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恶魔我恨不起来,他让祖国差点亡国灭种,但没人比他更爱国

 铁血老枪 2017-07-09

文史撰稿人袁载誉 努力做好历史书记官的男人 专注世界历史、欧洲历史

”任性“一词,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誉为个性独立的象征”标签“,受到广大年轻人的推崇,然而小袁想说从历史的教训来看,“任性”可能并不是什么好性格,甚至可能对你和你身边人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南美巴拉圭国前独裁者弗朗西斯科·索拉诺·洛佩斯就是典型因为一次不恰当的“任性”而毁了自己原本富裕的生活,害苦身边人的案例。

他父亲叫卡洛斯·安东尼奥·洛佩斯,1844年当上巴拉圭的总统,靠修改宪法将总统权力凌驾议会,然后让议会选他当终身总统,成为了巴拉圭的“皇帝”。

而西斯科·索拉诺因为老子的牛逼,顺利成章的成了巴拉圭名副其实的“太子爷”,并在老爸坐上“帝位”的次年就被提携为准将。

但这个“准将”和“太子爷“的光环一点都不好带,他父亲为让他树立自己在国内的威信,叫他领兵去邻国阿根廷打仗,当时阿根廷正爆发激烈的内战,巴拉圭支持反对党,并直接出兵干涉,那年西斯科·索拉诺年仅18岁,还是一个没长醒的孩子。

但西斯科·索拉诺在战场非但没有孩子气,还展现出了过于常人的冷静,数次拯救巴拉圭军队于危难之中,因此西斯科·索拉诺的军中声望开始直线上升。

但是治国可不是光靠能打仗,靠一群拿枪杆子的大老粗支持就行,还要有喝墨水的文人墨客撑腰,因此当西斯科·索拉诺军中声望如日中天时,他父亲在1853年将其派到了欧洲去镀金,混海归的身份。

在欧洲西斯科·索拉诺系统的学习了欧洲军事、政治、文化的成就,并以巴拉圭国家形象大使的身份,洽谈了大量欧洲企业到巴拉圭发展,促进了巴拉圭经济大发展,赢得了国内文人的一致好评。

而也是在这段时间里,西斯科·索拉诺接触到了拿破仑的事迹,并为之着迷,萌芽了要当美洲拿破仑的想法,并且效仿拿破仑“娶”了巴黎高级交际花埃丽萨·林奇带回巴拉圭,可能他觉得这样,离偶像更进一步了。

回国之后西斯科·索拉诺立即被父亲提升为了陆军部长,并于1857年坐上了“副总统”,成为真正职位上的“太子爷”。

任职期间他通过亲身处理政务,意识到巴拉圭由于没有出海口,被巴西、阿根廷处处为难的悲剧,因此立誓一定要在南美东部开辟出海口。

因此当1862年其父去世,他正式“登基”后,一改父亲大力发展经济的国策,军事上开始大量购进欧洲武器整备军队,政治上积极插手乌拉圭的内战,试图通过控制乌拉圭获取出海口。

1864年50万人口的巴拉圭搞出了3万常备军,并于同年12月吹响了打到大西洋和乌拉圭友军会师的口号,然而巴拉圭低估了巴西和阿根廷守卫乌拉圭的决心。

虽说巴西和阿根廷为了争夺乌拉圭不惜大打出手多次,但当巴拉圭以第3方力量身份直接介入的时候,巴西和阿根廷意识到不能”渔翁得利“,因此迅速抱了团,拉着小弟乌拉圭搞了个三国同盟抗巴拉圭。

这三个国家国土、人口加起来占了南美洲大陆大半,那是巴拉圭能比的,巴拉圭的攻势在1865年4月就被巴西遏止,没能打到西斯科·索拉诺梦寐以求的出海口。

紧接着盟军于1866年4月,开始反攻巴拉圭本土,1869年1月,虽然西斯科·索拉诺身先士卒的冲在最前线,但面对盟军绝对的优势兵力,他也只能无奈的干瞪眼,巴拉圭首都亚松森最终以沦陷收场。

然而西斯科·索拉诺没有丝毫的绝望,他相信胜利永远属于自己,因此带着部队遁入巴拉圭北部山区游击,期间巴西曾多次许以高官奉禄劝降,他都坚决拒绝。

他的战斗,直到1870年2月他被巴西人乱刀砍死才结束,他最后的一句话是:我与祖国共存亡!

事后统计巴拉圭因为这场战斗付出了一半人口的代价,人口从战前的50余万减员到20余万,其中成年男人不足3万,整个国家政权此后数十年都受巴西政府的直接控制,形同巴西殖民地。勾搭小袁的微信公众号:xyds26

参看资料:杨建民.《列国志·巴拉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