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新一线城市的话题又被一众媒体提出,他们认为根据一系列经济、政治和学术资源等指标综合,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15个城市已然可以被评定为新一线城市。 而之前我在本号推送的《新一线城市争夺战》(点击左侧名称即可查看)文章中,通过金融与科创这两个对于城市综合实力至关重要的指标分析后发现,最有可能晋升为一线,或者说最靠近北上广深的城市,只有杭州。 换言之,如果真要评论新一线城市,那么杭州一定位居这个阵营的首位。 杭州在中国内陆城市排名中与广州虽然只差一个位次,但却是两个层级。那么作为强二线城市之首的杭州,与一线城市末位的广州,差距到底有多大?这是今天要展开讨论的话题。我将通过城市头衔、经济领域、人口、综合交通、大学、领事馆等一系列指标,杭州与广州进行综合对比。 01城市定位、头衔 如果跨越历史,回溯到南宋,杭州的地位无疑要高于广州。然现实却是,无论是从城市定位、头衔还是地理位置来看,杭州都要比广州逊色一筹。 杭州是浙江省会,副省级城市,是长江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乍一看特耀眼,比一般省会城市定位都要高,但别说和广州相比,就是与南京、西安相比都要逊色一些,南京和西安分别是华东、西北地区区域中心。 而且,在2016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杭州的定位也低于南京,处在长三角第三层次。 广州是省会、副省级城市、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是华南地区物流、商贸、综合交通中心,是千年商都。 所以,无论是从城市定位还是从区域战略位置来看,杭州明显不如广州。 02经济 经济是个大的范畴,它包含GDP、财政、资金总量、税收、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出口等一系列指标,我将从中抽选出相对重要的指数来比较。 先来看GDP,这个指标多少有些政治倾向在其中,但它依然是公认的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的最佳指标。 制图:子非鱼;数据来源于杭州、广州统计局 2016年广州的GDP为19611亿元,位于内陆城市第三,杭州为11050亿元,和广州相比差了8561亿元,有趣的是,相差的这个数字与2016年宁波的GDP(2016年GDP为8541亿元)几乎相当,也即杭州与广州GDP上差着一个宁波,广州=杭州+宁波。 杭州、广州去年的GDP增速分别为9.5%、8.2%,如果它们分别保持这个增速不变的话,经过计算杭州需要49年才能超越广州。 再看财政、税收和固定资产投资,这里的财政和税收以一般预算内收入和地税为准。 制图:子非鱼;数据来源于杭州、广州统计局、地税局 在这两个指标上,杭州均优于广州。一般预算收入仅次于北上深,已经达到了一线城市的规模。这两个数据也能再一次确定杭州新一线城市之首的地位。 接着看投资、消费和出口,这是地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消费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是全年商品出口总值。 制图:子非鱼;数据来源于杭州、广州统计局 三个指标综合来看,广州具有压倒性优势。固定投资额相差不大,杭州略微有些优势,消费与出口广州就远高于杭州了。尤其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广州已经达到了8706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不愧它华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地位。 正如上面所说,投资、消费和出口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从数据上看,广州这三驾马车的牵引力明显大的多。这说明了,杭州追赶广州的,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最后看工业增加值、资金总量。工业增加值体现是地区工业实力,而资金总量是衡量地区汇聚钱的能力,也是衡量城市行政级别和经济话语权的指标。 制图:子非鱼;数据来源于杭州、广州统计局 在这两个指标上,杭州均差了广州一大截。 一系列经济指标对比下来,可以清楚地看到,杭州虽然在强二线城市中位居首位,与广州也只差一个位次,但毕竟是两个层级,杭州与广州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依然需要一段漫长的追逐。 03综合交通、物流 比完经济后,接着从交通、物流角度来看看杭州与广州的差距。 制图:子非鱼;数据来源于杭州、广州统计局 上图是2016年两座城市在所有交通工具上的表现。交通和物流广州最大的优势,交通运输能力上,广州内陆第三的地位毫无争议。去年,广州货运量规模达到了11.3亿吨,是杭州的3.74倍,客运量规模达到了11.3亿人次,是5.5倍。 其中航空航运量方面,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相差也较悬殊。 数据来源于2016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 接着看物流。说到物流,广州的物流地位在国内无人可及,这是广州最大的优势。2016年广州的快递业务量全国第一,快递业务收入全国第三。 数据来源于国家邮政局 从数据可以看到,杭州的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均排在第五位,仅次于一线城市,再一次证明了它是强二线城市龙头的地位。 当然,杭州的快递业务量这么高,和浙江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有直接关系,阿里巴巴总部就在杭州,这直接提升了杭州的物流运输能力和地位。然与广州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杭州的快递业务量、收入分别是广州的63%、71%。 从交通运输能力、物流能力综合来看,能够很好地印证杭州与广州不在同一个层级的说法。杭州与广州在排名上虽只差一个位次,但综合交通、物流实力却仍相差甚远。 04高教、医疗、领事馆 接着来比对一下两城的软实力,它将通过高教、医疗和领事馆数量来体现。 中国有六大高教中心,分别是广州、武汉、北京、南京、西安、上海,以规模而论广州位居第一毫无争议。2016年广州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规模113.96万人,其中本专科生105.73万人、研究生8.23万人。 制图:子非鱼;数据来源于杭州、广州统计局 从院校数量到学生规模,再到毕业生规模,杭州与广州都不在一个量级上。 杭州虽有直属教育部浙江大学,但除了它还是它,广州直属教育部的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还有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211工程大学,形成了一个重点学校规模。 再看医疗。广州的医疗水平和规模在内陆是一流水平,三甲医院数量规模有55所,位居全国第三,杭州只有20所。 最后看领事馆数量,领事馆设置地是经济与政治地位的综合考量,它既是对地区地位的肯定,也是鼓励。广州在这个指标上依然是全国第三位,有55家,而杭州尚无领事馆。 这一轮梳理完发现,杭州与广州的差距不但体现在城市头衔、定位、经济规模和潜力上,也同样体现在两城的软实力上。 05人口 最后来看人口。人是城市发展的根本,也是城市服务的对象,更是未来城市角逐的筹码。所以,人口的比拼也相当重要。 制图:子非鱼;数据来源于杭州、广州统计局 上表是2016年杭州与广州的常住人口数据和在校小学生数据,从常住人口数据来看,广州的常住人口比杭州多486万人。 一般来说,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都是有政绩因素干扰,多少会有失偏颇,广州的实际常住人口不会低于2200万,杭州估计也早已破了1000万。所以,若采用小学生人数来衡量,则更为精准,因为它和政绩没有半毛钱关系。 看在校小学生规模,广州是杭州的1.8倍,这样估算,广州与杭州的常住人口之差大概也是这个样子,这还没有考虑面积,如果考虑到杭州是广州面积的2.23倍的话,杭州就差的更远了。 所有的指标一路梳理过来可以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了,作为大家眼中“新一线城市”之首的杭州与一线城市末位的广州到底有多大差距,上面的数据就是最好的答案。 杭州虽然综合实力非常强,已然处于强二线城市龙头地位,但不能沾沾自喜,欲晋升为一线城市、追齐广州,未来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版权声明:本文为“城市竞争力”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你还可以查看以下地区和城市(点击名称即可进入): 地区:广东、河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陕西、山西、广西、云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宁夏、贵州 城市:深圳、广州、武汉、杭州、南京、重庆、天津、成都、郑州、长沙、西安、福州、厦门、青岛、大连、济南、宁波、合肥、石家庄、温州、唐山、南昌、太原、东莞、佛山、嘉兴、南通、湖州、珠海、三亚、烟台、中山、苏州、徐州、廊坊、泉州、惠州、无锡、绍兴、洛阳 话题:《广州能否保住一线地位,关键看这里》、《长沙,凭什么争夺100万人才》、《成都:为什么是最受欢迎的二线城市》、《击败成都,重庆只能靠这个》、《南京野心暴露:成为一线城市》、《中国最失落的6个老二》、《西部六城:谁最该成为“国家中心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5个经济特区》、《中国15个最强县》、《机场排名透露的秘密》、《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被遗忘的6个城市》、《新一线城市争夺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