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禹葬何方?

 沧桑胡杨2801 2017-07-09
  (2012-06-28 08:47:36)

禹葬何方?

 

禹葬何方?



    “大禹治水”的传说,已流传了四千多年,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作为夏后朝开国国君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所葬何处?却成了一个千古之迷。

    大禹的活动范围,北未达太原,西不至宝鸡,东未出崤关,南不逾秦岭。《史记·夏本纪》曰:“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司马迁作《史记》时,“会稽”作为地名已经形成。所以用了“东巡狩”,明显对禹会诸侯及崩葬之地指定为今浙江会稽山一带。至于禹是否从山陕一带远抵沿海的浙江一带去巡视,司马迁是有怀疑的,所以在《夏本纪》篇尾,记下了另一种说法:“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这一说法是准确的。禹这次出巡的目的是稽核贡赋。大致过程是召集诸侯,召开了一次表彰大会。会后,突然驾崩,就地埋葬。更重要的是交代了禹出巡的地点——江南。“江南”是指什么地方?按现在的概念当然是长江以南称作“江南”,这与古代的概念是不同的。“玄嚣降于江”,这个“江”指古东海,古东海有时也称作“江”,即今渭河下游段。“江南”实际是指古东海的南边。大致范围是渭南市以东,潼关以西,秦岭脚下沿山一带。这一线也有150多里,究竟禹在哪一块地方会诸侯计功而崩了呢?四千多年过去了,史籍无载,甚至连一点传说都没有了。

    大禹从没去过浙江,更不可能葬于会稽山一带,这一点可以肯定。但浙江绍兴会稽山一带关于大禹的相关传说也绝非无中生有,必然有其根由。要寻找禹葬之地,还需要从浙江会稽山一带大禹的传说中捕获历史信息。

    林华东《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认为先秦古籍记载中的会稽并无确指就在今日的绍兴,逮至西汉,司马迁才提出会稽就在绍兴,东汉以后,这个说法便被解释得更加具体;后代方志又大加附会、渲染,派生出种种传说来。确实如此,大禹的传说在越国的崛起后得到了加强,秦始皇东巡时“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秦始皇本纪》)”得到进一步确认。司马迁有保留地肯定,此后,历代补充、完善、附会、渲染,的确在绍兴一带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关于大禹的传说。那么,是谁最先将大禹的故事传播到这里?又是何时传播到这里的呢?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曰:“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後二十馀世,至於允常。……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司马迁在讲越国世系时,少康之庶子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来完成禹与越的对接。事实上,少康复夏后,曾试图东扩,但也只开发到原(济源)。夏朝时东边最远的荒服诸侯,河南最远不过郑州,河北不过温县,完全不可能封其庶子到浙江来,即使是商代,也没有控制到这里,因此,不可能是少康庶子将禹的故事传播到这里。

    浙江绍兴关于大禹的传说,最突出的就是“禹葬会稽”。《史记·夏本纪》集解皇览曰:“禹頉在山阴县会稽山上。会稽山本名苗山,在县南,去县七里。越传曰禹到大越,上苗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因而更名苗山曰会稽。因病死,葬,苇棺,穿圹深七尺,上无泻泄,下无邸水,□高三尺,土阶三等,周方一亩。吕氏春秋曰‘禹葬会稽,不烦人徒’。墨子曰‘禹葬会稽,衣裘三领,桐棺三寸’。地理志云山上有禹井、禹祠,相传以为下有髃鸟耘田者也”。“禹葬会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定型。

    会稽山,位于浙江绍兴东南,本名茅山。《越绝书·记地传》云:“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水经注·渐江水》云:“会稽之山,古防山也,亦谓之茅山。又曰栋山,《越绝》云:栋,犹镇也。”司马迁说“会稽者,会计也”,那么。浙江之会稽山实由禹会诸侯,稽核贡赋一事附会而来,继而演绎出“禹葬会稽”一事。其实,也有人对“禹葬会稽”持否定的态度,最早当来自于王充。王充在《论衡·道虚篇》说“禹到会稽,非其实也”。钱穆在《史记地名考》中说“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县南。谓大禹登会稽,其事殊不可信。古会稽本名防山,又名茅山、苗山,此皆在古河东之山名;又名釜山。此如云“黄帝合符釜山”,“会稽”即犹“合符”矣。其山初指确在何地,今不可说。”本文以为,“会稽”地名的附会,至少可以反映出一点,最初传播禹迹的那一支人对“会稽”事件具有特殊的情感和深刻的记忆,这是捕获的第一条历史信息。

    《越绝书·记地传》云:“(禹)葬会稽,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上无漏泄,下无即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吴越春秋》也有同样的记载。按此描述,禹陵似乎是一个方形,分这三层,每层高约一米高,相似于埃及金字塔,是秦始皇陵的缩小版。

    最初传播禹迹的那一支人完全有能力在会稽山造一个禹的假陵,当然,这与今天旅游开发造假有着本质不同,他们是为了祭祀的需要。这里为我们提供了第二条历史信息,最初传播禹迹的那一支人非常熟悉禹陵的形制,并与禹陵有着复杂的联系。

    最初传播禹迹的那一支人来自何处?我们可以到了溪和余粮山找答案。孟文镛《越国史稿》中有以下一段文字:

    据宋嘉泰《会稽志》卷十载:“了溪在(会稽)县东北一十五里,源出于山,合县南溪流以入于剡溪。《旧经》云:‘禹疏了溪,人方宅土。’”对于“了溪”水名的含义,宋宝庆《会稽续志》卷四:“王铚云:‘剡溪古谓之了溪。《图志》谓:禹治水至此毕矣。’”

    了溪源出会稽县之了山,与县南之溪流一起注入嵊县之剡溪,所以了溪又有剡溪之称。剡溪东岸有禹溪村,今属嵊县城关镇,禹溪村北余粮山,又称了山,靠剡溪。相传大禹治水功毕,民工弃粮于此山谷,化为石,石名禹余粮(又名余粮石),山名余粮山。禹余粮可入药,见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收敛固涩之功效。

    宋王十朋《余粮石》诗云:“禹迹始壶口,禹功终了溪。余粮散幽谷,归去锡玄圭。”……所以壶口是大禹治水发端之地,而了溪则是大功告成之处,一始一终,反映了大禹治水的全过程。

    以上是《越国史稿》中关于了溪与余粮山的介绍。《禹贡》曰:“导河积石,至於龙门,南至於华阴,东至於砥柱。”大禹治水主要目标是疏导古四海周边的河道,防止洪水冲击,改善农业条件。主要活动区域在关中与晋南。了溪作为禹毕功之地显然是一种附会。

    余粮山来源于大禹治水中的一个故事。晋张华《博物志》曰:“禹治水毕,弃余粮于江,为禹余粮”。这里的“江”应指古东海。《水经注·渭水》云:“渭水又东,粮余水注之。水南出粮余山之阴,北流入于渭,俗谓之宣水也。”“余粮”即多余的粮食,“粮余”即粮食剩余了。既然禹导河南至华阴,那么,粮余山名称的由来也应与这一故事有关。从“华阴”到“了溪”,从“粮余”到“余粮”这一关联中,虽然传播和复制中有所变形,但从中还是可以捕获到第三条历史信息:进入浙江一带最早传播禹迹的人大约来自粮余山一带。

    通过以上三条历史信息的提取,基本可以对这支最早到达浙江一带传播禹迹的人的身份作出判断:他们对“会稽”事件有着特殊记忆;他们对禹葬情况及陵寝形制非常熟悉;他们来自粮余水一带。因此,他们应是为大禹护陵的一支后裔。

    通过以上三条历史信息反推回来,在渭南市到潼关这150里的范围内,将禹会诸侯的地点和禹葬地点,可以缩小到秦岭山下,粮余水附近。

    《山海经·中山经》云:“又东十里,曰良余之山,基上多楮柞,无石。余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河;乳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洛”。良余之山即粮余山,余水即《水经注》所说的粮余水。《水经注·渭水》卷十九载:“渭水又东,粮余水注之。水南出粮余山之阴,北流入于渭,俗谓之宣水也。渭水又东,合黄酸之水,世名之为千渠水。水南出升山,北流注于渭”。

    粮余山早已有记载,但今指何处?

    《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九记载:“太华山:在(华阴)县南八里……。琼岳宫:在县西十八里,隋大业四年置,本名敷水宫,改为华阴宫,义宁二年移宫,置长监。贞观六年改为华阴宫,显庆三年为琼宫,今废。……粮余山,在县西南三十里,郦道元《水经注》云:‘粮余水出粮余山’。”根据《太平寰宇记》所提供的方位及里数推算,大致位置在今方山寺一带。

    方山寺原名灵斍(觉)寺。是否原是禹陵祭祀之处,位于禹陵下方,可能称做“陵脚寺”,因汉以后佛教传入,更名灵斍(觉)寺,音同义别了,有待进一步推敲。

    由此得知,当年禹会诸侯和崩葬之地,大致在今华阴方山寺一带。当然,这还有待考古证实。

    粮余水(方山河)是禹疏九川最后一站。除了“粮余山”这一信息之外,“会稽山”是禹最后一次会稽大会及所葬之地的重要地理标志。那么,真正的“会稽山”在那儿呢?《山海经·南山经》云:“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石夫】石”。《山海经·南山经》“南次二经”是从“柜山”起依次向东记叙的。而柜山“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而“赤水”是确定的,位于昆仑丘东南,所以,“柜山”大致相当于今蓝田县青峪东的倒沟峪一带。而东面便是“会稽之山”。而“会稽山”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四方”。那儿有“四方”形之山呢?下图便是,不言自明。

禹葬何方?

    原来,“会稽之山”正是今天所称的“方山”。禹最后一次会稽大会及所葬之地位于方山峪口一带无疑。

   《左氏博议·卷十九》云:“防风氏,身横九亩不能免于会稽之诛。昔禹致群臣于会稽之山,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身横九亩”。这此诸侯大会防风氏因为迟到而被杀。

    《淮南子·本经训》云:“尧乃使羿诛凿齿於畴华之野,杀九婴於凶水之上,缴大风於青邱之泽。”此“大风”就是防风氏。该部落位于青丘(潼关)西边。古东海边一带。今风陵渡的“风陵”就是因这一部落而得名。风陵与青丘同为一地,特色是产九尾狐,与许多历史事件相关。

    上次“涂山大会”的涂山,就在风陵渡一带,防风氏离的近,没有迟到,而这次“会稽大会”会议地址设在华阴的方山寺一带,防风氏要西去参加大会,需赶百十里路程。可能重视不够,起程晚,结果迟到了,禹发火了,就将其杀了。

    找到了大禹葬地的大致位置,那么,为大禹护陵的一支后裔何时东迁入浙?为什么要东迁?

    禹之夏后朝历经二百多年后,为启之夏朝所替代,对这支护陵后裔不会产生威胁。但夏朝初期,曾发生“太康失国”事件。《左传·襄公四年》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后羿从沮洛一带回迁到华县一带,在原少昊青阳氏的穷桑国的都城“曲阜”旧址上,建立新都,称作“有穷”,大致位置在华县瓜坡镇东边的古城一带占据了斟寻氏和斟灌氏,还占据了西边的契的赤城,迫使契这一族东迁到三门峡(砥石)一带。安置在东边的又强占了谁家土地,逼走了哪些人家,史上无载,不得而知。为大禹护陵后裔所处的方山寺一带西距华县瓜坡镇一带不足四十里,可能与契一样,被后羿族群强占地盘,逼迫东迁。不同的是契后世回迁了,而禹这支护陵后裔则是远迁江浙。自从这支护陵后裔东迁之后,真实的禹陵之地渐渐在岁月中消失了。而东迁后,他们并坚持着护陵与祭祀的职责,在那里复制禹陵,继续祭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