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52例婴幼儿湿疹的中医辨治体会
2017-07-09 | 阅:  转:  |  分享 
  
·84·光明中医2011年1月第26卷第1期CJGMCMJanuary2011.Vol26.1

52例婴幼儿湿疹的中医辨治体会

王楠王坤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采取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婴幼

儿湿疹。结果痊愈40例(76.9%),显效8例(15.4%),有效3例(0.06%),无效1例(0.02%);总有效率92.3%。结论中药内

服外用配合治疗婴幼儿湿疹,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

关键词:婴幼儿湿疹;中医药疗法;中医儿科学;中医皮肤病学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1.O1.0049文章编号:1003—8914(2011)一01—0084-02

婴幼儿湿疹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由多

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

应,临床以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伴剧烈瘙

痒为特征,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

正常发育。本病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单纯的西药

抗组胺药物和外用激素类药膏开始治疗有效,随着病

情的迁延往往效果欠佳。中医辨证治疗婴幼儿湿疹有

着较好的效果。我科经过多年探索,采用中药内服外

治的方法治疗婴幼儿湿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我科2008年1月至

2010年3月的门诊患者,符合诊断标准的婴幼儿湿疹

患儿共计52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

6个月,最大3岁,平均年龄1.3岁;病程最短1个月,

最长2.5年,平均13个月;急性湿疹24例,慢性湿疹

28例。

1.2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儿科学》《中医皮

肤科学》诊断标准制定。①年龄特征。②皮疹,剧

痒。③急性湿疹为急性发作,皮损由红斑、丘疹、水疱

组成,或呈片状,因剧痒搔抓常引起糜烂、渗出、结痂甚

至化脓等改变。④慢性湿疹由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致

或开始即成慢性,皮损多局限,肥厚浸润显著,界线清

楚,多有色素沉着,病程较长,可达数月甚至数年。⑤

排除其他皮肤病。

1.3辨证分型①急性湿疹:本型患儿主要是以皮肤

出现密集对称性小点状斑丘疹或疱疹、水疱、糜烂、渗

出淡黄色液体。渗液干燥则形成黄色厚薄不一的痂

皮,常因剧痒、搔抓、摩擦而致部分痂皮剥脱,显露有大

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及头皮。

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并发局部淋巴结肿大,甚至发

作者单位:1.河南获嘉县中医院(获嘉453800);2.河南焦作市第二

人民医院(焦作454000)

热等全身症状。患儿常见唇舌色红,烦躁易哭。证属

湿热内蕴型。②慢性湿疹:本型患儿为淡红色或暗红

色斑片、密集小丘疹而无水疱,皮肤干燥无明显渗出,

表面附有灰白色糠状鳞屑,常累及面部、躯干和四肢。

慢性时亦可轻度浸润肥厚、皲裂、抓痕或结血痂。患儿

可见唇舌偏淡,瘙痒不剧。证属血虚风燥型。

1.4治疗方法鉴于患儿年龄偏小,内服的药物主要

是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采用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

公司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口服,每种配方颗粒每次半

袋,每日2次,温水冲服;外用的湿敷的中药主要是在

辨证的基础上组方,加水400ml,浸泡30rain,煎取

200ml;加水再煎,煎取20Oral;两液混合,温敷患处,每

次20rain,每天2次。①急性湿疹治疗:急性湿疹主要

是以湿热内蕴型为主,治宜清热解毒燥湿,疏风止痒。

内服基本方:苍术、川厚朴、黄柏、土茯苓、陈皮、泽泻、

赤芍、生薏苡仁、白鲜皮各一袋;每次半袋,每日2次,

温水冲服;外用基本方:苦参20g,赤芍20g,玄参20g,

白鲜皮20g,防风20g。每日1剂,水煎温敷患处,每日

2次。内服药物随证加减:瘙痒剧烈加地肤子,浮萍各

一袋;渗出明显加云苓、车前子各一袋;大便干燥加麻

子仁、郁李仁各一袋;小便短赤加白茅根、淡竹叶各一

袋。②慢性湿疹治疗:慢性湿疹主要是以血虚风燥型

为主,治宜养血祛风,除湿止痒。内服基本方:黄芪、白

术、当归、鸡血藤、白芍、云苓、扁豆、陈皮、防风各一袋。

每次半袋,每日2次,温水冲服。外用基本方:生黄芪

20g,当归20g,鸡血藤20g,白鲜皮20g,苍术20g。每日

1剂,水煎温敷患处,每日2次。内服药物随证加减:

瘙痒剧烈加生地黄、蝉蜕各一袋;便溏加党参、砂仁各

一袋;夜寐不安加酸枣仁一袋;皮损色暗,舌质紫加赤

芍、丹参各一袋。

2结果

2.1疗效判断标准根据皮疹消退和症状改善的程

度,痊愈:皮疹完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显效:皮疹消

退≥80%,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有效:30%≤皮疹消退

光明中医2011年1月第26卷第1期CJGMCMJanuary2011.Vol26.1·85·

≤80%,自觉症状减轻;无效:皮疹消退≤30%,自觉症

状无好转,甚至病情加重。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2.2治疗结果痊愈40例(76.9%),显效8例

(15.4%),有效3例(0.06%),无效1例(0.02%),总

有效率92.3%。

2.3病案举例王某,男,2.5岁。2007年3月11日

初诊。1月前患儿不明原因全身皮肤出现红疹及水

疱,在外院以湿疹给予派瑞松乳膏及氯雷他定糖浆等

多种西药,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近一周来,病情渐重。

现症见头面部、胸背部及双下肢小腿皮肤红疹湿烂,有

时渗液,边缘结黄痂,全身皮肤轻度瘙瘁,有抓痕,大便

干,小便色黄,舌苔黄腻,脉数。诊断为湿疹(湿热内

蕴型),治以清热除湿,燥湿止痒。方以:苍术、川厚

朴、黄柏、土茯苓、陈皮、生薏苡仁、白鲜皮、地肤子、蒲

公英、白茅根各一袋,7付,每日1剂,温水冲服,分两

次喝完。外用药物:苦参20g,赤芍20g,玄参20g,白鲜

皮20g,防风20g。每日1剂,水煎,温敷患处,每日2

次。二诊:皮肤红色稍淡,时瘙痒,皮肤湿烂渗液处已

结痂,大便时干时稀,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黄不腻。

原方基础上去黄柏、地肤子、白茅根;加砂仁、生黄芪各

一袋,7剂。外用药物改为炉甘石洗剂。三诊:皮疹基

本消退,改为参苓白术散巩固疗效。

3讨论

婴幼儿湿疹病因复杂,多由饮食不节,脾运失职,

外受湿邪或胎毒所侵,内外相搏,发于肌肤所致。如湿

热久蕴,耗血伤血,肌肤失去濡养则形成湿疹。湿疹对

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常见是瘙痒,使其哭闹不安

及搔抓,长期不愈可影响睡眠,甚至导致婴儿生长发育

迟缓,使婴儿生活质量降低。湿疹大多在出生后2~3

个月出现,主要是对牛奶、鸡蛋、豆类、鱼、虾等食物过

敏。随着年龄增长,湿疹可能得到改善。本病容易复

发,而且皮损分散,面积往往较大,反复应用糖皮质激

素类药膏,容易出现皮肤变薄、萎缩及其它副作用。中

医治疗婴幼儿湿疹有着极好的疗效,取效的关键在于

辨证的准确。相对于成人湿疹来说,婴幼儿湿疹的辨

证相对简单,但也需要根据病程、皮疹的特征、二便及

饮食的情况,以及患儿的舌象等详加斟酌,处方用药必

须谨慎。湿疹的治疗,无论是急性期以湿热为主,还是

慢性湿疹以血虚风燥为主,均不能够忘记“湿”邪在湿

疹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治疗上有所侧重的同时,把祛

湿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中医治疗湿疹不仅有较好的

近期疗效,也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临床实践证明,使用

中医药内服外用治疗的湿疹患儿,湿疹的复发率较低,

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江育仁.实用中医儿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5:948-95I.

『2]丁小华.中医皮肤科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27I-272.

(本文校对:岳绍战收稿13期:2010—06—25)

糖尿病眼病病症管理方案

中进亮闰镛瑚b沛雨’

关键词:糖尿病眼病;中医药疗法;降糖明目片;中成药疗法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1.O1.0050文章编号:1003—8914(2011)一O1-0085—02

糖尿病眼病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一类疾病。开封市

中医院糖尿病眼病研究室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糖尿

病眼病分为气郁型、脏虚型、血瘀型和痰阻型,辨证论

治,自拟降糖明目片基本方(生黄芪、生山药、女贞子、

旱莲草、丹参、夏枯草、生葛根、三七粉、枸杞子、菊花、

密蒙花),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专病专方管理方案。

1定义

糖尿病眼病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一类疾病,是致盲

眼病的常见类型。I临床常见的糖尿病眼病有:①糖尿

作者单位:河南开封市中医院(开封475001)

病并发青光眼。②糖尿病并发虹膜炎。③糖尿病并发

白内障。④玻璃体混浊。⑤糖尿病视神经病变。⑥糖

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⑦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⑧糖尿

病并发眼球运动障碍等。

2诊断依据

2.1临床诊断①糖尿病史;②眼部表现:视力下降

或眼前有黑影飘动或眼压升高;或虹膜纹理模糊,虹膜

后粘连;或晶状体混浊呈棕色,多以后囊下为主;或玻

璃体混浊;或眼底视乳头色淡黄;或视网膜有微动脉

瘤、渗出、出血、新生血管及增殖性改变;或双眼复视;

或视野缺损,甚至失明。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