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 音频第一堂课讲义

 艾维纳 2017-07-09
  一、“分工”背后的心理学知识:课题分离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把每个人遇到的困扰,需要自己去负责、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定义为「课题」,在关系中一切纠葛的起源是,课题的混淆。
  课题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我们获得幸福的能力。阿德勒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有获得幸福的能力,但要获得幸福,首先要做的是:“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你自己的课题”。他认为最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方法是 :「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将是我们为解决问题迈出的第一步,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关系改变的契机。
  二、什么是「课题分离」?如何界定?
  课题分离是一种思维的转换,这种转换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谁痛苦,谁负责”。
  负责什么?负责:思考、分析、决策、执行。
  “谁痛苦,谁负责。”这句话听起来很轻松!但你会发现,生活中我们常常做不到。我们惯有的思维模式有两个误区:一是,我痛苦,他负责。二是,他痛苦,我负责。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把混淆的部分,分离开。
  主要是包括两种转换类型:
  A,从(课题混淆的)“我痛苦,他负责”转换为(课题分离的)“我痛苦,我负责”
  B,从(课题混淆的)“他痛苦,我负责”转换为(课题分离的)“他痛苦,他负责”
  三、解读“我痛苦,他要来负责”
  “我痛苦,他要来负责”这种思维模式,其实出于人类的本能反应,在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都是从对方身上找原因:“我现在之所以这样,都是你造成的呀!”“我为什么生气,因为老公不靠谱啊!”“真倒霉,遇到这样的员工啊!”
  认为我痛苦,都是对方造成的,所以对方要为我的痛苦负责。这些说法呢,听上去很解气,但是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啊。还会让我们长期陷入消极懈怠的情绪,认为只有对方做出改变了,才能消除我的痛苦,这就让我们自己,在关系当中变得被动了。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当我们把自己的「课题」抛给别人的时候,其实在处理关系问题时,是非常消极、被动、不作为的。
  如果我们将「课题混淆」的思维模式,转化为「课题分离」的思维模式,会有什么不同呢?
  1. 把“我为什么生气?因为老公不靠谱”转换为“我为什么生气?因为我没找到办法驾驭我老公”;
  2. 把“真倒霉,遇到这样的员工”转化为“真倒霉,我最不擅长管理这样的员工”;
  3. “我因为孩子没有成功的人生感到很失望”转化为“我对于自己没有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感到很失望”
  有没有发现,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们有了这种思维转变之后,会开始正面面对问题,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激发行动的愿望。那我们就会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去采取一些措施。
  “课题分离”与“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差别
  这个时候会不会有一些观众认为,这就是老生常谈,教大家“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嘛。嗯,凡事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句话我们从小听到大 ,但是真的能做到吗?其实这句话反应的是本能,我们听了很多道理,常常仍然过不好一生。真正的差异在于,要有认知的改变。脑袋里要立即能反映出,这是谁的课题,谁要对此负责。身体才会积极参与行动,而不只是喊口号。
  从另外一个层面说,「课题分离」也并非“凡事都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我只负责我该负责的部分,有些事情,不需要从我们身上找原因,比如说:别人的痛苦,就应该交给别人去负责。
  阿德勒曾说:“你烦恼的问题,真的是“你的问题”吗?不妨试着冷静思考,一旦搁置问题不管,究竟是谁会感到困扰?”
  四、解读“他痛苦,我要来负责”
  第二种「课题混淆」是:“他痛苦,我要来负责”。有时候我们看到了别人的痛苦,也会出于爱、胜任感、控制感,将他人痛苦的责任都背在自己身上。
  对于孩子,我们会觉得他的事,就是我的事,如果孩子没前途,那都是我耽误的;面对父母,我们会觉得如果我们没有听从他们的话,导致父母伤心了,那都是我不孝顺;同事接手的项目,如果我提供了建议,结果他却失败了,那都是我造成的……
  当我们用「课题混淆」的思维模式来看待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充满了负罪感、自责感,而这种“自责”当中其实隐藏着“自大”,我们高估了自己在这些事件中的分量,低估了对方解决个人课题的能力。认为别人的痛苦都是“我”造成的,“我”要来负责,这会让我们背负很多不必要的重担,生活的很笨重,反而更不利于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转化一下思维模式,利用「课题分离」来思考,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1,把“我耽误了他的前途”转换为“他选择了他自己的前途”
  2,把“因为我不结婚,我妈妈很伤心”转化为“因为妈妈没有解放自己的思想,我妈妈对我不结婚的事很伤心”
  3,把“我给了错误的提议,导致他失败了”转化为“他认同了我的提议,导致他失败了”
  这就是“他痛苦,他负责”,无论我们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我可以在他提出需求的时候,竭尽全力地给予支援,但是不可以妄加干涉,更没必要把别人的「课题」背在自己身上。
  西方有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我可以给他人建议,但是他如何选择由他负责,我可以给他人帮助,但不会替他们执行。
  五、 课题分离的公式:
  让我们在来重温一下「课题分离」的公式:谁痛苦,谁负责。
  把“我痛苦,他负责”转化为“我痛苦,我负责”,会让我们自身变得更主动,直面自己的课题,这样才能在僵局中找到出口。
  而将“他痛苦,我负责”转化为“他痛苦,他负责”则会让我们卸下不属于自己的包袱,轻装上阵。这是课题分离的最大好处。
  2-1 音频课:在你以为没有办法的时候,其实还有办法
  2W  59
  2017-06-25 13:00
  【订阅提示】
  订阅之后,如何随时观看课程?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十点课堂
  即可在子菜单“我的课表”里随时看课程
  十点课堂回看二维码.jpg
  1.如何向崔璀老师提问?
  戳右边蓝字进入☞“崔璀的人生管理学院”向老师提问
  2.本期崔璀老师分享的歌曲是:I'm yours
  ——随堂讲义——
  上周我们发布了第2堂视频课程《行动管理,如何快速有效说服别人》。今天是同一主题的音频辅导课。我发现在用户群里,很多朋友在运用这个思维转变方法时,还是有些困难,那今天我再带着大家强化一下核心理念。
  来,先跟我想一想,你生活中是不是经常遇到说了不听,毫无办法的时候?
  你跟同事说,绝对不能拖到最后一天才交稿子。
  你跟伴侣说,你不要老是回家就看手机!
  你跟婆婆说,妈,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要追着孩子喂饭
  你跟孩子说,玩好的玩具收拾好再去干别的,我跟着你一路收拾累死了。
  然而,你说一遍,两遍,三遍。没有用。你又委屈又生气,“怎么会有你们这种人啊!”
  如果这时候你拥有多一双眼睛,从空中看过来,就会发现,在生活中,你设立了很多规则,但很可惜,那只是你的一厢情愿。你对别人充满想象,充满了单方面的期待,或者说是幻想。如果生活是一个舞台,你一直在独自一个人跳舞。
  微信截图_20170627134450_看图王.jpg
  你以为只要我说了,别人就应该服从。但很不幸,生活总是给我们残酷的回应,它告诉我们的真相是,你设立的规则,别人不一定遵守。
  我们有时候好气啊,为什么明明就是应该的事情,你还不做?
  迟到就是不对啊,你还迟到!
  撒谎当然不可以啊!
  你在这个公司上班,当然要尽心尽力了,你怎么可以偷懒呢!
  亲爱的朋友,哪有那么多理所应当啊,你不是别人,你并不知道,对于别人来说,你所谓的迟到,撒谎或者偷懒,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不要试图改变别人,否则你会变得气急败坏。除非,你有真正有用的办法。
  在“如何快速有效说服别人”这节课里,我们提供的办法就是:你是否能从对方出发,通过管理他对一件事情的预期,来改变他的行为。
  pexels-photo-299411.jpeg
  我们传统的思路常常认为:我做了一件事,就会对应有什么结果。要是结果不好,那就改嘛。比如,同事工作不努力,绩效就不好。那我们就会苦口婆心地劝告他,工作努力一点儿啊,这样绩效就好了。
  这就是传统的思路。常常不管用。最多会把我们变成唐僧,念叨念叨,出力不讨好。
  可是我们在视频课里讲的是什么呢?是你如果想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就要先改变他对结果的心理预期。看到了吗?我们把因果给颠覆了,它是一个闭环,所以在这种思路下,我们想让这个同事工作努力起来,我们就要找到真正让他重视的东西,而从他过往的表现当中,我已经可以看到,那个东西一定不是现在的绩效。
  前段时间,刚好我的朋友跟我讨论了一个类似的问题。她是HR总监,最近发觉团队的状态很懈怠,在新业务开拓上,始终没有突破。头脑风暴了几次,也请了外脑,也的确提出了一些新的办法。
  可是呢,一旦落到执行上,运营总监总会说,唉,很难的,不是没试过,真的很难的。开完会呢,多数的新办法都打了水漂,无疾而终。
  我的这位朋友呢很苦恼。“你说为什么他们就这么懈怠呢,老板说了多少次了,要突破要创新,我一个不做具体业务的HR,看着都急死了。”她希望我帮她制定一套有效的奖惩机制。
  pexels-photo-87322.jpg
  我跟她说,“先不急着制定制度,我反而觉得啊,他们就是冲着不创新这个结果去的啊。”
  HR不理解,你又在传播什么歪理邪说了。
  我告诉她,你看啊,现在绩效制度的制定是跟业绩挂钩的。同样1000万利润,靠原有的存量业务,跳跳脚也许也能完成个七七八八,开拓新业务,要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比做老业务多很多。团队看到这个结果,自然在过程中会各种躲避创新啊。
  说白了,创新与否,他的业绩、他在团队的地位,都不会受到实质性影响,老板呢,也不过是想起来就念叨他几句,又不会怎样。这些都是对“不创新”的结果预期,有了这种心理预期,要是我,也不会费劲巴拉的去搞什么创新呢。
  HR反问我,那你呢,现在为什么每天吭哧吭哧在研究新产品呢?
  “因为我现在在创业,没有存量业务,不推出新产品,对我来说,几乎等同于公司会死掉。你说在这种心理预期下,我有第二个选择吗?”
  这位HR总监马上反应了过来,她总认为,“当然要创新啊”,“这么正确的事情为什么你们都不做呢?”这只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对于她现在所在的团队来说,怎样的机制才能真的促进这件事呢?
  她想了一下,年薪、老板的重视程度是团队在“创新”中最关心的,基于此,结合我们给出的其他几条建议“明确执行人、足够坚定、改变参数、她模拟了几种制度:
  ❶ 核心业务负责人的40%的绩效,与创新所带来的利润直接挂钩。这就意味着,只是完成存量业务,只能拿到原有绩效的60%。
  ❷ 在完成总体利润的前提下,由创新业务所带来的绩效,比存量业务所带来的绩效高2倍。跟第一条相结合,从绩效上完全支持创新,而且幅度比之前大很多。
  ❸ 原有运营总监的基本薪资上浮20%,但是运营总监采取竞争上岗制度,上岗条件包括存量业务稳定增长,创新业务的开拓。这就意味着,在荣誉这件事情上,也有制度保证了。
  ❹ 老板每季度必须参加一次“创新业务探讨会”,听取各事业部对于本季度创新业务的进展汇报。
  people-coffee-tea-meeting.jpg
  亲爱的朋友,听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起自己在工作中曾经遇到过的棘手的事情呢,在你以为没有办法的时候,有没有通过“管理对方的心理预期”,去真的改变对方的行为呢?
  所以你看啊,传统的思路是,他在那条路上走,他掉坑里了。我们会说,都是因为他在那里路上走。他走错路了。
  而我们现在多了一双眼睛,我们看到:他是为了掉到坑里,他选择走这条路。
  所以我们还会去说“你不要走错路啊,否则要掉到坑里了啊!”我们会去研究那个坑,去研究,他到底为什么,要冲着那个坑去?
  有了这种思路,你会发现,你看问题的角度有了很奇妙的变化,变得非常灵活。
  pexels-photo-337142.jpg
  我的儿子小核桃有一段时间特别不喜欢刷牙,我想尽了办法 ,到处追着跑,说服他刷牙齿,“不刷牙会长虫哦,你怎么能不刷牙呢?别的小朋友都在刷哦。”说破嘴皮,也没用。我也上网去找了刷牙的儿歌,有用了3天吧,仍然失效。
  你看,我觉得应该刷牙,可是小朋友并不配合。问题出在哪儿呢?
  我们在公司,拿这个案例来分析。团队的一位心理学家忽然问了一句,你想了这么多办法,小核桃是不是很开心哦。
  我突然醒悟过来。那段时间我工作非常忙,回到家也是对着电脑和手机,也就是在刷牙洗脸的时候会认认真真对待我儿子,对他来说,他对于刷牙的心理预期是:每当刷牙的时候,妈妈就会好紧张我,想那么多办法跟我玩哦。
  所以,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他就是冲着不刷牙去的,他对于不刷牙的心理预期是,这样妈妈就有好多时间跟我玩了。
  很多时候,我们当父母的,常常有的第一反应都是:怎么能不刷牙呢?我这孩子不爱刷牙、不爱吃饭、不好好睡觉可怎么办,一定要改啊。而现在我们的思考角度是,他一定是觉得不刷牙也挺好,所以才不刷牙的,他为什么会冲着不刷牙这个结果去呢?
  你看这两者相比之下,后者才是真正地从对方出发。
  所有的关系都是双向的,我们不再单方面地认为,世界必须按照我们的想象来运行。我们原有固执的想法开始松动,我们开始有意识地去看到,他做这些事情时,他的心理预期是什么?
  所以,我们想不通的时候,不要急于下判断 ,打开思路,试着去看到他这样做的心理预期。这一点是最难也是最关键的,只有做到这一步,增强说服力的其他几个原则才会真正的起作用。
  看到这一点,再次面对小核桃的刷牙问题,各种各样的办法在我脑袋里出现,我跟他约定:
  “小核桃,我们有半小时可以讲故事,如果你用5分钟刷牙洗脸,我们可以讲25分钟故事呢!” 他本来就是想要跟我玩,才拖拖拉拉不肯刷牙,有了“讲故事”这个预期,刷牙,也不再是什么值得拖拉的事情了。
  微信截图_20170627140202.jpg
  生活中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跟别人打交道。《人人都需要的管理术》这套课程,事实上要告诉你的就是,在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多少你认为你没有办法的时候,你其实都是有办法的。
  前提是,你愿不愿意多一双眼睛;愿不愿意,转化你的思维方式。因为有了这双眼睛,在同一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可能性。当别人还在抱怨“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哎呀,他就是这样的人,我已经无能为力”的时候,拥有这双眼睛的我们,或者可以通过关系互动的视角,发现自己的灵活。
  别人还是一样,但我们却已经学会,用不一样的方式,去行动。
  3-1 音频课:管理的前提,是承认失控
  1761  10
  2017-07-11 10:05
  【订阅提示】
  订阅之后,如何随时观看课程?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十点课堂
  即可在子菜单“我的课表”里随时看课程
  十点课堂回看二维码.jpg
  1.如何向崔璀老师提问?
  戳右边蓝字进入☞“崔璀的人生管理学院”
  ——随堂讲义——
  这周是我们的音频课程。我要跟大家聊一个话题:为什么还是学不会“管理”,因为你没有承认“失控”。
  上一周我们的视频课程主题是《权力管理——如何提高能动性,做最强大的自己》。
  我发现,提到权力,再跟管理连在一起,很多朋友的战斗意识就被调动起来了。充满了对“管理”的误解,这期音频,我要跟大家讲一下权力管理的心法。
  我在视频课里面讲到一个案例,说我经常问我儿子,先吃饭再玩,好不好;先刷牙再讲故事,可以吗?实际是把不好、不可以这种拒绝的口子留给了他。如果我说“现在收拾好玩具,马上过来吃饭”可能被拒绝的概率就会少很多。
  我们有几个讨论群,每次都会针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案例分析。群里有一个朋友,西安的江雪,他针对视频里提出的“小核桃吃饭”案例,提出了疑问。
  他说:如果你直接命令小核桃吃饭,他会不会想“你竟然敢命令我吃饭了,竟然敢不哄我了!”于是摔碗哭闹怎么办?
  pexels-photo-225017.jpeg
  那这个结果就与我们所期待的:小核桃听话得赶紧吃饭了,是相反的。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因为江雪在工作上也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是要求合作方必须怎样的时候,对方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两件事情,第一,我讲小核桃的这个案例,是为了让大家看到,有时候我们抱怨别人不配合,不听话,实际是自己也没有那么想别人非得配合,我们常常会把“拒绝”这个钥匙递出去,还一边抱怨对方不听话。
  在这个案例里,我只是要大家看到,如果意识到是我自己把钥匙递出去的,那么就不要怪对方不听话,不要抱怨。
  有了这一个视角,我们跟别人的关系就不会对立,不会说“你怎么这么不配合,不听话”,而是意识到,我也做了些什么,导致了这个结果。所以我们之间的关系会重新流动起来。
  那第二个问题,说回小核桃会不会拒绝我。当然有可能啊。每个人手里都有那把钥匙,这就是事情的另外一面,小核桃也在授权给我,所以很显然,他也可以不授权给我。
  但是我知道,他一定会再把他的这把钥匙交回来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他会饿。
  群里的朋友表示恨不能接受:他饿的时候,去吃饭,并不是我们通过管理手段得到的结果啊。 这个结果是失控的。我们所要得到的合作结果是小核桃在我们的引导下主动去吃,而不是饿到最后才去吃,这不是我们希望的合作结果 。
  pexels-photo-235554.jpeg
  然后这位朋友继续说,我理解的管理,是基于心理学,了解别人的内心需求,内心恐惧,内心排斥,内心欢喜,从而引导,达到(合作)目的,这一切应该是“可控”的,而不能是“失控”的 。
  是的,很多朋友,误解了我们这里讲的管理的概念。
  (二)
  在英文当中,有一个词叫做管理,Manage,有时候我们把这个词跟控制混同,情绪管理,情绪控制,管理我的员工,掌控我的员工,你以为是差不多,其实意思差很远,两个词背后,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心态。
  控制的意思是,你必须跟我想要的一样。而管理考虑的是,我知道你跟我想要的不一样,既然不一样,我怎么办?
  一个人带有「掌控」的心态,他说话的时候就比较多会使用这样的词汇:必须,应该,强力,保证,标准,理所应当,杜绝,不准,唯一,坚决,硬性,确定……
  这些词的特点都是比较理想化,它关注的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期望,期望外界与我们的内心世界相符合。
  在掌控心态下,一个人常常做的事情就是抱怨,因为他没有办法让别人跟自己想的一样,所以他看什么都不顺眼。有时候他也会发出命令,但是别人不听。这时候他就很挫败。因为他不知道还能怎么办,「你怎么可以不听我的呢?」
  而一个人具有「管理」的心态,他说话的时候就比较多会使用:妥协,适应,理解,沟通,合作,尝试,多种可能,对话,弹性,可变,不确定……这种词汇。
  pexels-photo-500036.jpeg
  它们的特点是比较有弹性,关注点更多放在外界,放在那些现实的,不受自己控制的客观存在上。比如说一个想法、情感、需求,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
  在我的公号Momself上,我一直跟心理学家李松蔚在讲一个跟相处有关的课程,叫《洞悉相处之道》,这几天刚好也讲到,相处中的失控。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听一下。
  如果把管理和控制混为一谈,如果你想掌握引导人心的技术,如果你希望找到一套方法达到一切,可能你永远都没有办法理解我们在这里讲的管理,因为这是控制,不是管理。 管理当中的铁律就是,你越想控制,就越会失控。
  听到这里,你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身边有哪件事或者哪个人,是你越想控制,就越没办法的.
  pexels-photo-506350.jpeg
  那管理的核心就是:我明知道别人不受我的控制,那我怎么跟别人相处。
  我们必须要接受别人跟我们要的不一样,必须要接受,这一切,首先是失控的。
  很多人听到「失控」两个字,很惊讶,我来听管理课,就是要掌控全世界啊,授权这节课的题目还叫“做更强大的自己呢”,你现在告诉我,这些是失控的?我听这个课学习什么呢?
  请记住我接下来说的这句话:失控是前半句,后半句是——你可以学会管理,只要你学会和失控相处。
  要承认失控,你才有可能看到更多。
  (三)
  我们讲权力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合作。
  我们讲这12堂课,讲人人都需要的管理术,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合作。
  小核桃当然有可能拒绝我 。可是我最终想要达成的合作是:他好好吃饭。那首先我确认自己不再交出被拒绝的钥匙,接着我会继续去看,他不想吃饭,是为什么,我是不是要接着进行分工管理,或者调整他对于吃饭这件事的预期。
  你看,我是持续在动作的,因为我接受他想要的跟我不一样,我也看到了,我最终是为了与他合作,所以我积极行动,而不是盯着那个目的说“这不是通过控制的结果。这怎么可以”。这根本是本末倒置。
  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任何时候,都不要把我们希望的结果看得太理所当然,有时候,它是需要经历曲曲折折的反复,斗争,妥协,尝试和失败,才能最终得到。
  pexels-photo-401684.jpeg
  这位叫江雪的朋友,你在工地上,被合作方撂挑子。我想说的是,当对方没有完全接纳你,不想跟你合作的时候,你就是拿他没办法啊。 要承认这一点,这是前提。
  但不是说我们就束手无策了。承认失控,才是我们有办法的开始,回头想想,你们在哪些点上是目标一致的,他当初想跟你合作,是因为什么?
  回到最初的合作点,反推回来看一下,是什么让他现在不想跟你合作了?是你们给的酬劳没有诱惑力了?是工作量超出预期了?还是他觉得拖延一下也没什么?
  这些,都是在承认你们要的是不一样的前提下进行的。之后再去做分工管理、行动管理,以及未来我们会讲得各种管理术。这是一套组合拳。而不是说,我已经收回了权力,哎,我怎么还没有达到目的。哎,我怎么还没有控制到你。
  如果以掌控为目的,你会失望的。
  OK,承认失控,是管理的心法。在这个前提下,打好这12堂课的组合拳,你会更轻松,更灵动,真的会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下期音频我们照例会挑选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如果在运用这套管理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留言给课代表。要记住,带着分析和思考的提问,被选中分析的概率更大哦。
  人人都需要的管理术,今天就先到这里。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分享给你爱的人。
  下次见喽。
  3-2音频课:不要把多选题变成是非题
  1961  4
  2017-07-25 13:40
  【订阅提示】
  订阅之后,如何随时观看课程?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十点课堂
  即可在子菜单“我的课表”里随时看课程
  十点课堂回看二维码.jpg
  1.如何向崔璀老师提问?
  戳右边蓝字进入☞“崔璀的人生管理学院”
  ——随堂讲义——
  今天是第3节视频课《权力管理:如何提高能动性,做最强大的自己》的配套音频课:不要把多选题变成是非题。
  我们从用户的留言当中选了3个问题,一起来看一下:
  第一个问题
  “我和老公结婚四年,没孩子。老公前短时间升职,工作比较忙。家里基本上就我一个人,家务事也不干。每次吵架就冷战,几天不说话。老公也不爱沟通,回家也不怎么聊天。每次吵架都会说离婚,我现在该怎么做呢? 我是该离婚?还是改变,真的会有迷茫。 ”
  我们留言中经常会看到类似的朋友:我该怎么办?我很迷茫。
  不管是改变自己,还是离婚,都是很重大的决定,做这个决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
  可是呢,这位叫“大潇欢喜”的朋友,听起来,你好像把这个决定的权力交给你老公,好像你是在说,我要这么做,全是因为他在跟我冷战,全是因为他对我不好;在这个问题里,我听到的只有一个观点:他,是主宰你人生的那个人。
  因为他对你不好,因为他老是冷战,所以你很痛苦,不知道该离婚,还是改变。
  但我又有另外一个想法,我猜想,你心里应该还有一个抗拒的声音,这个声音,让你做任何决定都变得很困难,这个声音就是:“凭什么让他主宰我呢? ”
  如果我没猜错,让你感到迷茫的,或许是这个声音吧。那也就是说,你把自己的权力,自己手中的那把钥匙,交给了你老公,而且你完全忘记了,你一心想到的是,“为什么,为什么你这样对我,你这样对我,我能怎么办?”
  你忘记,被老公主宰的这把钥匙,是你递出去的。
  也许可以回去看一下《权力管理:如何提高能动性,做最强大的自己》这节视频课里讲的。看看你要不要把这么重大的权力,不再交出去,由你来做主:“不管是离婚,还是改变自己,都是为了我。是我想要的。”
  这个时候,再看看,你问我的问题,你会怎么去面对。我没办法替你回答,但我知道,看到这一点,你要做的决定,也许会稍微容易一些。
  pexels-photo-396947.jpeg
  第二个问题
  “听了您的第三次课我也很有感触!但现实生活中,尤其在单位里有很多时候是无法掌控自己的权力的。比如:我们单位有个管理人员,是领导亲信,许多事情领导都授权她参与并监督,即便不是她部门的事。
  每次做好的方案到她那里一说,全都是问题,可她那些问题与方案关注点相去甚远,但她总是给你找毛病,然后到领导那打报告,说你做得不行!而且她每次给你指出问题时都当众在那趾高气扬的,好像你真的问题很多 !有时想和她据理力争,可又怕她恶人先告状,而且的确也发生过!怎么办?”
  这个问题,又是一个授权的典型案例。
  这个把你气到不行的人啊,他以两种方式在影响你:
  1、趾高气昂的态度来影响你,好像他是你心情的主人。
  2、另一种方式,我猜,他在以具体的意见影响干预你的工作。
  换句话说,你授权了他用这两种方式影响你,看到自己的钥匙在哪里了吗?接下来,收回你的钥匙。
  第一种情况:
  我注意到,你说他是“趾高气昂”的,他是当众的。你被这种方式给激怒,你很尴尬,也很愤怒。
  那现在,请你走到我身边,透过我的视角,跟我一起看当时那个场面:我看到的是,你把“情绪”的钥匙递给了他。他很满足地接过去了。
  这个交接过程,一次一次,周而复始在你们俩之间上演,你们配合默契,共同维持着这个局面。
  既然看到了,那么,我们一起试试,收回自己情绪的那把钥匙。看到自己把”情绪“的钥匙递给了对方,那么接下来,就拿回来。
  下一次,当他再这样说的时候,请你,保持微笑,以一种职业的方式跟他说, “谢谢你给我们提了这么多宝贵意见,你提的意见很重要,我们再想一想。”
  然后,轻轻巧巧地转身。不要急着问我,那我到底要怎么处理他提的意见啊,先把情绪的钥匙收回来。试一试,当你能做到这一点,心平气和,毫发无伤地做到这一点,也许在行为上,你会有新的突破和发现。
  pexels-photo-520486.jpeg
  第二种情况:
  他以具体的意见干预你的工作,我不知道,他到底给这个工作本身施加的阻碍是什么。但这是一个普遍状况,员工经常把工作没做好,怪到领导头上。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我们想把工作做好,是需要领导的支持和配合。但有的领导就会添乱,有时候是因为脾气暴躁,有时候是因为还没你聪明……也有时候是因为他只是一个亲信。
  授权的思路呢,就是看到——不是说你离了领导也能把工作做好,而是说,你可以看清楚你手里有多少牌,充分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就算遇到一个不给力的领导(这是常有的事),你有没有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到极致?我做到极致了,但因为天时地利人和,事情最后还是没成,那也就无悔了。反倒也不用纠结了。
  落实到这个亲信头上,或者说,落实到“这个领导不靠谱,乱出牌”头上,他是不是在工作当中真的制造了障碍?很有可能是的。但他制造的,真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呢?如果确实是不可逾越的,记住,是你判断过,完全不可逾越的,那你就果断辞职吧。
  但如果那些障碍没有那么绝对,那么强硬,那么无路可逃。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是你收回“钥匙”的时候。
  自始至终,钥匙在你手里,这是我们说的能动性。
  第三个问题
  “以前参与过的一个项目 但今年已经不在这个项目了 。可以前的项目副组长还间接让我去修改项目汇报ppt ,我因为觉得不该我负责的,并且现在手头上还有很多工作拒绝了 。结果他直接发给我短信,写到希望我‘百忙之中’修改ppt 。
  我因为不想和他起冲突 ,最终还是加班给他做了 ,还是背着我的现任项目组长, 这件事我现在还是不能释怀 ,不知道当时应该用什么方法拒绝 ,也害怕之后他又来找我做本不该做的工作, 怎么办呢?还望老师指点。”
  来,继续用授权理论,来看看你手里的钥匙在何方。
  我注意到小宁提到,她不想跟对方起冲突,所以最终还是加班给他做了。也就是说,她权衡了利弊,最终决定把“被要求做PPT”的钥匙拱手交了出去,这无可厚非,我还是那句话,每一个人,都会在当时当地,做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显然,比起加班做PPT,不跟对方起冲突是小宁更在乎的。那看到这一点,我觉得就是变强大的过程。我看到了,是我在授权这一切,我之所以交出钥匙,是因为我想获得其他的。
  pexels-photo-50630.jpeg
  那之后,再来看怎么拒绝。
  我看过一本书,叫做《哈佛谈判心理学》,作者在书里提到一个有趣的观点:她说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有不同的成员,分别是梦想家、思想者、爱人和勇士。
  其中呢,爱人负责关注人性,感知情感,维护关系;勇士呢,代表规矩,负责行动。
  他把这几个角色称为我们内在世界的谈判者,这些谈判者在不同方面的表达可以使我们从不同方面取得成功。无论你是领导一个团队,还是维护一个家庭,这些内在世界的谈判者们在不同方面的表达,可以使我们从不同的方面取得成功。
  比如,妈妈会这样对孩子说:“亮亮,你不能打你妹妹,快向她道歉……现在,你需要自己冷静5分钟,你知道我爱你,你一直都很棒。但是打人是不允许的,不但在这所房子里,还有其他任何地方。你坐在楼梯那里想想。等你回来以后,我们一起做饼干哦。”
  这是非常棒的表达方式。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是丰富的,是有层次的。赞扬与界线,对和错,关系和规矩,爱人和勇士。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授权只有一种方法。要么忍受,又憋屈又痛苦,要么反抗,那就意味着有可能撕破脸,两败俱伤。
  事实是,授权有很多种方法。你可以说,“帮你做PPT是我的荣幸,但是我真的没有时间了。上次做完,熬了一整夜,耽误了好多手头的工作。不过,我可以帮你提提意见,出出主意。”
  你也可以说“能帮到你我很高兴,不过我最近两周都排满了工作,无论如何都没办法了,如果你不着急,等到两周之后?”
  girl-sitting-water-jetty-395713.jpeg
  事实是,在我工作的经历中,常常遇到这种事情。有一次一个大客户临时决定要来拜访公司,我要赶在他到之前做完展示PPT,全身细胞都处在奋战状态时,我的老板忽然走过来要跟我谈别的事情,我那时候完全顾不上他,头都没抬:“老板,大客户快要到了,我正全力以赴给他赶PPT,你再给我半小时啊,一会儿我去找你。”我当时的语气很着急,头都没抬。
  老板看到我当时着急地脸都红了,也能感受到,我是为了公司的项目在全力以赴。事实证明,我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发生变化,甚至他会觉得我是很负责的。
  老板总是打扰你工作,你可以说“老板,我知道你也很着急,但是我现在手头有一份很着急的工作,如果你能再给我半小时,我先把手头这份工作完成,就会比较容易全身心去处理你要跟我谈的事情,否则我担心两边事情都处理不好,会耽误工作。”
  记得我在视频课里举到的桑德伯格的例子吗?看到权力,然后说出来。
  这明明是一道多选题,不要把它变成一道是非题。
  好。这是今天的几个案例分析。我一直觉得,做强大的自己,不是去掌握全世界,而是更通透地看世界,跟世界相处,跟自己相处。
  不是觉得只有一条路,或者无路可走,而是知道有很多路,是我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在这个视角下,你不会委屈,不会抱怨,因为,你手里紧紧握着自己的钥匙。
  人人都需要的管理术,今天就先到这里。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分享给你爱的人。
  第4堂视频课:思维管理 | 撕掉标签,看到困扰你的人和事的真相
  ※中度的拖延症患者更有创造力。因为,拖延的行为,让人有时间去发散思考,然后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很多时候我们贴标签,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但是这个交代,根本就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它根本就不存在。
  一、为什么我们这么执着于给自己一个交代、一个解释呢?
  这涉及到心理学上的自我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人类是非常执着于为所有事情找理由的动物,相信所有事情都是合乎逻辑的。
  但事实却是:在碰到困扰,一时之间找不到合乎逻辑的理由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自我合理化,自己赋予我们自己觉得合乎情理的解释。这是人类最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也难怪贴标签这么常见了。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帕金斯(David Perkins)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一般人会“先选定自己的立场,再来找支持自己立场的证据”,以此证明自己的立场是“有道理的”,然后思考就戛然而止了,更不会主动自发地去做反向思考。
  man-person-legs-grass.jpg
  除了是给自己找理由之外,贴标签,还是分类学上的一种行为。
  标签,可以节省我们的认知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归类,减少思考、节约时间。但是,也许因为这条捷径太方便了,它就变成了唯一的路。用得太多、太顺手,我们就忽视了它的弊端。
  有的时候我们的标签不是贴在别人身上,而是贴在别人的行为上。这种标签更加隐蔽。
  法国大哲学家萨特提到人有两种意识。第一种意识就是:他在撒谎。而第二种意识是:哎,我说他在撒谎,我是在给他贴标签啊。
  萨特把后面这种意识称为自反意识,他认为这是最宝贵的。
  二、撕掉标签的方法
  ❶ 列出清单
  出纸和笔,想一个你很想要去改变的人,可以是任何人,包括你自己。
  先在纸上写出五个词,代表你对这个人最深刻的几点印象。
  再在这五个词里挑出一个最让我头疼的词。
  pexels-photo-354103.jpeg
  ❷ 奇迹提问法
  奇迹提问法,不是让你去猜想奇迹是怎么发生的,而是让你想象一下奇迹发生之后,具体的表现是什么。
  这个具体表现,才是破解难题的关键点,先敲开这个突破口:“到底哪些做法,需要改变”。
  ❸ 具体描述法
  这一步和第二步是紧密结合的。我们贴标签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一些具体的动作和事实。使用了“奇迹提问法”之后,我们会发现“我说他不好”,其实是说“他某一个具体的行为不够好”。
  如果下一次,你再想贴标签的时候,可以加一个新习惯,就是把标签替换成具体的描述。
  用客观的视角,具体的描述来代替主观上的评价。这个就是“具体描述”法。它可以大大削减标签的魔力,TA不是哪儿都不好,TA只是某些事上不好。那我真正想让TA改变的是,TA具体的某一个行为。
  ❹ 例外观察法
  想想是否有例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作业:
  ❶ 想想看,在你以往所贴的标签中,有哪一个最为隐蔽,且对你影响最大?
  ❷ 你在撕掉了标签之后,看到的真相是什么?它给你带来的改变是什么?
  4-1 音频课:致内向者的一封信
  570  6
  2017-08-08 10:35
  【订阅提示】
  订阅之后,如何随时观看课程?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十点课堂
  即可在子菜单“我的课表”里随时看课程
  十点课堂回看二维码.jpg
  微信图片_20170729152728.jpg
  今天是《撕掉标签,看清困扰你的人和事背后的真相》视频课之后的配套音频。
  视频上线之后,很多用户觉察到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我发现啊,在这些标签当中,内向占了很大比例。
  比如当当觉得自己性格内向,交不到朋友。 觉得自己很孤独。由于小时候妈妈的过于严厉的教育,当当不由自主的成为了一个“内向”的人,不知道如何交到聊得来朋友,也不知道怎么去交朋。
  同事都仅仅停留在同事,没有变成朋友。现在一到下班、周末当当都找不到人说说话。这个问题知道困扰当当20多年了,虽然当当已经能很好的独处了,却不懂交际。
  我在留言区、各个群里看到好多人提到,自己以前被贴了一个内向的标签,觉得自己自卑,不太会说话,性格内向,受到很多困扰。
  今天的音频,是我写给所有内向者的一封信。 如果你不是内向者,那么,请把内向这个词,替换成任何一个,你想撕掉的标签。
  pexels-photo-172748.jpeg
  亲爱的内向者们:
  如果内向这个词从小就伴随着你,那你一定知道,大家对于内向的人都有偏见。小时候,你或许经常听到爸爸妈妈为了你的内向而道歉,“对不起啊,这孩子就是太内向了,也不太叫人。”
  而你身边也一定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因为妈妈会说,“你看看人家亮亮哥哥,跟小朋友们玩的多好。”
  你上幼儿园的那天,看着一屋子陌生的小朋友,他们的尖叫声让你感觉到惊恐——你从小就不喜欢太吵闹的环境——你只想回到自己熟悉的房间,跟喜欢的漫画作伴。
  你大声哭喊,这让妈妈很苦恼。怎么人家小朋友就能高高兴兴去幼儿园,你一哭就是一个星期呢?
  在你整个成长过程中,妈妈一直致力于跟你的“内向”抗争。
  你们之间常常有这样的对话:
  “你太内向了,要多出去跟不同的人接触。”
  “可我不想跟你去那个聚会,太无聊了,我想在家里呆着。”
  “你看你,就是这么内向。长大以后可怎么办?”
  无限循环。
  pexels-photo-426893.jpeg
  最后,你还是被拉去聚会了。在一桌人的觥筹交错中,你觉得时间过得好慢。跟你同岁的表姐,特别擅长应对这样的场合,她常常能说出一些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妈妈看看表姐,再看看你。眼神里忽而羡慕,忽而失望。
  别说妈妈了,你也很羡慕。毕竟,大家都喜欢精灵的孩子,而不是闷坐那里发呆的家伙。
  妈妈给你使眼色,提示你该去给长辈敬酒了。
  哦,对,敬酒也是你记忆中的噩梦。因为你好像只会说,“祝你身体健康”。
  “内向”这个标签就这么一直贴在你身上,好在它并没有阻止你长大,转眼间,你已豆蔻年华。
  第一次在全校面前担任升旗手,第一次在全年级面前参加演讲……你忘记怎么走上台,又怎么走下来,你紧张地肚子痛,然后心里默默叹气,唉,我这个内向的人啊。
  除了应付考试,你人生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在跟人说话时,不轻易脸红。
  pexels-photo-319969.jpeg
  再一转眼,你已成年。选了外地的大学,收拾了几大箱行李。妈妈有点儿意外,她一直觉得,内向的孩子一般不会远行吧。临走前,她叹口气,出门靠朋友,鼻子底下就是嘴,你要多张嘴问啊。别一个人憋着。
  你一个人去了外地。跟一群天南海北的同学住在一个宿舍。你花了很长很长时间去适应,终于可以与他们一起吃饭、上课,可只有你自己知道,在人群中走着的时候,你心里常常觉得孤单,想要逃跑。
  在一次活动上,你认识了一个男孩子,你看着他在全校歌手大赛上跟漂亮活泼的文艺委员合唱了一首歌,那天,你格外想要成为外向的女孩。
  没想到的是,你收到了他的信,他说常看到你一个人在图书馆发呆,这是第一次,你听到的评价是“有丰富的内在”,而不是听了十几年的“言谈没自信而且欠缺社交能力”。
  你们谈恋爱了。他常在你怔怔想事情的时候,笑称你是“思想家”,而以前你一直被攻击为“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
  你觉得什么东西在松动。你开始去琢磨,那张标签背后是什么。
  在大学的图书管理,你看了一些书。你看到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这个世上没有纯粹的内向者或者外向者。
  同时,一些心理学家发现,有创造力的那些人,他们最擅长的是变换思维和提出想法,但是他们同时也有着极为显著的偏内向的痕迹。 因为内向对于创造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你还看到,一些研究者提醒大家,不要忘记独处的力量。在人类的历史上,如果你看看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你会发现,那些探寻者,比如摩西、耶稣、佛祖、穆罕默德,那些独自去探寻的人,在大自然的旷野中独处,思索,在那里,他们有了深刻的思索和发现,之后他们把这些思想带回到社会的其他地方去。
  legs-window-car-dirt-road-51397.jpeg
  你慢慢觉察到,在那张标签的背后,有一些你从来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小时候的你跟妈妈一样,只是看到了“内向”这两个字,你们都很害怕,却不知道害怕的那些,到底是一个盲区,还是真正的警戒。
  你们害怕内向,也许是因为害怕不擅长社交,获取不到更好的资源,不被老师喜欢,在同样的机会面前赢不过更积极的人。
  即使你成绩还不赖,虽然不是每个老师都喜欢,但也有欣赏你的师长让你做班长,因为她看到你写的文章,知道你善于思考。
  但你们好像都看不到这些,你们所有的精力,都在“内向”这两个字上。
  想到这些,你松了一口气。
  终于,你进入社会。作为一个成年人,正面迎战这个世界。
  你花很多时间思考,业绩提升的很快。从小小的主管开始做起,一步步往前走。偶尔你会拒绝别人的饭局,因为实在更想窝在家里、为此,你还是会感到抱歉。
  晚上你常常睡不好,因为周一要开周会,你要对全体员工(虽然只有不到十人)发言——是的,直到今天,但凡要演讲,要跟一堆人说些什么,你还是会紧张,担心跟别人有冲突,一旦被人质问或者反驳,你往往反应不过来,愣在原地,大概要两天之后在洗澡时忽然懊悔不已,我当时应该这样说的!
  反应迅速、气场强大、嗓门高亢,把谈判对手或者不够格的员工说到哑口无言,一直是大家更熟悉的管理者的形象。但你试过好几次,做不到,你经常脸红,大脑空白,语速也很慢、声音低沉,常常为了要不要参加一个聚会 发愁,社交压力一直存在。但你还是聚集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团队,在商业社会打过几次胜仗。
  你喜欢的一个心理学家,沃顿商学院的亚当格兰特教授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结果表明,内向的管理者总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因为当他们管理主动积极的雇员的时候,他们更倾向于让有主见的雇员去自由发挥。
  反之,外向的领导就可能,很容易激动,他们在事务上有了自己想法的印迹,这使其他人的想法可能就不会很容易地在舞台上发光了。
  pexels-photo-320007.jpeg
  这个试验结果让你心里一直有的一些模糊的想法得到了印证,好像看见了月亮的另一面。
  你越来越发现,内向还是外向,都不是什么决定性因素,它既不会决定你成功,也不会决定你失败,人最终的样子,是由性格和人格决定的。性格是天生的,基于生物学上的行为与情绪模式,可以从婴幼时期观察得出。
  而人格是指经由后天的文化影响与个人经验等因素混合而成的,性格就像地基,而人格则是建筑在它上面的建筑物。他们综合在一起,成为你现在的样子。你已经发现了,我们就像一条有弹性的橡皮筋,虽然总有一个界限,但是可以往外伸展、扩延。
  你最近又接受了一次演讲安排,虽然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但你已经开始陷入焦虑。全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在告诉你,别去了吧。
  但你知道,最终你还是会站到聚光灯下,像无数的人说出你想要表达的东西。不是因为你喜欢指挥别人,不是因为你享受众人目光的聚焦,相反,这些东西常让你感到无法呼吸。你只是没有其他选择,因为你走在一条你认为必须要走的路,那是你生命存在下去的意义所在。
  亲爱的内向者们,很多时候,我们早已把标签踩在脚下,只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
  改变的过程,从看见开始。而看见的过程,从去掉标签开始。
  今天是《思维管理,撕掉标签,看清困扰你的人和事背后的真相》的配套音频课。
  当我们说“我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在说什么。
  (一)
  有个朋友提问,说:我就是脾气不太好,老是跟人起冲突,但是我没有恶意,这算是一个标签吗?那这种标签该怎么撕掉?
  后面的课程我会讲到沟通管理,也许会对这位朋友有帮助。
  但在这之前,我想先聊聊,“当我们说,我就是这样的人时,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几年前,我有一个同事,她能力很强,做事麻利,业绩呢也一直不错,但就是脾气不太好,说话没什么章法,常常跟人起争执。
  开始的时候,我们会跟她谈,说你这样不行啊,跟谁合作,到最后都要别别扭扭的。
  她也承认,但每到最后都会加一句,”我就是这样的人,脾气不太好,说话比较直,你们多担待。”
  pexels-photo-386025.jpeg
  有一次呢,她说起,自己小时候,爸爸妈妈不常在身边,都在外地做生意,她觉得她没什么安全感,跟人的亲密关系,从小时候就定性了。
  大家听了,也没什么话可说了,毕竟原生家庭对人的性格影响,好像是一个很成立的理由。
  我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上哪里不对劲。后来,我持续的观察她,发现,她不是一直都“脾气不好”,至少,在老板面前,她从来都是积极开朗,在非常重要的客户面前,她也很有耐心。
  我跟她说,下次你要对同事大嗓门的时候,我希望,你可以用对老板的那种音量说话。她马上说,为什么啊,她又不是老板。
  说完这句话,她愣了愣。有点儿尴尬。
  (二)
  你看到了吗?比起给别人贴标签,我们给自己贴标签往往是更隐蔽,更快速,更不留情面的,更习以为常,但是,危害往往也会更大。
  有时候,我们抱着一种自暴自弃的念头,觉得「我就是这么一个人」,这其实就是贴标签。我们起各种花哨的名字:「我是一个缺乏自制力的人」,「我是一个处女座」,「我的基因类型是什么」,等等等等。
  不管这些名字有多么科学或不科学,本质上它都是在说:「这就是我,我是不可改变的」。
  pexels-photo-225236.jpeg
  当然,如果你觉得很满意现状,那就停在这里,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旦你想改变,就要在此时,动手去撕掉这个标签。
  只有去掉标签以后,我们才可以看到「这只是我在这段关系中的表现,我在这个人面前,会变成这个样子」,而它背后的潜台词是:
  「这些都是此时此地,跟这个人发生的互动,是可以改变的」。
  从关系视角看问题,看到的是可以改变的问题。
  如果总是说,“我是一个害羞的人”,想一下有哪些时刻你忽然高歌一曲,或者跟什么人在一起时,你是特别开朗,很爱聊天的。
  又或者是,你身边有没有同事或者朋友,你一直觉得她特别靠谱,很会照顾人,但是有一些瞬间,你发现,她跟另外一个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就变得很弱,小鸟依人。
  所以一个人的表现,会随着关系的互动而改变。
  再比如,有的女生说,我很难在异性面前表达自如,心理学的书上说我是回避型依恋模式,是小时候跟父母的关系决定的。“哦,原来我是回避型依恋模式,原来我才这样。”这个结论,有用吗?
  你听这段话,“你为什么一直找不到男朋友?”因为我是回避型依恋。你为什么是回避型依恋呢?因为我找不到男朋友啊,因为我回避异性啊。”
  你看到了吗?只是起了一个名字,看起来好像解释了什么。但其实,什么用都没有。
  (三)
  来,动手撕掉这个标签,开始用另一个视角看问题。
  如果这个人脾气不好,是不是因为,在当时当地的那段关系当中,她觉得她可以对你脾气不好?因为我们通过例外观察的方法看到了啊,她对老板和重要客户可不是这样。
  那是这段关系的哪些部分,让她觉得,她可以这么做?是因为你也让她不舒服了?还是她觉得这段关系并不重要?就像我的那个同事,她一直做事麻利,老板也挺喜欢她,也很护着她,也许是因为这样,她不太在乎跟其他人的关系。
  pexels-photo.jpg
  当我们开始这样想了,脑袋里就不会单纯的只有一个声音“太过分了,这个人脾气太糟糕。”我们眼前的路就不止一条了,看到不同的角度,我们会有不同的方法。
  一个觉得自己是回避型依恋的人,她不可能跟谁都是同一种依恋。依恋的研究也确实发现,一个孩子跟不同的抚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依恋类型。比如跟爸爸在一起是回避型依恋,跟妈妈在一起是安全型依恋。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统一说,这个孩子是什么型。而要看到,他跟不同的人在一起,表现不一样。
  我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到的就不是「我这个人是回避型」,而是「对方这个人激发了我回避型的模式」,他是怎么激发我这个模式的呢?这个视角,就是我们说的“关系视角”。
  只要她看到,问题不只是出在自己身上,她就会去思考「她和这个异性互动的过程,究竟发生了什么」。她不是对所有异性都同等程度地回避,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回避,总有一些时候问题会更严重一些。
  那就说明,这不光是她一个人的事。
  可能是那个异性有一些什么特点,会让女生格外紧张。
  也可能是那个异性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会引发女生一些负面的反应。
  也可能这个女生就是在为了某种目的,无意识地重复这个过程。
  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
  总之,所谓的回避型依恋是一个过程,而且是在关系当中发生的过程。看到这个具体的过程,两个人是怎么样互动的,才会稍微多一点改变的可能。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说“这件事情是谁的问题”,这可能是最方便,最让我们轻松的方式。可是,它有什么是存在盲区的。
  summer-still-life-daisies-yellow.jpg
  当我们说“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们在说的是,我改不了,我不想改,你们自己看着办。
  也许有人因为爱你,会为你改变,也许有人会哄着你,也许你位高权重,下属会因此而配合。
  但一定有些时候,有人会因此拒绝你,他拒绝的是你定义的这段关系,因为你的一句“我就是这样的人”,好像在说,我可没办法。
  那在一段关系中,不管是朋友、同事、爱人,还是亲子关系,都像是在说,“你要想维护这段关系,只有你改变”,封锁住了一切可能性。
  因为一旦这么定性了,其实问题就真的无解了。
  先认识,然后才是改变。认识的前提就是要提出真正的疑问,而不是用一个标签解释一切。记住,贴标签,有时会阻止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改变的过程,从看见开始。而看见的过程,从去掉标签开始。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当你用关系视角看问题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很不适应。以前很多天经地义的概念都不适用了,你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全新的,有点颠覆的世界。
  别着急,颠覆才刚刚开始,《管理术》这套课程以后还会颠覆你更多。
  但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不一样的可能性。
  谢谢大家。如果你觉得这个观点对你有一点启发,请分享给你爱的人。


第5堂视频课:焦虑管理 | 走出越想做好、越糟糕的怪圈
 8675  20
2017-08-22 10:25:00
【订阅提示】
点击右边蓝字☞复习前4堂课
订阅之后,如何随时观看课程?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十点课堂
即可在子菜单“我的课表”里随时看课程

十点课堂回看二维码.jpg

微信图片_20170729152728.jpg

一、我们为什么会陷入越想做好、越糟糕的怪圈

韦格纳的研究表明:在白熊实验当中,我们的大脑分成了两个部分,在各自执行任务。 一个部分在抑制 我们想“白熊”,而另一个部分,却时不时地检查一下:我们有没有想到“白熊”。

讽刺的是,这种检查,反而不断提醒我们 想到“白熊”。

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关注即强化。

关注即强化,越焦虑,事情会越糟,导致这个循环的原因有三个:

❶我们关注它的方式不对。

❷我们的注意力会变得狭窄。

❸是焦虑会让我们的动作变形。

二、如何瓦解怪圈

我们遇到的最大的困境就是:无论肯定焦虑,还是否定焦虑,都强化了焦虑本身,因为你好像只有一条路径,就只是围绕这个焦虑。所有注意力都在焦虑本身了。

既然如此,我们就来看看,怎么样瓦解这份“专注”。

心理学有一个重定向理论,它认为在一个方向上无论加强或减轻关注,最终结果都会是加强关注,因此更好的方式是引入新的刺激,扰动原有的注意定向。这个刺激的权重越高,对原有注意定向的扰动效果越好。

❶重定向理论:关注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注意力转移,让自己去关注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❷最坏结果法:最坏结果清单(worst case list,WCL)

它的机制来自于心理学里的暴露疗法。既然你没办法转移注意力,那我们就正面迎战。

当你准备好了去应对最坏的结果,你会发现,焦虑随之消除了,而你所担心的万一,也许根本没有机会发生。

❸利用问题:心理学中很特殊的治疗方法,悖论干预。

其实就是利用问题。把你焦虑的问题,反过来变成你的资源和优势。

一个问题,当你一直想要去克服它,它就是你的噩梦,你仿佛永远都解决不了。

但是当你把它当成一个好处的是,它反而,没那么容易保持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悖论,你留住它,或者留不住它,都是一件好事。这样一想,是不是觉得很轻松呢。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也 曾说过:高效能人士的脑子里装的不是问题,而是机会。

有的时候,当我们把问题当成一个“问题”,会有助于尽快解决它。

但是更多时候,情况刚好相反,我们越把问题当成问题,问题就越严重,甚至越无解。我们试图去解决问题的方式,会让问题更加恶化。

管理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停下来。停下来,跳出焦虑划定的那个怪圈,走到更大、更宽广的生活中,当你走着走着,再一转头,忽然发现,那些曾让你困扰不堪的焦虑,在你更丰富和广阔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消解了。

祝你拥有更自在的人生。

三、作业

你为什么事情感到焦虑?你真正害怕的结果是什么?现在,你能做哪些准备,来应对这些结果?

换一个角度想,让你焦虑的这个问题,有没有其他利用价值?它可以给你带来什么好处?

戳此查看第五堂课程讲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