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冠云:孔子第九代嫡孙孔鲋】

 秦岭之尖 2017-07-10

孔鲋(约前264—前208),孔子第九代嫡孙,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道:“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尝为魏相。子慎生鲋,年五十七,为陈王涉博士,死于陈下。”



题名“陈胜博士孔鲋撰”的《孔丛子·独治第十七》说“子鱼生于战国之世,长于兵戎之间,然独乐先生之道,讲习不倦。”孔子第四十七代孙孔传所著的《东家杂记》云:“九代鲋,字子鱼,秦始皇时拜少傅,著书曰《孔丛子》。”[1]稍后的孔子第五十一代孙孔元措所著《孔氏祖庭广记》则要比孔传所记为详:


九代鲋,字子鱼,好习经史,该通六艺。秦始皇并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召为鲁国文通君,拜为少傅。三十四年丞相李斯始议焚书,是时鲋知秦将灭,藏其《家语》、《论语》、《尚书》、《孝经》等安于祖堂旧壁中,自隐于嵩山。后为楚王太傅,卒于陈下。[2]


孔子第六十九代孙、清代著名学者孔继汾所撰《阙里文献考》又云:


鲋,一名鲋甲,字子鱼,或谓之子鲋,或称孔甲。秦始皇并天下,子鱼谓其徒叔孙通曰:“子之学可矣,盖仕乎?”对曰:“臣所学于先生者,不用于今,不可仕也。”子鱼曰:“子之材能见时变,今为不用之学,殆非子情也。”叔孙通遂辞去,以法仕秦,而子鱼不仕。尹曾谓子鱼曰:“子之诵读先王之书,将奚以为?”曰:“为治也。世治则助之行道,世乱则独治其身。”始皇三十四年,李斯议焚书。陈余谓子鱼曰:“秦将灭先王之籍,而子为书籍之主,其危矣。”子鱼曰:“吾不为有用之学,知吾者惟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然顾有可惧者,必或求天下之书焚之,书不出则有祸。吾将先藏之以待其求,求至无患矣。”乃与弟子襄藏《家语》、《论语》、《尚书》、《孝经》于祖堂壁中,自隐于嵩山教弟子百余人。[3]


孔鲋生于战国末世,其父孔谦(子慎)相魏,年青时随父亲曾居住在魏国的大梁。他幼承家学,淹通六艺,与张耳、陈余同是大梁颇有名气的儒士。孔鲋秉承家学,砥节砺行,一个名叫季则的人对他说:“先生淡泊世务,修无用之业,当身不蒙其荣,百姓不获其利,窃为先生不取也。”孔鲋说:“不如子之言也。武者可以进取,文者可与守成。今天下将扰扰焉。终必有所定。子修武以助之取,吾修文以助之守。不亦可乎?且吾不才,无军旅之任。徒能保其祖业,优游以卒岁者也。”[4]可以看出,孔鲋是一个不随流俗、更知权变之道,且有着坚贞操守的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振长策而御海内,一统六合。根据《孔氏祖庭广记》的说法是秦始皇曾“召为鲁国文通君,拜为少傅”,但至秦始皇三十四年,李斯议焚书,作为孔子嫡孙,孔鲋的家传藏书自然是很多的,他明白“书不出则有祸”,于是和其弟孔腾藏书于祖堂壁中,东行归隐于嵩山,继续传业授徒。



陈胜军兴,孔鲋的好友陈余向陈胜举荐了孔鲋,乾隆版《曲阜县志·卷六十》“孔氏宗子”记载云:“与张耳、陈余善。陈涉之王楚也,余言鲋世存家法,居乱世能正其行,修其祖业,通材足以干天下,博智足以虑未形,宗此人可以无敌天下。涉大悦,遣使者赍千金加束帛以车三乘聘焉。”于是率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于是孔甲为陈涉博士。”[5]太史公曰:“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6]《战国策》所云“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作为孔子嫡裔、更兼名儒的孔鲋的自然深谙“以有道伐无道、救无辜伐有罪”之义,故所谓邦无道天下共伐之。《易传》曰:“天地革而万物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左传》和《国语》更提出“违民不祥”、“众怒难犯”的诸多民本思想,并借时人公子絷之口阐释何谓之“仁”:“杀无道而立有道,仁也。” 而孟子更谓之“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对于暴秦,汤武革命乃大义所在,这更是儒学要义之所在。在陈胜军中,作为诗礼传家的孔子嫡裔孔鲋劝陈胜兴霸王之业,获陈胜认可,但陈胜对于孔鲋的军事建议却认为一介儒生对军事是个外行,而大多不予重视。而当孔鲋劝陈胜兴灭继绝、封六国之时,则又引起陈胜的反感。乾隆版《曲阜县志·孔氏宗子》又云:“鲋请兴灭继绝,封六国后。师古行军,礼重同姓,拜妻之父母。涉跪谢之,而不能用。及遣周文伐秦,不设备,孔鲋再谏曰‘臣闻兵法,不恃敌之不我攻,而恃吾之不可攻。今恃敌而不自恃,非良计也。’涉不听,师果大败。”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孔鲋在陈胜军中只呆了六十天,便以“目疾”为由而离开。“博士凡仕六旬,老于陈。将没,戒其弟子曰,鲁天下有仁义之国也,战国之世讲颂不衰,且先君之庙在焉,吾谓叔孙通处浊世而清其身,学儒术而知权变,是今师也。宗于有道,必有令图,归必事焉。”[7]孔鲋虽然砥砺清节,但在政见上却很明白权变之义。他发现叔孙通通权达变,适合出仕,遂有了劝告他的一席谈。秦末战乱频仍,叔孙通审时度势,择主而仕,最终选择了刘邦。西汉开国之初的各种礼仪,即多为叔孙通所定。


根据《孔丛子》所述,孔鲋离开陈胜后,在陈国隐居教授生徒,并专心搜集先世事迹资料,辑录了孔子、孔伋、孔白、孔穿、孔谦的言行事迹,并记录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合为二十一篇,名曰《孔丛子》 。按,是书记载了孔子而下子上、子高、子慎、子鱼的言行,凡二十一篇。《孔丛子》的成书时间及其作者问题,向为古人所聚讼,是书之真伪也因之被历代学者们所争论。历史上,是书始见于《隋书·经籍志》,题“《孔丛子》七卷,陈胜博士孔鲋撰”,其序录又称“《孔丛》、《家语》并孔氏所传仲尼之旨。”《汉书·艺文志》曾著录《孔子家语》,注云“非今所有《家语》”,但对《孔从子》并无著录。故二书真伪遂成为学人聚讼。多数学者视《孔丛子》为伪书的最直接原因,就在于《汉书·艺文志》不见其文,而《隋书·经籍志》却突然出现。《孔丛子》一书,其《嘉言》、《论书》、《记义》、《刑论》、《记问》诸篇主要记述的是孔子及时人之言行;《杂训》、《居卫》、《巡守》、《公仪》、《抗志》主要记子思言行,同时兼及子上、孟子及时人;《小尔雅》为训诂字书,其体例与内容模仿《尔雅》,有《广诂》、《广言》、《广训》等十三节;《公孙龙》、《儒服》、《对魏王》主要记载了子高之言行;《陈士义》、《论势》、《执节》主要记子慎言行;《诘墨》一篇专门辟墨,《独治》、《问军礼》、《答问》则主要记孔鲋言行。但是书署名孔鲋所作,却又记载了孔鲋死亡的情形,此书断非孔鲋所撰则是显而易见的。对比后世诸多孔氏志书,如清人孔继汾的《阙里文献考》所记孔鲋故事,大多出自《孔丛子》一书中的《诘墨》、《独治》、《问军礼》、《答问》诸篇。《孔丛子》一书虽自宋代起就被广为质疑,但由于其内容详备精赅,也因之成为后世研究孔子及其后裔的重要文献资料。


今河南淮阳县刘振屯乡紫荆台村,有传说孔鲋冢


孔鲋卒于陈下(今河南淮阳),年五十七岁,他对后世产生的重大影响主要还在于著名的鲁壁藏书。孔鲋身后逾半个多世纪,至汉景帝时,鲁恭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8]《汉书·艺文志》又云:“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今按,应为景帝之误)鲁共(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共(恭)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磬之音,于是俱,乃止不坏。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被发现的这批鲁壁藏书,被称为“孔壁古文”,因都是用先秦古文字书写,好多字时人已不认识,人称曰“科斗书”,于是这些经书又被称为“古文经”,后来孔子第十一代孙孔安国又进行了专门整理研究,从此就出现了古文经学派,这对后世中国经学产生了极其深远和重大的影响。北宋时期,为纪念孔鲋藏书之功,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于孔子故宅修建殿堂,名曰金丝堂。明弘治十三年扩修阙里孔庙,又将金丝堂迁建,在其原址重建鲁壁以纪念之。



孔鲋生子名随,孔随以后两代失考,至四世而为吉。孔吉生子何齐,何齐生子安。孔吉于汉成帝绥和元年受封殷绍嘉侯,奉商汤祀,令其世袭,不再为孔子后;而奉孔子祀者则以次嫡孔鲋仲弟孔腾之后。《汉书》记载云:“(成帝诏曰):‘盖闻王者必存二王之后,所以通三统也。昔成汤受命,列为三代,而祭祀废绝。考求其后,奠正孔吉。其封吉为殷绍嘉侯。’三月,进爵为公,及周承休侯皆为公,地各百里。”[9]平帝元始四年,“改殷绍嘉公曰宋公。”[10]光武帝建武五年,“壬申,封殷后孔安为殷绍嘉公。”十三年,“庚午,以殷绍嘉公孔安为宋公。”[11]此后,孔鲋一支子孙失名,不知其踪。


————————

[1] 《东家杂记·卷下》“续添袭封世系”。

[2] 《孔氏祖庭广记·卷第一》“世次”。

[3] 阙里文献考·卷四》“世系考第一之四”。

[4] 《孔丛子·独治第十七》。

[5] 《史记·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6] 《史记·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7] 《孔丛子·答问第十九》。另按,《阙里文献考》、乾隆《曲阜县志》则记为“戒其弟子襄曰”。

[8] 《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

[9] 《汉书·卷一〇》“成帝纪”。

[10] 《汉书·卷一二》“平帝纪”。

[11]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