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沧浪之歌66 2017-07-09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朝阳洞邢家岭蒿沟行记
清晨,平静的天空,被一阵风吹过,它竟然就下起了雨。像是专为我等刚结束的艰辛跋涉、劳顿接风洗尘。 承蒙天、地之佑,队友之协力齐心,4月29、30,5月1历经三日,秦岭腹地原始林区的穿越,顺顺利利完成了!
        有人说登山是,心灵在天堂,身体在炼狱。其实对于乐(yao)山、乐(yao)水者来说,应该是身体在路上,心情在天堂更为确切。因为,相比较于情感的愉悦、心灵的涤荡,享受那种“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感受,体躯已然早已升腾,所有的艰难辛苦真的是微不足道。
        三日的跋涉,满满的愉悦、满满的美,还是先分享分享吧!
        
       一、 眺望?仰视?——高度决定视角角度   
D1日,三桥峪(海拔1000)-朝阳洞(海拔2350)-百草摊(海拔2100)
        
        注定第一日是最艰辛的!三桥峪--朝阳洞,路程近十公里,垂直拔高1350米,此路段在驴友界以难度系数高著称,号称练驴坡。何况背负二十公斤左右的重装。但是,高处风光的呼唤、绝顶临高的冲动、身临美景的憧憬,激励着我等友友一路前行。
        
         走你!一路前行!云彩这么说。  一路林影荫茵、流水潺潺,花香萦绕、鸟声啼鸣,你能少的了兴奋?你还会却步?不!当然是--不!练驴坡只是毅力耐力基本功的测试。高山仰止,高高在上的系马桩,当你经过练驴坡的洗礼,攀登到峰顶,看到的终究是别样的风景。高度决定视角的角度。 拔高,拔高!五百米,一千米,两千米。绿绿的植被渐稀,唤来的却是含苞的芍药,还有待放的杜鹃红。五月,秦岭的五月注定是芍药杜鹃的天地,虽然紫荆花的艳丽还是那么的亮眼,虽然漫山的山野花还是那么铺天盖地。五月里注定的主角 你不是有梦笔生花吗?你不是有飞来石?你不是还有迎客松吗?看看我们秦岭这些应该叫什么呢?朝阳洞,还是那个朝阳洞,又不是那个旧模样的朝阳洞。现在的朝阳洞五年前的 汗水、美景,小憩片刻,亲近亲近久违的故地,百草摊营地还在前方。下降横切,人迹罕见的原始地带,不明显的路迹在搜索中前行。到了,到了!第一营地到了,扎营!晚餐当然并不能马虎哦!什么?晚餐是啥?呵呵!炒肉肉菜菜哦! 夜晚的深山,除了明亮的星星,就是寂静。山静心静。
      黎明鸟儿醒了,山鸡也醒了,人不醒也不行了哦!山鸡的闹铃、鸦雀啼鸣,说实话,不好听,真的不好听,但能把人唤醒。醒就醒了吧,呵呵!烧水做饭拔营。
      二、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D2日,百草摊(海拔2080)-石门(海拔2050)-邢家岭大梁(海拔2030)-邢家岭村营地(海拔1400)
       百草摊-石门,吃饭拔营过河,轻松的行进约一个小时石门关就到了,在原始的林间行进 ,少不了的勘察线路。其实容易错的路,是在过了石门急速下降后的右切点上。石门(海拔2050)下降至(海拔1920)左右,过了大石头后有一条平缓的路右切是正确的。在此之前(海拔1950)左右有一个陡峭不好上的,树根盘绕的石头坡也有一条路,还有冠子队的路标,此路在末段与正路会和前不太好找,是条岔路最好别走。
        此后沿着海拔1900左右一直走,翻过一个小坡继续下行,切记不能朝上走拔高,向上看,上面有路标,我估计是前面走错后,下切时打的路标。(此处路标很混乱,卫生纸、红牛罐,千奇百怪,但是基本都不在正路上,)最好的方法就是按JPS打点走,记住沿着海拔1900米走,小幅下降。绕过山脚后路就明显了,过了开阔林地,就改拔高邢家岭梁了。
        这一段是接受山神土地馈赠的地方,经历了辛苦,闯过了无路的迷茫,土地公公摆满了满地珍贵的山珍等待着你。不信你看。到了,到了!邢家岭大梁终于到了,区区两百米的拔高,都是那么的艰难。我也是无语了。看看大梁上的地标,呵呵呵!哥哥们都笑了。     下梁子喽!相比于练驴坡,这个速降呵呵,能称为杀驴坡了。七百米海拔高的速降,坡度七十度都不止哦!
        下图这是刚开始的状况,看着似乎还能走,后面的路呵呵,反正我就没有敢拍照的念头。坡陡且松软滑。来了你就体会到了。(此处注意,下降150米高度要左切。有路标)
没有拍照片,集中精力,下杀驴坡。   下,继续下降!速滑终于结束。唉!长叹一声终于看到高冠河。可以暂时松口气了哦!呵呵 扎营了,享受了。丰盛的饭菜,牛肉,牛肚,回锅肉,辣子,咸菜,炝黄瓜,还有难得一遇的野山珍菌汤。酒更不能少,红、白、黄三中全会。吃饱喝足,烫烫脚,犒劳犒劳伟大的功臣,说一声足大哥您辛苦。
      三,路漫漫兮花相伴
D3日,邢家岭(海拔1400)-蒿沟梁(海拔2080)-蒿沟(海拔1400)
       相对于前两日的拔高速降,今日似乎轻松?非也!行百步半九十。路漫漫其修远矣,幸好路虽漫漫,却花相伴。一路的山花,一路的烂漫。山清水绿,白云蓝天。看不完的景色,醉了又醒,醒了又醉的芬芳。
下面这个不只是山花哦,它还是一种美味的山野菜,陕南叫石夹菜或红筋菜,汉中人叫芥(gai)菜,有芥菜的那种辛辣味道。“大白牛!大白牛!”回想起上一次此地的情景,让人忍俊不禁。哈哈哈!笑死个人了。咋回事?告诉你吧,上一次一个河南驴友,就在此地,与羚牛狭路相逢。惊恐失声,“大白牛!大白牛!”,别人问啥大白牛?答:“顶人的大白牛”哈哈哈!老弟,惊恐什么,你有福了,俺们的秦岭四宝都让你偶遇了。惜福吧!四五月间,山顶草尚未绿,牛在山腰觅食遇见几率高,还是需要提防受伤哦!
       邢家岭梁,最后的的风景,眺望蒿沟,遥看鹿角梁,美得很的美!将要收官的旅程,轻松曼妙的心情。当然,下山的这一段林场石块路,那可不是好受的,凡是走过的没有不皱眉头的,反正我是要咬着牙的。不管了,还是看美景,畅心情吧。说的太多了,因为,年龄、体力,以后能看的能写的恐怕很少了,此记权当收官挂靴之作。忍忍吧!该停笔了,加紧脚步出山上车吧。不然篇幅太大喽,耽误上车了。就到这里,就到这里,再见了!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