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之旅:美丽的邂逅,雨中郭亮

 闻诗人 2017-07-08

中原之旅:美丽的邂逅,雨中郭亮

8月8号上午。

早晨被雨吵醒。心中叹一口气,一心想等个晴天,谁知却赶上了郭亮的连雨天,峡谷中总是雾气蒸腾,远处的青山和石壁都在轻纱之后朦胧着。人家说天气好的时候,可以遥遥看到太行山直上直下的影子,而且阳光下那些石英岩壁会更红。想起去年湘西的红石林,那些石头也是晴红雨褐,大概与此地山石成份差不多,可惜我们那次也是赶着了雨季。

熬过了最难受的一天,状态恢复了很多。赖了会儿床,两人起床,收拾行囊山里本来就凉,何况下雨,室内也总是潮气逼人的,幸亏我们有备而来,那登山包一大包的东西不是白背的,长衣长裤都派上了用场。

今天打算下山去南坪住。就这么离开还真有些不舍,我坚持要在村里四处转下。我们住在最外面一排农家院里,这些农家院整修一新,没什么特色,后面或许更原始些,可能藏着很多太行古居。

果然,这一转,就象后来偶然在石房子的一角发现的字迹,美丽的邂逅。雨中的郭亮,那么美,湿漉漉的红石板小巷子,湿漉漉的绿意葱笼,一直蔓延到心里,升腾为诗意。而村子四面,青山隐隐,白雾缭绕,不折不扣就是一幅水墨丹青。于是明白了,为什么这里家家户户都挂着写生基地的招牌。郭亮的每个角落,似乎都有写生的人,这已经是郭亮新的一景。

此刻,雨还在下,而背着画夹、提着涮笔的小水桶、打着伞的年轻的画室或艺校的学生们,一群群地在老师的带领下,纷纷就位,或素描,或水彩,一笔一笔勾勒涂抹着他们眼中的郭亮景致。有时心痒心动,恨不得跟人说说,把画板和笔借我用下,让我也来抹两笔。

后来我们在两条小巷交叉处,看到很有趣的一幕。两个女学生在那里写生,其中一个穿黑白格子的衣服,打黑白格子的伞。村里的一个小女孩儿,也就五六岁的样子吧,有着极可爱的圆脸蛋短头发,穿双绿色小雨鞋啪嗒啪嗒走过来,先瞄一瞄我们的相机,没兴趣,走过去,我哗地笑了,小丫头居然还穿着开裆裤呢,露着两个圆圆的结实的小屁股蛋,唉,雨鞋都穿得起,一条封裆裤也不成问题吧,心里有点怨小丫头的父母。这时她停住了——咦,有个阿姨在树下画画,端着个七彩盘子,用个小刷子蘸蘸,再往纸上涂——于是,小丫头就背了手站在那个年轻小阿姨的身旁,歪头看她涂抹的什么,这一看,便专注了起来,好久不曾离开。

那幅画面,让人莫名的感动。我把镜头对准了她们。我说,阿姨给你拍照哦,你好好上学,将来也去学画画!

 

我们沿着石板路上坡,漫无目的。半坡处,棠停下拍照。不知谁家的大黄狗很懂事很忠诚地陪在棠身旁,静静的,与棠看着一个方向。我站在他们身后,捂着嘴笑,去相机包里翻我的小松,却惊动了狗,它便踱到一间石屋的门旁卧下了。

这便是郭亮的魅力之一吧,不论人,或是动物,都心无城府,天真无害。或许片面,但我依然为之感动,并深深地记住。

全村大概也就八九十户人家,除却门面的那些装饰过的农家院,后面的人家还保持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很大的特色。石头大概是山里人最价廉物美的建筑材料了,路是石板路,阶是石阶,屋是石屋,墙是石墙。石屋错落有致,墙角逸出绿树,石屋木门有着古老门楣,贴着褪色的门神对联,石阶缝隙里长着油绿的草,偶尔还会钻出一丛盛开的高梁菊。又不知谁家谁户,空了的猪圈外是长长的石槽圆圆的磨盘和辗子,磨盘上不知何时爬上绿蔓。如果,那长长的红砖砌的烟筒再袅袅炊烟就更加意味十足了。

眼看着一位老爷爷缓缓走进那样一个院落,看着他轻轻在门里别上门栓,真有一股冲动:老大爷,能不能让我们进去坐一坐——

长长窄窄的石头巷,忽然让人错觉,这是不是江南水乡古镇的某条老街?原来从南到北,总有惊人的巧合。不知有多少画画的学子们经过这里,郭亮的这些旧宅墙,承载了他们兴之所致的涂鸦,那些画笔,绘出了他们那刻的心意,也许能编出很多故事来。

寻摸过去,便看见了那一条绿色的“美丽的邂逅”,下面是桔黄色的“杏福”。不管是邂逅了什么,这几个字都暗合了我的心意一般。于是,情景剧再次上演。真是爱玩啊,是不是以后每到一处,俩人都会这样“邂逅”一下。

原坡返回。再去摸摸村头那枯而复荣的古柳。再去红石桥上坐一坐。再去远眺一番那条壁挂公路郭亮洞。再去崖上人家转一圈。

那崖上人家,据说是现存最好的太行古民居,门外三米便是悬崖,是明末清初年间依次建造的四幢农家院落,百年沧桑,木柱石墙,浑厚古朴。崖上耕织农家乐,青风白云拂石房。一人一块钱,便可以进去打扰一番。绕过木板影壁墙,窗边盆草,透绿窗纱,窗下水缸水舀,缸沿上还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字样。对这些石屋,心中总存一丝疑问,为什么不把窗子造大些,屋里多进些阳光。可惜没人做答。

然后,我们便坐在电瓶车中等着下山了。

后来才想起,忘了去那座小小龙王庙里瞄两眼了。想不通,为啥在这深山里,建的不是山神土地庙,却是龙王庙。记得那位大娘说过,这龙王庙神得很,水大时,两边水冲下来,都怎么也冲不到这座庙。棠笑,说水还是不够大呗。

 

好了,再见,郭亮。

 

照片。

1、村头的红石桥,别小看这桥,有很光辉的历史和经历呢,也许你在某部电视或电影里见过它;这是6号那天暴走之后小憩时拍的;

2-3、古柳遗风: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夺,刘秀循太行而遁,过经此地,匿古柳蓊郁处免遭罹难,且采叶饱腹。秀后称帝,每念古柳之功,敕封为“奉公柳”。岁月荏苒,古柳渐枯,殊料三中全会后,勃发新枝,似在讴歌太平盛世;

4、所住农家院二楼回廊之下,早起抬头看水墨丹青;

5、此处矗立许多石碑,刻谢晋导游题词,太行明珠等,他在此拍的《清凉寺钟声》,所住的农家现名为“谢晋居”,应该说也沾了把名人光吧;

6、谢晋居外写生的人,这画里画的便是谢晋居;

7、村中小景;

8、美丽的邂逅;

9-10、台阶;第二张用了小光圈慢快门啥的,拍出虚幻的腿影;

11-12、专注;

13-14、巷弄人家;

15、再次偶遇,牵手;

16、无言;


照片太多,分篇贴。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