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与余姚官刻本

 赵东华 2017-07-09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宋神宗赵顼(xū)赐书名。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横跨了中国16个朝代,一共1362年的历史中,详近略远,隋唐五代371年,占全书40%,史料价值极高。《四库全书总目》评为:“网罗宏富,体大思精”。

主编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编写成一部巨著,“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在该书的流传过程中,有一个版本极为重要,由于是在南宋年间由官方在余姚制版刻印,故称为“余姚官刻本”。是在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由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下绍兴府余姚县重刻孝宗朝(南宋最杰出的皇帝宋孝宗执政时期――笔者注)或稍后印本,南宋的建、鄂、蜀诸种版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这一版本。

展开剩余52%
阅读 (623)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