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者说】徐凤俊:盲目投资亏得不认家门 逆向投资大赚十几倍

 1930BRK 2017-07-08

1. 徐凤俊:5.19行情赚一倍 盲目投资亏得不认家门

节目链接:http://tv.cctv.com/2017/07/07/VIDEdDHUqx6Mvxthhw3ovFis170707.shtml

今天的投资者说,我们采访的是一位拥有18年投资经验,在股海中沉浮多年的投资者--徐凤俊。他年轻时为了想帮忙承担家庭的重担而入市,却亏得血本无归。在入市18年中他拥有怎样独特的投资经历和属于自己的投资理念呢?来看今天的投资者说。



来自安徽合肥的徐凤俊目前在一家房地产集团工作,回忆起十八年前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他沉默了一会儿才娓娓道来。

徐凤俊:那时候我精神都有点恍惚了,我经常回家,回家的路上都到家门口了,我都不知道

进去,我还往前走,有时候都走了很远了,我才想起来到家了。

18年间,徐凤俊曾经面临着人生中最大的崩溃,甚至晚上连睡觉都睡不着。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初入股市时的遭遇。

徐凤俊:当时我就在这儿开的户,最早在这儿开的户。那个时候,这边是非常大的,当时是三层,地下是一个交易大厅,然后楼上是中户室,还有大户室。那个时候人气是非常旺的,那个时候在这个位置,有很多卖报纸,还有卖各类证券杂志的地方,好多人,每天的自行车都排满了。但是现在行情不好了,都关门了

1999年3月初,徐凤俊听了堂哥的话,精心挑选了几只股票,没成想,刚刚进入股市就遇上了著名的519行情。

徐凤俊:我就发现里面有两只大型的封闭式基金,一个是基金同盛,一个是基金景福。我大致了解了一下,就是当时的这种大型的封闭式基金,是大幅折价的,等于就是以七八折的价格买入市面上一两只股票,我觉得就特别地划算。然后没过多久,519行情就开始了。一直到一个月以后,就是行情快结束的时候,基金行情就开始了。当时是连拉了五个涨停。等于没多长时间挣了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水平,然后一直涨到2001年,2001年2200多点。我就逐步卖出了。卖完以后,加上我前期的那个收益,总共是获利100%多,等于翻了一番。

两年间,徐凤俊靠着519行情的积累,并且当时跟风看了一些技术分析书籍,信心满满的他当时感觉如同股神附体,并对自己提出了一个小目标。

徐凤俊:我当时就因为成绩比较来得太容易了,自信心也比较膨胀,当时就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年挣35%的复利,要在40岁之前挣够300倍,然后提前退休。我当时想象,就是股市它是波动的,然后在低谷买进,高峰卖出。

徐凤俊根据小道消息和技术分析的图形趋势,连续买了江苏索普,上海三毛和飞乐音响,然而现实却给他上了一个残酷的一课。

徐凤俊:那个江苏索普,我大概在23块多钱买入的。买入以后,没多长时间就一路狂跌,最后跌到13块钱的时候就割肉出去了。等于是两三个月时间亏损超过40%。

记者:你什么时候买的?

徐凤俊:2001年年底吧,应该是这个时间段。然后卖出这只股票,就是我卖出的。那个时候还有钱,因为前期还有利润,还能砍仓出去,后期我又买了一些股票,它就没有办法下手了,是上海三毛。当时上海三毛买的也比较急,也是根据图形买的,当时17块钱买进去的。最后一直到2004年,最后3块多钱出去的,还有飞乐音响,我记得还有这只股票,飞乐音响,当时35块钱买的,最后是4块钱出去的。

到了2004年底,由于连续的亏损,徐凤俊不断地用工资进行补仓,把前期赚到的利润统统还给了市场,并且还大幅套牢,最严重的时候账面亏损80%。那时的徐凤俊连账户都不敢看,每天都坐立不安甚至连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了。

徐凤俊:那个时候亏损特别严重了,也不敢很家里人说,只有靠我自己一个人抗。那种自责与彷徨的心情到现在都难以忘怀。

2. 徐凤俊:逆向投资伊利 四年赚十几倍

节目链接:http://tv.cctv.com/2017/07/07/VIDEiJE5oZDmLyBfqxFjXaWY170707.shtml

先是顺风顺水,然后又陷入到低谷,迷茫的徐凤俊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投资。那么他会一直这么沉沦下去吗?接着来看报道。

2005年,割肉卖出股票的徐凤俊几乎陷入了绝望。而他又在堂哥的推荐下,买入了民生银行、三一重工和鞍钢股份。

徐凤俊:那时候换了这三只股票以后,没过多久就股权分置改革,然后就一轮轰轰烈烈的行情。我这三只股票,不光估值非常低,而且它的企业也不错,所以涨幅也还是不错的,也非常好。我不光把我前面的大幅套牢给那个补回来了,而且还有一个不错的收益。不过这个跟行情比较大有关,实际上我后期投资收益比较稳定,而且做的还行,跟我后期加强阅读有关。

虽然徐凤俊靠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行情把亏损补了回来,但是他始终觉得懵懵懂懂,认为自己投资的方法始终没有捅破那一层窗户纸。直到2008年的某一天,入市近十年后的徐凤俊终于找到了那个属于自己的“宝典”。

徐凤俊:我大概是2008年年中的时候,有一次我到省图书馆查资料,查完资料以后,我就想我能不能去找一些证券类书籍看。我找了一本书,没翻几页,我就知道找对了。这本书就是格雷厄姆写的传世经典《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给我特别大的帮助。

因为在这之前,我自己也有一些理解,包括堂哥对我的灌输,我也有一些认识。但是这些认识都是模糊的。然后这个这本书,就等于给了我醍醐灌顶的感觉,我有一种顿悟的感觉。这本书等于给我做了一个价值投资的启蒙教育,让我从过去那种一些模糊的认识变得清晰。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雅士利在内的多个厂家的奶粉都检出三聚氰胺。该事件亦重创中国乳业的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而在大量阅读和学习了价值投资的书籍之后,徐凤俊决定按照自己渐渐形成的新理念尝试一把。在反复的斟酌后,徐凤俊在2009年决定去买入当时处于三聚氰胺风波中的伊利股份。

徐凤俊:当时国内的乳制品行业,上市公司跌得都非常厉害,当时的伊利公司,它也是跌的,调整的非常凶的。我就认为那个中国的乳制品行业,乳制品行业它是消费品行业,我们老百姓生活是离不开这个行业的。而且我们人口基数是非常大,我们的人均消费量是远远低于国际的平均水平的,这说明这个市场非常大,前景也比较好。这时候虽然出现了行业的危机,但是国家会加强监管,行业内的那些优秀的公司,也会对品质加强要求。

徐凤俊告诉记者,虽然当年乳制品行业出现了危机,但这正是龙头公司进行逆势扩张,整合行业的契机,而二三线的乳制品品牌的信任度会下降。

徐凤俊:所以当时做的功课也比较充分,当时也下了重手,我当时是买了八成还多的仓位。买过以后,当时的报纸杂志,尤其是电视媒体,各方面报道都非常充分。我买入的时候,是在这个事件已经发酵一段时间,它的股价已经开始缓慢回升的时候买的,当时是7块多钱买入的。但是这个,因为我这个属于逆向投资,市场也不怎么看好,所以给我的精神压力是非常大的,我最严重的时候就是到了睡不好,睡不着觉的地步。

等它股价上涨一段时间,有了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润的时候,我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我就卖出了一半。但是没过多久呢,企业的状况表现的比较良好,这个事件就平息了。我因为前期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后期我就拿的非常坚决,我一直拿到2013年的7月份,最后40多块钱的时候价格卖出的。因为这个时候的价格,我认为已经比较合适了,加上这几年的分红,以及其中的一次十送十送股,总共四年时间,获利十几倍。

应用了基本面分析,尤其是逆向投资的方法后,徐凤俊的收益也稳定在了一个合理的区间。

徐凤俊:如果从2009年开始计算,一直到2016年底,我总共获利大概在十五六倍左右,年复利超过40%了。

3. 徐凤俊:三段筛选法捕捉四种机会

节目链接:http://tv.cctv.com/2017/07/07/VIDEgcpVvC0c0MguwAeklEZ9170707.shtml

尝到甜头后,在投资中越来越有心得的徐凤俊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投资理念,那么他的理念到底是什么呢?接着来看报道。

徐凤俊把自己选择投资标的的方法归纳为三段筛选法,一只股票的长期收益就等于企业的成长加上企业的分红,加上企业估值变动的收益。他认为,只有依靠对企业的定量分析,才能充分的把握一只股票的价值。

徐凤俊:我们买股票企业,唯一的理由就是当前的价位下,它的隐含回报率达到我们对投资的预期,这是我们唯一的理由。我会把企业乐观的情况,保守的情况,悲观的情况,把这三者的情况填入这个公式当中。只有当什么呢?只有当它的那个收益率,隐含收益率达到12%的水平,我才会尝试的买入。只有当那个保守的情况下,依然能达到15%的收益,而且在悲观的情况下,它对我的冲击有限,不会对我带来严重的冲击的情况下,我才会重仓买入。就是我对企业,定性过以后的定量的分析的一个方法。我认为一个好的投资标准,一个好的投资标的,一定会符合以下三个核心的要素,就是稳定的经营,适度的成长,和估值弹性的一个空间。

徐凤俊在采访中还拿出了自己平时分析企业会用的一个投资坐标,他告诉记者,自己平日就是靠着这个坐标来分析企业的。

徐凤俊:有一张图特别能代表我投资的一个想法,就是这张,特别代表我自己投资的一个理念,如果我们把市场的企业由差到优进行排列,然后再把企业的估值由低向高进行排列,让两者之间的平均值进行重叠,就是一个坐标,就是投资的坐标。

大家也看得出来,在这一个区域内买入的机会是非常好的。但是我认为通过,除了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以外,还要通过一些方式来获得这样的低价买入优质公司的机会。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四个机会,就是两个周期和两种场景。两个周期,就是一个市场的周期,一个是行业的周期。市场它是有周期的,当大熊市来临的时候,那些市场当中的企业都非常便宜。这个时候就给了低价买入优质公司的好机会。当行业的周期,低谷来临的时候,行业内的优质公司,它的成长率会变得很弱。这时候市场对它的前景就看的不那么好,不那么乐观。这时候它就会出现一个比较便宜的价格。

另外还有两种情形,就是一个黑天鹅,一个是市场的偏见。行业的危机,包括更严重一点的黑天鹅事件。这个就会给一些优质公司非常低价买入的这样的机会。比如像贵州茅台,它是非常优质的,但是在反腐和塑化剂的那个阶段,它也是有一个非常便宜的价格出现的。另外像我参与的这个伊利公司,它在三聚氰胺和三鹿事件的时候,也有一个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入的机会。另外市场还有对一些公司产生一些偏见,比如像格力电器,它在过去十几年中,都是营收,各方面都是高速增长的,都是百分之十几、二十的速度在高速增长的。但是市场,一直认为它是传统行业,而且质疑它空调的天花板,所以就长期给它的估值都是比较低的。

徐凤俊在投资之余,喜欢爬山放松自己。他说当自己分析企业的思路出现分歧的时候,爬山能帮助他清醒头脑,调整思路。

徐凤俊:我觉得我们投资,其实跟登山有一定的关联性,我们爬山也需要坚持,也需要毅力。另外也不能,开始也不能过快,也不能那个使力过猛,就像投资一样,不能开始就是特别的急躁,需要一个耐性,需要从长期的角度去考虑。


(以上是CCTV2《投资者说》播出视频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智慧创造财富,投资改变人生,只要你在资本证券市场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欢迎您参与央视财经《投资者说》,分享您投资背后的酸甜苦辣。周三至周五,央视二套,14:00至14:40,《投资者说》,挖掘公司成长的力量,见证投资巨匠的崛起! 

@今日话题 @徐凤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