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近火的要死的无人零售店,你真的看懂了么?

 观海情报局 2017-07-10


无人无现金便利店,再不努力以后回家开小卖部都没机会了!!!



6月,一个名叫“缤果盒子”的无人便利店在朋友圈刷了屏,此后围绕无人便利店的媒体解读层出不穷,追捧、观望、唱衰等态度不一。今天咱们从物联网的角度深度扒一扒无人店玩家及技术,不吹不黑。



零售行业背景和对策


这张图来自Wind,给出了1995年到2015年沪深港17家上市卖场、超市核心财务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毛利率从波动的状态爬升到22.88%。费用率总体是缓慢上升。净利率在2003年之前一直处在持续下滑的波动中,之后基本处于持平的状态。


也就是说超市、大卖场这个行业处于竞争非常激烈,净利润可能趋近于零,它们的特点是薄利多销,采用的对策是加快周转,规模化采购压低货源成本。


而在费用率方面增加的主要是房租人工成本,所以未来的趋势是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内部节流



超市生态图主要由供应商、超市和消费者组成,其中因为现在这个行业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所以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价格和质量,而同样因为竞争激烈的原因,价格已经被压得非常低了。


不管是消费者向超市压价,还是超市向供应商压价,在价格方面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扩展的空间了。而在质量方面,随着生产水平的提升,也没有什么上升的空间,或者说短期内没有办法提升。


根据这些我们可以对零售行业的背景做一个总结:房租人工成本占比上升——利用技术提高运营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同质化的情况下关心体验——使用新的技术数段提高体验。也就是说,目前的零售行业急需节省人力,改变购物方式的新方案,而无人零售显然都满足。


人零售需要解决的3个问题

收银效率:扫描过程、付款过程、识别率

顾客体验:进店、选择商品、储存商品、核对商品、支付、核对账单

运营效率:导购、咨询、促销、防盗、收银、补货、研发、营销、推广



人收银概述

无人收银就是将串行模式变成并行模式,既可以由用户自己完成,也可以由系统完成。将收银权利赋予用户没有任何难度,难度是核对。核对的关键是实时识别商品和顾客。


无人收银的难度由顾客自由获取商品的程度决定,封闭式是识别确定的商品,且因为先付钱后给商品,所以不用识别用户。开放式识别的是不确定的商品,识别不确定的用户。封闭式和开放式的难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Amazon Go是完全开放式的,所有自动售货机和自动售卖店都是封闭的或半封闭的。


现无人收银的三种方式:


条码识别

RFID识别

视觉识别

可实现无人收银

e微店、便利蜂、天虹商场

IBM Bingo Box、缤果盒子

Amazon Go、淘咖啡及Take Go

不可实现无人收银

松下

Everseen


条码识别:可以识别所有品类,但是缺少核对监督环节。

RFID识别:技术上也成熟了,但是RFID信号遇到液体、金属易衰减屏蔽,黏贴麻烦易被撕毁。

视觉识别:视觉收银在Amazon Go出现前几乎没人做,运用这些前沿技术成本高。


注:RFID在物联网会不会成为一个笑话?何时见分晓?中已经简单提到过。


了解完这些背景后,看无人店就容易多啦!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无人店的主要玩家。



缤果盒子

6月初,欧尚位于上海杨浦总部门口,悄悄立起一个无人购物屋——缤果盒子,其由广东中山宾哥科技推出。一周后,大润发位于上海闸北总部门口,也悄然推出同类盒子。一时之间,缤果盒子俨然成了零售业界的“超级网红”。


缤果盒子团队


中山宾哥科技成立于2013年,由水果O2O模式转型而来。从时间维度来看,缤果盒子是无人便利店最早的品牌,于2016年8月落地中山,其官方定义的全球第一款真正的24小时全自助智能便利店确实实至名归。目前盒子型号分中号、大号两种,店内 SKU 最多约 800。


缤果盒子的购物流程较为简单,因为店内没有收银员,所以门都是锁着的状态,如果想要进去购物,首先需要扫描二维码,目前只支持微信扫描,暂不支持支付宝,如果微信没有实名认证,同样无法进入。


缤果盒子购物流程


用户在商店内选好商品后,需将商品整齐放置于收银台检测区,然后,检测台边上的显示屏会自动显示一个收费二维码,用户可以利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付账,然后离店即可。


收银台


缤果盒子目前采用的无人便利店解决方案基于 RFID 技术,每件商品上面均贴有 RFID 标签,用于结账收款。



贴有RFID标签的商品


此外还配备了监控系统、远程客服。可有效震慑顾客在店内的作弊行为(比如破坏商品、撕毁RFID标签等),当然,一旦出现作弊行为,系统会自动报警,相关人员会及时赶到现场处理。


缤果盒子内场景


相对传统便利店,缤果盒子的优势是减轻了对人的依赖,提升管理效率,据官方介绍,4个人可完成40个盒子的管理。当然缤果盒子也有其不足,比如一旦有顾客作弊,在相关工作人员赶来前的这段时间,作弊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这也是目前缤果盒子多数被安置在封闭的中高端小区的原因了。





7-11

全球最大的便利店连锁机构——日本7-11,面临着本土老龄化严重,导致用工紧张。于是也展开了自己在无人零售方面的布局。


该无人商店大致的流程是,首先顾客要绑定自己的信用卡或者银行卡,进入无人店后,只需将所购商品装进购物筐,然后将其放到专用的机器收银台上就可瞬间完成结账。


据相关人士透露,7-11的无人零售方案也将引入了RFID标签技术。理论上,如果这种技术成熟的话,该方案会被延伸到世界上所有的7-11便利店。



7-11在技术及理念上一直颇具远见且愿意尝试。去年的7月,7-11与美国无人机公司Flirtey合作进行了首次将货物送到订购者家中的尝试。这甚至是像亚马逊与谷歌这些技术巨头都尚未做到,相信在无人零售店领域,7-11同样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黑科技。



罗森

同为日本企业的全球第二大便利店连锁机构——罗森,于本月在上海香港广场和万象城两家门店进行试点运行无人收银门店,该项目目前还处于内测阶段。待试点完成后,罗森将重点从办公楼门店开始试点这项服务。


罗森无人零售店


罗森无人零售店主要有三个入口,即火星兔子app、微信公众号及罗森点点app,用户通过上述入口进入后,系统会自动定位到顾客当前所在的门店。


顾客通过自助扫描所选商品的二维码后,将商品加入到购物车内,确认所选的商品后,系统会自动进入支付页面,支付后,系统将生成一个聚合码。用户前往罗森专门开辟的快速通道,将聚合码给工作人员扫描后即可离店。



罗森的这套方案,还算不上是无人零售。目前该项业务仅支持客户一次性购买5样商品。从操作流程来看,罗森的无人收银方案与天虹商场推出的自助结算服务类似,都是通过用户自助结算来缓解排队问题。


这种方案的一大缺陷在于,难以监管核对,消费者很有可能多买少付。而这正是罗森限制该项业务仅支持客户一次性购买5样商品的原因。


据悉,罗森正在与松下公司合作,于日本本土进行更为先进的无人商店试验,采取与7-11类似的购物篮模式,结账时,只要将篮子放在自动化柜台上,篮里的货品就会自动滑入塑胶袋,可为顾客节省装东西的时间。


更为详细的技术介绍,合作双方尚未透露,但可以肯定的是,RFID标签在这套系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Amazon Go

2016年年底,亚马逊在美国推出的Amazon Go无人便利店。现在还处于内测阶段,仅向内部员工开放。其最大的卖点,恐怕就跟它的宣传口号一样。


No Lines.No Checkout.(无需排队,无需结账)



位于西雅图的概念店占地面积约合167平方米,跟普通的零售店几乎没有区别,其商品摆设与普通零售店亦基本一致。主要售卖即食食品和生鲜。


Amazon Go的购物流程较为简单,消费者在进入Amazon Go进行购物时首先需要一个亚马逊账号,并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安装Amazon Go的App,用户打开手机并进入商店后,在入口处会对顾客进行人脸识别,确认用户身份。


确认完成后,扫描一下二维码就可以去货架选购了。



当消费者在货架前停留并选择商品时,摄像头会捕捉并记录顾客拿起或放下的商品,同时,置于货架上的摄像头会通过手势识别判断顾客是否将货物置于购物篮还是只是看看然后放回原处。

 


对于用户购物信息的统计,则是通过货架上的红外传感器、压力感应装置(确认哪些商品被取走)及荷载传感器(用于记录哪些商品被放回原处)。


用户所采购的商品数据会实时传输至 Amazon Go商店的信息中枢,不会有任何延迟,传感器会扫描并记录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选购完之后,消费者无需亲自结算便可拿着商品直接出门,因为App绑定了信用卡等支付方式,可自动完成结算。



从技术上讲,Amazon Go和自动驾驶是一样的,涵盖了计算机视觉、感应器整合和深度学习,这三项技术几乎都是当下最为热门前沿的技术了。


但正是这些领先技术的加持,使得Amazon Go造价不菲(据业内专家透露,一个Amazon Go可能需要千万美元级别的投入),尽管如此,Amazon Go依然存在诸多缺陷亟待解决。


因此,原计划于今年7月落地的Amazon Go,一再宣布延迟




阿里淘咖啡

马云在2016年便开始大谈“新零售”概念,作为阿里实验室筹划已久的“无人零售计划”中的第一个应用场景,“淘咖啡”将在本月8日-12日举办的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亮相,“淘咖啡”是一个占地200平方的线下实体店样板,集商品购物、餐饮于一体。


阿里淘咖啡效果图


消费者进入淘咖啡的整个购物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次进店,用户需打开“手机淘宝”,扫码获得电子入场码(签署数据使用、隐私保护声明、支付宝代扣协议等条款等),通过认证闸机、放好手机(之后全程无需再掏出手机),开始购物。



接着是选购,用户可在店内拿起任何一件或者多件商品,或者在餐饮区点餐,这个过程与日常的购物并无二致。



最后是支付,支付的过程是通过结算门完成的。结算门由两道门组成,当第一道门感应到用户的离店需求时,它便会自动开启,第二道门,比第一道门稍迟几秒开启,并自动完成扣款。


扣款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对顾客所买的货物进行识别与结算。结算完成后,会有语音提示顾客此次购物所花金额。


阿里的这套无人零售技术主要涉及三大核心技术,即生物特征自主感知和学习系统、结算意图识别和交易系统及目标检测与追踪系统。


生物特征自主感知和学习系统主要解决在开放空间里对消费者身份的识别问题,将顾客的生物特征与淘宝ID进行绑定,以实现对顾客的身份确认。


会不会觉得阿里的淘咖啡与Amazon Go非常相似?确实如此。


曾主导无人零售店 Amazon Go算法的亚马逊华人科学家任小枫,已从Amazon离职,6月份加盟了阿里巴巴在西雅图的分部。


任小枫(左)


淘咖啡与Amazon Go最大的不同体现在结算技术上,前者的结算是在一个特定区域,即结算门中完成对商品的识别与结算(同时完成了对顾客身份的识别),后者则在货架上即对商品进行识别,这就更容易出现张冠李戴问题,因此,淘咖啡在一定程度上可算是Amazon Go的一个改进版。



Take Go

在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的时候,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表示:我认为除了新技术以外,其他都是胡说八道。


而在6月,娃哈哈对外宣布与深兰科技达成战略合作,签下了三年10万台无人零售店,预计总金额高达近百亿人民币,并计划在未来十年间扩大到百万台的规模,此事在零售界引起广泛关注。


多样的TakeGo无人店


深兰科技正是Take Go无人商店的研发企业。早在今年2月份,阿里系下的芝麻信用便与深兰合作推出快猫无人值守智能门店,和“拿了就走,免现场结算”的Take Go信用结算系统,本次再与哇哈哈合作,说明深兰科技在无人智能零售店领域的技术已得到认可。


根据提示在扫手


扫手成功后,门自动打开,进门购物,门自动关上。


顾客直接出门后,屏幕显示“正在结算”


Take Go系统之所以能实现“拿了就走”主要应用了卷积神经网络、机器视觉、生物识别等前沿技术,这其中涉及两个关键的技术,一个是生物识别技术,顾客进入Take Go无人店需要手掌按在生物识别读写器上,是一个静脉识别器,静脉识别技术也更大程度地避免了被冒用的可能性,很好地确保了用户资金的安全性。


另外一个关键技术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对整个无人零售店内物品的监测、识别与跟踪。


当顾客走进Take Go无人零售门店并拿起商品时,不管商品的位置是在顾客手上、怀中、口袋还是背包内,系统都能监测与识别,顾客离开商店时会收到对应的账单,并被系统自动扣款。



Take Go的宣传视频来看,似乎比Amazon Go还要先进。但前面说了,封闭式和开放式的难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便利蜂

2017年情人节前夕,5家名为“便利蜂”的便利店闯入了已经有些拥挤的北京便利店市场,分布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四周。便利蜂恐怕是第一个只开了5家,便引起舆论轰动的线下便利店。



便利蜂之所以备受业界关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几位创始人:从7-11北京大区经理职位离职并创建邻家便利店的前董事长王紫及去哪儿网的创始人庄辰超。


庄辰超


便利蜂的自助购物入口是便利蜂app或微信内的便利蜂小程序,通过app或者小程序扫描二维码,接下来是连接门店WIFI/扫描门店二维码,手机扫描商品条形码(自助模式下最多支持9件商品),然后线上支付,后续还需扫描支付凭证,经确认后即可离开。



由介绍可知,便利蜂无人店的技术含量较低,对商品的识别是通过条形码进行的,基本上与目前常规超市的差别并不大。相对而言,便利蜂无人店的购物过程比较繁琐了,其优势可能更多是体现在创始人强大的渠道及供应链能力上面。



小e微店

号称企业员工“身边的便利店”的小e微店,主打“上班族”。目前,其主要分布在企业、写字楼等区域。总体而言,小e微店与便利蜂颇为相似,都采用了低成本的二维码解决方案,购物流程也基本雷同。


其入口主要是官方app、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用户通过上述入口扫描门店二维码进入无人店,与此同时,实际上也完成了门店的定位,用户选好商品后,用手机扫描商品的二维码,进行结算支付,然后离开。






三种方案的比较

对这些无人店有了简单了解后,我们再来做一下技术对比,会有更深的理解,都可以拿出去吹牛了。无人零售的关键在于核对,或者说监督防盗。


条码识别刚刚说了是比较简单的模式,缺少核对监督环节。


RFID是十多年前的方案,每个商品上都贴有RFID标签,商场里会在门口设立读取器,当你通过门口时读取器会接收到RFID无线射频信号,每个信号对应一个ID,每个ID对应一个商品。它的信号读取范围在几厘米到3米左右,所以它也能实现无人收银。


这种方式看起来挺好的,但它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标签尺寸大了后对商品外观会有所遮挡,而且标签贴在外面的话如果被撕掉就无法识别,所以一定要贴在商品里面。还有的问题的是,标签不能贴在液体商品或金属商品上,信号会被屏蔽,比如这个标签本来能发射1m的信号,结果只能发射10cm,就等于没信号了。


缤果盒子RFID应用


除了液体或金属商品,有些像蛋糕这样的商品为了防油会在包装纸里加入锡箔纸,而锡箔纸也会让信号非常强的衰减。即使没有这些东西,如果你想偷东西,你只要在身上放上锡箔纸,信号就没办法被识别到了。


所以,RFID目前主要被用于仓储和物流管理,是用于后台管理而不是前台的收银,而且现在70%是用于服装领域,而不是便利店,这也是为什么IBM在20年前就提出Bingo Box方案但到现在都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


Amazon Go的视觉识别,能够很好的识别商品被谁拿走了,所以能起到防作弊的作用。不过,这样的方案存在的技术难点在商品品类的识别,像Amazon Go这种200平米规模的店还比较好解决。


Amazon Go购物场景


如果是超市这样的规模,就搞不定了,因为如果你对10万件商品进行建模、训练、提取它的特征值,是非常非常大的工作量,然后它在货架上的位置,或在货架上的组合再进行训练,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Amazon Go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有隔板,让商品识别标准化,减少很多工作量,而在超市中商品的形态是非常多的,所以这个方法是很难行得通。


刚刚是从技术层面来讲,现在来从商业可行性上来说下这个问题,现阶段来说它的成本太高了,如果给超市做一个系统的CTO,一般超市如果花100万做改造,全国就要花费一个亿,所以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现在很多超市是亏损的。



结语

目前来看,所有的无人商店皆存在诸多缺陷,应该说Amazon Go所提倡的“拿了就走”的购物体验是理想的无人零售。但采用条码识别、RFID识别的无人零售更接地气,减少了人的参与度,提升了效率,别小看这一点点改进,在Amazon Go尚未落地前的这段技术空挡期,它们一旦规模应用,其创造的效益同样会非常惊人!



全球物联网独家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