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无不对这“小物件”情有独钟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7-08

文玩  | 字画  | 品鉴  | 茶道

鼻烟,是印第安人的发明。随着新大陆的开辟,原产于美洲地区的烟草植物被引进到全球各地,鼻烟这种烟草制品也随之广泛传播。在中国的明代末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鼻烟这种产品引入中国,一直都是皇族专享的贡品。一直到康熙年间,这种烟草制品才逐渐在王公大臣之间流传开来。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22-1610)


虽然鼻烟是舶来品,鼻烟壶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洋人进贡的鼻烟都是装在大玻璃瓶子里,每瓶半斤到一斤重,非常不适合日常携带。所以中国的皇帝最初是用药瓶来携带这些鼻烟,到了后来,慢慢开始出现了用各种材料精心制作的鼻烟壶产品,象牙、琥珀、玉石等一应俱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




说到鼻烟壶很多人想到的是内画鼻烟壶,其实内画鼻烟壶的出现时间比较晚,基本已经到了清末。据说是一位落魄的八旗子弟,在鼻烟抽尽之后,用烟匙刮取黏在烟壶壁上的烟末时,在玻璃烟壶上留下了剐蹭的痕迹。后来被一位僧人发现之后觉得很有趣,就开始用烟匙沾着墨水在烟壶内部作画,然后慢慢的大家都开始喜欢上了这种内画鼻烟壶。



马少宣水晶内画蝴蝶图鼻烟壶



马少宣水晶内画花卉图鼻烟壶



马少宣内画鼻烟壶



周乐元内画鼻烟壶



周乐元 内画鼻烟壶 台北故宫藏


康熙皇帝对鼻烟壶情有独钟。在他的倡导下,康熙时代制造了玻璃、珐琅、瓷鼻烟壶等多个品种。他还特别邀请西洋玻璃匠师到清宫造办处传授技巧,以生产珐琅鼻烟壶。康熙不但自己喜爱鼻烟壶,还频频将宫造鼻烟壶赏赐给近臣和外官,大讲鼻烟壶的好处。英国人波尔在其回忆录中写道:18世纪,俄国彼得大帝遣使觐见圣祖,俄使带来几十件珍贵礼品,有貂皮和仪器等,康熙皇帝回赐使者每人一个珐琅鼻烟壶。



玛瑙烟壶和玉烟壶



瓷烟壶



雍正皇帝对鼻烟壶的喜爱丝毫不亚于其父。清宫造办处制作的鼻烟壶的式样很多都是他亲自审定的,他还经常过问烧造情况。据《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雍正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内务府总管海望持出黑地珐琅五彩流云画玉兔秋香鼻烟壶一件。奉旨:玉兔不好,其余照样烧造。同日,内务府总管海望持出桃红地珐琅画牡丹花卉鼻烟壶一件。奉旨:上下云肩与山子不甚好,其余花样照样烧造。”由此可见,雍正不但喜爱鼻烟壶,还经常亲自指导鼻烟壶的制作。





乾隆皇帝酷爱艺术,对鼻烟壶的制造更是热心。据有关档案记载,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五月二十日,太监毛团传旨:“鼻烟壶上的花卉画得甚稀,再画时稠密些,俱各落款,钦此。”在乾隆的大力倡导下,鼻烟壶生产数量大增,品种层出不穷。同时造型更加多样,可谓是无奇不有。这一时期,由于乾隆皇帝的推崇,鼻烟壶盛放鼻烟的用途逐渐变弱,玩赏收藏则蔚然成风。



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几代皇帝对鼻烟壶的痴迷程度虽然不及康熙、雍正、乾隆,却也喜爱有加。值得一提的是,同治、光绪年间用名贵材料制作的鼻烟壶明显减少,出现了各种木制和银、铜、景泰蓝、炭胆鼻烟壶,这为鼻烟壶从宫廷走向民间打下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