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波战争

 梦想童年594 2017-07-09
 
希波战争-波斯第一次远征希腊(公元前492年)
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奴隶制城邦受到了崛起于西亚的强大的波斯帝国的威胁。早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波斯就征服了小亚细亚,使小亚西海岸的希腊人城邦从属于波斯帝国的统治。公元前6世纪末,波斯征服者跨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侵入欧洲,攻打多瑙河下游、黑海沿岸的西徐亚人。在对西徐亚人的战争中,虽然大流士没有取得预期的胜利,但却夺取了爱琴海北岸的色雷斯,使雅典等希腊城邦通向黑海的商路严重受阻。这无疑将扼制雅典的海上生命线,因而波斯成为雅典海外扩张的强大敌手。
大流士更是时刻想吞并希腊,为他庞大的帝国增加一块新的被征服的土地,在他记功的碑铭中刻下又一个战败国王的名字。大流士认为征服希腊不仅可以把爱琴海变为帝国的内湖,还可以从这块富庶的土地上榨取更多的贡赋,使他的财库堆满更多的金银。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曾自封为“万王之王”,“从日出处到日落处之王”,希腊正在他国土的西边,他认为波斯帝国必须包括这一块海外日落的地方。
在这种形势下,希波战争已不可避免,犹如箭在弦上,弓满待发。米利都起义触发了这支利箭。
曾经征服几十个民族的大流士一世,在进攻西徐亚人时遭到惨败。酷爱自由的西徐亚人巧妙地打击敌人,几十万波斯大军几乎有一半永远留在了草原深处,大流士为免于全军覆没,不得不下令撤军。这次惨败,不仅消耗了波斯帝国的力量,而且使臣属帝国的人们看到,大流士不是永远常胜,他可以被打败。于是,乘此时机,在波斯统治下的小亚细亚希腊城邦中酝酿着反抗波斯的斗争。公元前500年,米利都首先发难,爆发了反抗波斯统治的起义,小亚细亚的各希腊城邦随之响应。波斯帝国派出军队前来镇压。米利都人民为坚持自身的自由顽强作战,坚守城池;同时派遣使者到希腊本土向雅典和斯巴达求援。对于海外发展毫无兴趣的斯巴达,一听使者说,波斯的都城离开爱琴海东岸还有三个多月的路程,就立刻谢绝来使。但是雅典的态度却和斯巴达不同,海外贸易的利益,迫使它关心小亚细亚沿岸希腊城邦的命运。雅典派了二十艘兵船去支援米利都,对威胁黑海商路的波斯采取了敌对行动。米利都人民坚持几年之后,终遭失败,波斯军重占米利都,把全城烧得精光,一部分居民惨遭屠杀,一部分居民被卖作奴隶。
米利都对波斯的反抗,虽然希腊各邦多未出兵相助,但是大流士却非常明白,要想在小亚细亚西岸站稳脚跟,只有彻底征服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希腊,变希腊为波斯帝国的新行省。大流士知道希腊各邦长期以来明争暗斗,不能团结一致,这就更加助长了他的侵略气焰。于是在镇压了米利都及其它各希腊城邦的起义后,大流士借口雅典曾援助米利都,终于挑起了希波战争。以雅典、斯巴达为核心的希腊城邦和波斯帝国,从公元前500年开始,至公元前449年雅典与波斯缔结和约为止,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在这场由于波斯帝国的军事扩张而引起的世界古代史上规模较大的国际性战争中,交战双方,除了付出巨大的军事力量外,还充分施展各自的外交才能,力图使战争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公元前492年夏天,大流士借口雅典曾援助米利都,便命令他的女婿马尔多尼奥斯(马多尼俄斯,马尔冬尼斯,玛尔多纽斯)率领海陆大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沿着海岸水陆并进,第一次远征希腊。陆军沿途征服了近海地带的希腊殖民地和色雷斯部落。马其顿国王还没有遭到进攻便再次宣布降服。海军在占领塔索斯岛后继续西进,横渡赫勒斯滂海峡,沿色雷斯沿岸前进,企图通过马其顿进攻希腊大陆。谁料当舰队到达阿陀斯海角(在今希腊萨洛尼卡半岛南端)时,遭到飓风的袭击,据希罗多德描述,这次损失相当惨重,“许多船舶被吹得撞到亚陀斯(阿托斯)山上面去了。”波斯战舰一艘艘被巨浪击沉,或互相撞碎,共有三百艘战舰沉入大海,两万多名士兵葬身鱼腹。波斯的陆军失去海军的呼应,好象一支独臂,又遭到色雷斯一个部落的攻击,死了很多人,马尔多尼奥斯本人也受了伤。波斯军队不得不返回亚洲。波斯第一次对巴尔干希腊的侵略未经战斗就这样失败了。
历史上一般便以此役作为希腊波斯战争的开始(也有以米利都起义之年作为战争开始的)。波斯皇帝大流士不甘心进攻的失败,他一面积极备战,一面派使者前往希腊各国,企图利用各城邦间的矛盾及其内部的阶级斗争,分化瓦解他们。波斯使者到希腊的主要城邦进行活动,要求他们向波斯帝国'交出水和土',意即降服于波斯。迫于波斯的压力,一些城邦屈服了。但是,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在希腊世界最有影响的城邦,顶住了波斯的压力。雅典人将波斯使者投入深谷,斯巴达人则将使者抛进水井,并挖苦道'井里有土又有水,请使者自己去取吧!'消息传到波斯宫廷,大流士暴跳如雷,命令他的仆人,每当他吃饭的时候,必须三呼:'皇帝,请记住雅典人!'甚至几年之后,大流士之子薛西斯再次遣使出使希腊,都没有派使者到雅典和斯巴达要求土和水。
在希腊各邦中,,以此反抗波斯最为坚决的是雅典与斯巴达为首,联合其他城邦组成了有统一指挥的希腊联军。应该指出,在城邦体制下已有长期自由独立传统的希腊人,是不能容忍波斯帝国的入侵和蹂躏的,因此大多数城市都积极投入反波斯斗争,为联军提供各种支援。而刚刚完成克利斯提尼民主改革的雅典,民主政治大有发展,奴隶制经济也呈蓬勃上涨之势。
特别是雅典这时扩大了与黑海各地的贸易往来,由爱琴海进入黑海的航道对雅典至关重要,波斯占领小亚和进一步西进便完全控制了这条航道,对雅典形成巨大威胁,更何况波斯铁蹄一旦践踏希腊本土即将造成国破家亡的惨剧。因此,雅典公民群众在战争中爱国热情大为高涨。当时曾参战的雅典悲剧诗人爱斯奇里斯在《波斯人》一剧中生动描述了希腊战士在反侵略战争中发出的爱国救亡的呼声:
“前进呀!希腊的男儿,快救你们的祖国,救你们的妻子儿女,救你们祖先的神殿与坟茔!你们现在是为自己的一切而战!”
希波战争主要的战斗发生于公元前490年和480—479年的两次波斯大军入侵期间,但波斯都遭到失败而退回亚洲。以后战争仍时断时续,直到公元前449年希波双方缔结和约才告结束。
但是,不能脱离古代社会的条件来评价这次战争。作为奴隶制国家的雅典,它的作战也是为了本城邦的奴隶制经济的利益,而且随着战争的胜利,雅典的地位就逐渐从救亡图存转到扩张争霸,遂在战争后期通过控制提洛同盟而发展了雅典的海上霸权。这种转变进一步揭示出这场战争本质上仍是奴隶制国家之间你争我夺之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