是观察敏锐而细致——无论是形态、光线、色彩还是表情、动作、语言等等,极微小的差异都能辨别、捕捉;三是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光缜密不行,还需能将文字与图像作自由迅速地转化;四是文字基础扎实,不至于“茶壶里煮水饺——有货倒不出来”。

    总之,不是每个人都能领悟到诗歌的精妙、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写诗。

    5.与一群同样想法的人同行。

    有人成立了一个无意义诗社,声称:我们不是大观园里衣食无忧的小姐、奶奶,无意义诗社也并非轮流做东的海棠诗社。我们都是尘世中背负着养家糊口责任的普通人,只是希望,一群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奶得了萌娃的小姐妹们,借助微信这种便利的交流平台,在这硬邦邦的大大世界里,拥有一块柔软诗意的小小自留地。

    我最欣赏这样的读诗——不是为了上级有号召,也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赶时髦,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获得什么好处,而是发自内心的去追求自己真正喜爱的东西,在诗词里面寻找共鸣,与一群同样想法的人同行。

    诗友与棋友、球友、驴友、牌友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玩法不一样,结果还是有区别的。玩得高雅,积以时日,就能玩出情趣、品味、境界,情同手足;玩得粗俗,多半会争强好胜、争名夺利、引发纠纷直至一拍两散、不相往来。


分享看书读报的心得

老郭,退休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