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杰哥讲古】战时广州湾国际通道之物资运输系列(二)

 哈哈狮的信箱 2017-07-09



统制物资桐油的贸易和走私

1941年雷州关输出桐油量

居国统区海关第二位


        抗日战争广州湾物资运输第二阶段(1940.6-1941.12)主要以运输国民政府的统制物质为主。杰哥在以前的文章《美轮在广州湾运特矿》中,主要讲的是战略统制物资钨、锑、锡等特殊矿产在广州湾的运输情况,这期本文将以桐油为标本,考察桐油在广州湾的运输和贸易,但由于桐油的贸易有些不计入海关统计,必须对走私情况加以考察,才能一窥全貌。




1940-1941年中国抗战物资运输线路图。



 1            何为统制物资  

    

        抗战前中国出口货物主要都是农矿产品,这是国家换取外汇的重要来源。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了维持国际收支,争取外援,国民政府开始实施战时统制经济政策,对贸易实施管制,并根据战局的变化不断颁布或更改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由国家出资,设立国营贸易公司,对所有重要农矿产品实施统购统销,由国营公司垄断经营。

        1938年4月,财政部首先规定二十四种统制物品,其中桐油、茶叶、猪鬃、矿产等四类为统销物品,并授权贸易委员会兼办出口结汇事宜。



 2          日军切断物资通道  

        1939年2月,中美签订桐油借款合约,美国向中国提供2500万美元抵押贷款,中国须于5年内用桐油偿还。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决定,将全国桐油指定由复兴公司专营,购运出口以偿还外债。并制定了运输路线:(1)川、滇、康等土货,先集中昆明,再转运海防至香港;(2)黔、桂、鄂等土货,先集中贵阳,转往南宁运至广州湾至香港;(3)浙、闽、赣、湘等土货,先集中宁波或温州,装轮运至香港。

        到了1940年,北海、龙州关沦陷后,中国对外输出的物资多数集中昆明,经仰光到香港。1941年上半年,日军在华东、华南沿岸进了5次登陆切断作战,并于2月4日封锁了大鹏湾和大亚湾。其后,日军扩大了其切断作战的規模,于4月在浙江东部的宁波、台州、温州等港口登陆,并占领杭州、石浦及杭甬铁路沿线地区。4月26日,日军占领福州。6月30日,德国入侵苏联,西北运输线也非常困难。至此,中国抗战的生命线只有滇缅公路(在日军的压迫下,1940年,英国关闭滇缅公路3个月)。幸好,广州湾通道虽然有日军监视团的监视,出现了短暂的关闭,但依然畅通。运输线路为:重庆—昆明—贵州—柳州—玉林—广州湾—香港。




贸易>>>

桐油换贷款 雷州关助力

        为了履行中美签订桐油借款合约,国民政府面对日军的封锁,用尽了各种办法突破封锁。在雷州半岛周围,首先开放非通商口岸,电白、阳江等处均允许外轮按内港行轮规定进行贸易,1940年8月,黄坡、双溪被列为特许对外贸易口岸。同时利用第三国的船只运输物资。广州湾的许爱周的“大宝石”号就是挂法国国旗。

        四川等地在雷州关区的出口货物量以1941年为最高,有猪鬃16万公担、五倍子1.33万公担。桐油6964吨凭运输许可证全部从雷州关区的台山和阳江用帆船或小汽艇直运香港。

        据雷州关统计,1940年出口的桐油为18314公担,1941年为70659公担,同比增长了3.9倍。其中1941年雷州关出口的桐油量占国统区总量超30%,仅次于蒙自(昆明)海关,居第二位。

        由于雷州关的出色表现,使中国在1942年就提前还清了全部贷款,中国用桐油借款从美国购买了大量急需的工业制成品,增强了抗战能力。




走私>>>

走私数量超过政府贸易五倍多    

        在华南,走私桐油最猖獗的路线公认是从广西玉林到广州湾的路线。

        由于历史的原因,武器散落广东民间甚多,因此当地走私往往以武力走私为特色。商人在广西玉林收购桐油,集中运往广州湾,沿途均由私枭武装保护。该路最著名的私枭为廉江的黄铿及赤坎的戴铁胆(即戴朝恩)。

        1941年5月,广东新编第十九师团副、军需等配机枪6挺,在合浦封船,武装运输桐油千余罐至广州湾。

       面对硬性走私者的武力,雷州海关关员曾坦言:“近来桐油私运出口更为活跃,且有大批武装保护,海关缉私队力量薄弱,不败撄其锋。”

        同时日军监视团并没有限制桐油和钨矿的运输,因为这些也是日军急需的战略物资。广州湾敌商搜购桐油也十分积极。

        这一阶段广州湾到底走私了多少桐油,没有确切的数据,只能推算。1940年初,国民政府经济部专员在广州湾对桐油走私作了一次调查。调查报告显示:据各轮船公司所有纪录,自去年(1939年)十月份起至今年(1940年)三月止,私运香港之桐油数量如下图。

        在同时间内,据雷州关记录由政府机关运出之桐油数量只为6906.49关担。

        以上桐油数量,若按港币每担百二十元计,则数月内走私桐油共值港币四百五十三万零七百二十二元,而政府机关运出者则仅值八十二万八千七百七十八元,走私数量超过政府数量约五倍有多。报告指出桐油走私其严重性不问可知,若不迅速解决,则政府之统制政策及整个国家资源与金融基础,势必遭受莫大之威胁。


来源:湛江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