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公输
2017-07-09 | 阅:  转:  |  分享 
  
《公输》学案

1.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点。







1、走近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于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公输》一文所述墨子阻止楚攻宋的事件,大概发生在楚惠王五十年(公元440年)以前,春秋战国之交,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当时,强楚为了争霸中原,在公输盘的帮助下,接连打败了魏、蔡、齐国,准备进一步侵宋。墨子闻知此事,“行十日十夜”到郢,多方面制止这场战争,并最终说服楚王放弃了这场战争。







温馨提示

阅读由人物对话组成的文章,必须认真揣摩语气、语意,做到理解到位、朗读到位,这样才有助于理解人物的语气神态、心理变化、人物性格和文章内容。

例如: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而为?”(疑问语气,有恭敬请教之意。)

5、对照注释,自主翻译课文。能概括课文大意。

新课导学

一、疏通课文

1.借助课下注释学习1-12段



愿借子杀之请献十金吾义固不杀人

不可谓仁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

胡不见我于王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邻有短褐此为何若人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虽然以牒为械九设攻城之机变吾知所以距子矣而待楚寇矣

























A.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语。

B.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5.墨子为了说服楚惠王,用、、设喻,既,又,把楚国的地大物博与宋国的相对照,并一一与窃疾患者相,从而得出,的结论。



8.

9.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10。联系全文思考,第一段为什么略写?

11.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墨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用原文回答。

12.墨子抓住公输盘哪句话加以批驳?

13.从本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知识梳理

审美鉴赏

人物语言的机智美

本文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能从中看出人物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墨子的语言尤其能显示他的机智美。如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而在和楚王的对话中,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大国虚荣心,又觉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的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断绝楚国的攻宋企图的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机智勇敢、镇定自若的特点。



达标测评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不说。













全品中考网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⑵子墨子九距之(???????????)

⑶楚王问其故(????????????)???????????????⑷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荆之地??/?水陆草木之花?????????????B.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吾知所以距子矣?/?所以动心忍性?????D.子墨子解带为城?/?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7.翻译句子。(6分)

⑴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⑵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8.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公输》一文出自《墨子》一书,此书一般被认为是墨子的弟子记述墨子的事。

B.?墨子和公输盘都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的斗技是很精彩的。“九设九距尽”说明这场模拟攻守战的激烈。

C.“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个“诎”字,说明公输盘已是黔驴技穷;“吾不言”一句则表现他的阴险并带有威胁的意味。全品中考网

D.选文中墨子采用设喻、类比的方法说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国。说明了有理走遍天下的道理,只要善于说理,一切困难将迎刃而解。





【答案】

5.(4分)⑴虽是这样⑵同“拒”,抵御⑶缘故,原因⑷入侵???

6.(2分)B??

7.(6分。每句3分)⑴我认为(大王派)兵将攻打宋国,与上面说的那个人的情况是同一类(性质)的。⑵公输盘攻城的器械招数全施展尽了,而墨子的抵御之术还绰绰有余。?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一、1.bānyuèyīngxiànyùzāokāngmixīsìbiēgǔzhàngyuántuófùzǐpiánnándiéyùgǔ

2.(祈使语气,有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祈使语气,有进一步激恼对方之意。)(陈述语气,有羞恼、义正辞严之意。)(疑问语气,有质问、责备、催促之意。)(陈述语气,既有断然拒绝,又有狡猾推托之意。)(陈述语气,有无可奈何之意。)

二、1.(1)出发,动身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奉送善良坚持道义明智对人亲善,友爱坚强明白事理但是为什么停止引见(2)先生有什么指教呢?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借重您的力量杀掉他。我坚持道义坚决不杀人。宋国有什么罪呢?不杀少量人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为什么不引见我去见王呢?2.(1)装饰华美的车文,彩饰轩,有篷的车破车粗布衣服什么样的好像……同……相比虽然如此木片巧妙的方式用来…的方法入侵(2)虽然如此,但是公输盘给我造好云梯了,(我)一定要打下宋国。公输盘多次地设下攻城的方法,墨子多次地挡住了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绰绰有余。我知道用什么方法对付你了,可是我不说。

三、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2.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3.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4.智、仁、忠、强、知类

5.富贵人舍文轩而窃敝舆、舍锦绣而窃短褐、舍粱肉而窃糠糟

巧妙贴切,注意分寸,国小民穷类比楚国攻打宋国,同样是患了窃疾

6.“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说。

7.(1)坚持正义,反对不义战争(2)机智善辩(3)能吃苦耐劳(不畏艰辛)

8.班门弄斧、墨守成(陈)规

9.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公输盘果然中计。

10.文章各部分的详略应随主题的需要而定。本文是表现墨子怎样以自己大智大勇的精神止楚攻来的。所以不能过多地渲染楚国的准备情况和墨子赴楚的详细经过,否则不仅会使行文显得雍肿,而且容易冲淡主题。

11.“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请献十金”。

12.“吾义固不杀人”。

13



1.距通拒,抵御。圉通御,抵挡。诎通屈,理屈。说通悦,高兴。

2.古义:刺花纹,彩饰。今义:今常指字或文章

古义:方圆。今义:方形体

古义:虽然这样,但是……今义:用作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义:用来……的方式。今义:表因果关系关联词。

3.子:先生、老师;您

见:引见;召见

于:到;向

之:侮臣者;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的

4.好战、阴险、巧于机变

















































献花(0)
+1
(本文系海上的风wds...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