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遗产保护变成开发,“世界遗产”就成了“地方财产” | 冰川观察

 浩海青霜冷月 2017-07-10

“世界遗产”的竞争到了这种程度,其实已经变了味道。那些真正需要保护的,往往因为缺少意识和资金,无法进入最后到最终的评选中,而进入名录的,有不少是财大气粗,只是来寻求锦上添花,要一个名誉。



随着可可西里和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中国以52处“遗产”,成为“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52,这个数字实在太大了。很少有人能够说出这52处世界遗产的名字。


以我所在的四川为例,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黄龙以及卧龙大熊猫保护基地,都是“世界遗产”,已经囊括四川省的“精华”。大多数四川人,可能都不清楚本省已经有4处世界遗产,可见这项荣誉的宣传效应,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可可西里


据说,中国提出的申请,已经排到几十年后了,每一次评定,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可能都会增加。某种程度上,这有一点讽刺意味:“世界遗产”的缘起,是1959年埃及政府修建阿斯旺大坝,50个国家集资抢救阿布辛贝神殿和菲莱神殿。


“世界遗产”是紧急的,和抢救性保护有关,而如今的申遗能排到几十年后,一点都不着急的样子。


这次申请成功的可可西里和鼓浪屿,其实正好代表了“世界遗产”的两种形态。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保护起来难度非常大,缺钱,而且也不可能通过发展旅游来赚钱;而鼓浪屿,早已成为中产阶级国内游的圣地,它不缺游客,甚至还在考虑限流,鼓浪屿的申遗,更像是一种必须争取的城市标签 。


中国1985年才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在那之前,中国有过10年破坏文物和古迹的时光。80年代,当中国人开始认识到历史遗迹有价值的时候,不少地方确实缺少保护的资金,也缺少经验。


最初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大多以保护为目的,它还是一个属于文保部门的行业行为,艰难而纯粹。


平遥古城


到了90年代,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地方政府突然意识到,“世界遗产”其实是一种财产。1997年,平遥古城申遗成功,当时它一年的游客量只有5万人,到2012年,每年游客已经超过417万,相应地,门票和其他旅游收入,也都取得了几十倍的增长。


平遥、丽江、周庄,都曾打着保护的旗号去申请,但是最终都成为兴旺的旅游景点。丽江等地还因为过度商业化,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


对地方政府来说,申请“世界遗产”成为一种回报可观的投资,但也并不是谁都能利用这个大赚一笔。贵州荔波县因为和重庆武隆等地都拥有“喀斯特地貌”,花费2亿多去申遗。但是,这种“ 地貌”性的自然遗产,很难圈地卖门票,获得实际的回报,到目前来看,荔波收获的可能只是债务 。


相比于官方媒体的一片欢呼,网友们对申遗成功的反应要冷静许多。


在为可可西里申请到世界遗产保护感到开心的同时,不少网友都吐槽中国旅游景点的高门票。很多“世界遗产”,由于面积较小,展示也较为集中,很容易被地方政府当做摇钱树。像九寨沟、张家界这样的地方,门票足以把中下阶层的穷游族拒之门外。



这种对“世界遗产”的开发冲动,促使更多城市投入到申遗的行列中。连国家文物局局长都看不下去,他最近接受采访的时候专门提醒,不要把申遗当做政绩。客观来说,一些城市为本已成熟的景点申请“世界遗产”,更多是追求城市荣誉和打造旅游考虑,而不再是因为没有钱保护。


甚至相反,申请世界遗产成为地方之间的“军备竞赛”,没钱你还玩不起这样的游戏。


据媒体以前报道,陕西投入200亿推动丝绸之路一带申遗,陕西省文物局一位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说:“陕西的世界文化遗产只有1处,众多的文物古迹都没有入选,这与陕西作为历史文化大省的地位非常不符 ”。当然,我们也不要为200亿心疼,因为这些都是投资,能够拉动GDP的增加。


当“遗产”变为“财产”,“保护”也就必然变为开发。最终,像丽江这样的地方,还因为过度开发,而再次进入“保护”的轨道。这是一种新思维,恐怕是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所不能理解的。


丽江古镇


“世界遗产”的竞争到了这种程度,其实已经变了味道。那些真正需要保护的,往往因为缺少意识和资金,无法进入最后到最终的评选中,而进入名录的,有不少是财大气粗,只是来寻求锦上添花,要一个名誉。


这是一种特别的认证,有不少世界遗产的申报,都是由城市推动的。中国城市经历了20年飞速发展 ,城市规模大多膨胀了,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这种千城一面的局面,虽然不乏朝气,但在审美上毕竟太过贫乏。


不少城市谋求为城市贴一些好看的标签,他们打开外网,查看各种可以申请的“名号”,就像不久前,南京市就得到了“文学之都”这样的雅号。


这种追求“称号”的冲动,显示出中国城市已经开始注重文化,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了城市在定位上的焦虑。这是城市营销运动的一部分,距离最初保护遗产的初衷,已经越来越远了。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张丰

媒体人、谈资副总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