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百八十七篇中国式摔跤专项教学训练

 三槐世家馆 2017-07-10

中国式摔跤专项教学训练内容简介 

王彦会

  


 

 

中国式摔跤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流传华夏大地几千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方言和风俗习惯各异。因此,中国式摔跤的地域特色和教学传承也不尽相同。为此,中国式摔跤的训练方法和技术规范也只能是各抒己见。

 

  

 

本人自小生活在保定,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保定快跤风格的熏陶。1974年进入河北省专业队后跟随教练杨子明、穆怀书、王恩信、屈建兴等天津跤坛老前辈训练,故而技术风格融合两大跤城的特点。

 

 

近几年接触北京摔跤界王文永、李宝茹、徐刚等前辈后眼界大开,为继续深造随拜王文永先生为师,对皇城根摔跤特别是天桥摔跤技法有了进一步了解。所以,今天所谈中国式摔跤的技法、功法和训练风格是本人学习和反思的一些观点和感受。

为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国式摔跤项目精华,根据自己多年来训练所学和经验体会,简要的介绍一下中国式摔跤训练的基本内容和要领,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一、 中国式摔跤的基本知识:

(1)中国式摔跤的名称大约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当时国家体委引进奥运会项目国际式摔跤,又叫古典式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为了区分国际和国内的摔跤,所以将国内的摔跤名称前面加上中国式三个字,“中国式摔跤”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2)中国式摔跤和国际式摔跤的最大区别,一是:中国式身穿跤衣(俗称褡裢)国际式摔跤只穿上下连体的紧身衣,类似于举重服一样。中国式摔跤的技术和技巧在跤衣的作用下得到完美的展示。

(3)区别二是:中国式摔跤的规则规定,比赛时运动员除了两脚以外的任何一点着地就为失分(跪腿摔技术动作除外),国际跤除了站立摔还有跪撑摔和压桥摔。柔道有投技和寝技,相比之下中国式摔跤得分显得清楚明了,观众易懂,裁判易判。

(4)竞技文化的不同。中国式摔跤讲究一倒一立,点到为止,技术动作大都体现一个“巧”字。充分体现中庸文化和君子作风。国际跤、柔道则已“控制、制服”使对方失去抵抗能力为最终目的。

下面,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式摔跤的技术特点,首先要介绍一下中国式摔跤比赛服装(见图略)用跤衣服举例,的名称和功能。

二、跤衣、跤裤、跤鞋:

 

 

中国式摔跤跤衣的各部位名称有:小袖、大领、直门、偏门、软门、反挂门(注:反挂门应该是一种抓握方法)、中心带、小差、后寝。这些部位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抓握方法,抓握方法对了则容易得分,反之则容易失分,“输跤不输手”的说法就源于此。(跤鞋、跤裤略)

  

三、 中国式摔跤基本功:

 

 

中国式摔跤讲究手眼身法步。所以,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功也可以叫基本知识,也应该从手法、身法和步法开始。

另外,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功又分为:徒手基本功和器械基本功。徒手基本功包含:手法、步法、身法、跤架和各种名称的基本功动作。比如:涮腰、踢腿、大崴桩、小崴桩,蹲踢、抽腿、四眼揣。(可以作示范)这些基本功的训练都是为了提高中国式摔跤专项技能和专项技术能力所用。可以说,中国式摔跤的每一个专项基本功都是结合基本技术的运用技巧而产生的,实用性非常强。比如说:跪腿,盘腿等等。

下面,我们从中国式摔跤的跤架和手法开始介绍:

(一)跤架:

中国式摔跤常用跤架:

1、左架:左腿在前右腿在后,成约45度角丁字型站立,右腿为桩子腿也叫重心腿或支撑腿,左腿为活腿也叫前腿。运动员重心稍稍下降,身体稍向前倾。右手为底手,左手为上手。

2、右架:与左架相反。

3、小车架:

顾名思义,象推小车一样的姿势。两脚平行站立,重心稍稍下降。一般蒙古族运动员这种站架较多。

(二)手法:最基本的手法分为底手和上手。如果擅长左架,那么右手既为底手,左手为上手。底手和上手相互配合,一般情况下是现抢底手,后拿上手,抢底手的一个重要要领是抢里不抢外。

手法的抓握方法有:偏门小袖、大领小袖、小袖直门、小袖软门、小袖反挂门、小袖中心带、两把小袖、中心带偏门、小袖盖后寝(后中心带)小袖拿小差,底手小袖,上手封堵。

在双方争抢过程中手法变化有:蹬手、咧手、圈手、壁手、搓手、拿手、叼腕、摞手、借手、送手、封手、散手、打手、紧手、换手等等方法。

  

(三)步法包括腿法:

基本步法:上步、背步、跳步、橫步、盖步、滑步、倒插步、赶步、啦步、蹦步。

以脚腿发力的步法(也可以叫腿法):跪腿、盘腿,抽腿、蹬腿、缠腿、大崴桩、小崴桩、里刀、回马勺、蹲踢腿、长腰踢、崴桩踢、盖步踢、搓窝、挡腿踢。


(四)身法(包括头):近身、贴身、离身、闪身、直腰、塌腰、涮腰、翻腰、入腰、晃腰、橫腰、扎头、甩头、变脸、磕头、抬头、看天、仰头、


(五)中国式摔跤常用基本功内容:

1、徒手基本功:涮腰、长腰、长背、插闪、踢腿、蹲踢、盖步踢、崴桩踢、抽腿、跳八扇、四眼揣、上步揣、盖步揣、拉揣、勾子(背步、盘腿)崴桩、搓窝、支别子、手别子、矮走。

2、器械基本功:皮条、花砖(砖推子)大棒、小棒、滑车、大绳、地称、沙袋、石锁、栀子、拧子、大缸、大杆、中帆、爬绳。

四、中国式摔跤的常用基本技术:(包括摔法)大约分为几种类型:

(一)散手摔、大拿摔、搂抱摔、向前摔(掉脸)、向后摔(对脸)、左右摔,上下摔、抱腿摔、真假结合摔、防守反攻摔。

(二)各种手法的摔跤技术动作:

1、大领小袖的进攻技术:(可以变化手法)

大别子、脑切子、切别子、搓窝、踢、大得合、麻花掰子、挑勾子、假搓真拧、大领踢。

2、偏门小袖的进攻技术:(可以变化手法)

支别子、挡别子、跳别子、手别子、抱胳臂别子、拉揣、踢、得合、搓窝、架胳臂揣、借手揣、憋、搂、顶桩、挤桩、小得合、架梁踢、抹脖踢。

3、小袖直门的攻防技术:(可以变换手法)

崴、插打、搂、踢、憋、穿裆靠、抱胳臂憋、架梁踢。

4、小袖中心带的攻防反技术:(可以变换手法)

崴、搂、穿裆靠、中心带踢、中心带别子、中心带里舀子、中心带顶桩、挤桩、中心带扒腰憋。

5、两把小袖的攻防技术:

左右闪、左右变化各种跤架技术。

6、底手拿中心带,上手拿偏门的技术。可以做踢、别子、大得合等技术动作。

五、中国式摔跤常见的跤架攻防技术

(一)左对右的防守反攻技术。

(1)对手右架,拿大领小袖,自己是左架,你可以拿小袖直门。一是可以防止对手紧手进攻,并且可以合适时机使用上步崴的技术动作。

(2)跤架同上。对方拿偏门小袖,你可以拿大领小袖。自己的左腿抢在对手的两腿之间,使用紧手将对方拉近自己的身体。随后可以使用“脑切子”技术,容易成功。

(二)左对左的进攻和防守反攻技术:

(1)进攻:左对左和右对右是一样的。关键看谁的手法好,抢手快。自己右手抢到小袖后,左手注意封挡对方的底手(右手)在对手没有抓住自己的瞬间使用合理的进攻技术。比如“里刀、架梁踢、支别子、揣、插打”等技术动作,在使用技术动作时把握好时机和前后变化、重要的是爆发力和动作的幅度要快、要到位。

(2)防守:如果对方抢到自己的跤衣小袖(肯定是左臂)自己没有抢到对方的小袖。这时不能着急,而是用自己的左手手腕挂住对方的底手,中心矮下来,同时采用橫向步伐,和对手保持平衡,在对手拉带自己时要经常用脚踢或弹对手,使其不能有效进攻,自己伺机反攻或双手搓开对方的底手,从新开始抢手。

六、中国式摔跤手法的运用、变化和制约

 

 

用文字来描述中国式摔跤的手法变化、使用技巧和相互制约其实是很难的。倒不是我们写作水平不够,关键是很多术语和方言不能使大家全部领会和了解。反之,不使用方言和术语很多东西又不能精确的表达其含义,或者说是精髓。所以,中国式摔跤的很多技术要领,手法变化大多是像京剧一样,只能靠口传心授了。

比如一:双方左对左。同时抓住对方的小袖偏门,如何解脱呢?用术语来描述就是:“左手从里圈向上和外翻腕,用左手壁住对方的右手的小臂慢慢的搓,使其抓握小袖的手一点点松开,到一定程度时自己猛的向后咧手睁开对手抓我偏门的左手,使其两手无法抓握。这时要迅速结合步伐和身法以及对手重心使用合适的技术动作,才能获得成功。

比如二:双方左对右。右架选手首先抓住左架选手大领小袖。左架选手正确的防守或者是抓握姿势应该是小袖和直门。这样一来既可以防守对方大领小袖的进攻技术,同时可以采用“崴”的技术或是捧报入的技术进攻。

比如三:双方左对右。右架选手首先抓住左架选手偏门小袖。这时左架选手应该抓握对手大领小袖的部位,并且将自己的左腿主动向前插在对手的两腿之间,身体直立,采用紧手的动作,破坏对手的偏门小袖的手法。并伺机进攻。

 七、中国式摔跤训练特点:

 

 

中国式摔跤和其它对抗项目一样,属于双人同场徒手竞技项目。如古典式、自由式摔跤、柔道等。训练原则、内容、方法和手段也应该遵循竞技体育训练的一般规律。比如说:循序渐进,不间断,周期性,超量恢复等等。

但是,中国式摔跤有其自己的专项要求。比如说:运动员的小臂肌肉的力量耐力至关重要,所以在训练中应该强化“砖推子”训练,以提高其专项力量和抓握跤衣的耐力。

中国式摔跤不同于国际式摔跤和柔道,从站立到跪撑,从投技到寝技。而中国式摔跤规定除了两脚以外的任何一点着地就为失分。所以运动员保持平衡的能力尤为重要。这种保持平衡的能力在日常的训练中要有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在基本功训练中要加强。中国式摔跤很多基本功对于增强小肌肉群的力量非常有用,比如:跪切,坐盘,盖步等等。这些动作练习的小肌肉和关节肌肉是大重量负荷训练所不能做到的。

另外,中国式摔跤是一个动作得分后裁判马上叫停,裁判员宣判得分后从新开始,这样就给运动员休息片刻的时间。所以,运动员的专项耐力相对柔道和国际跤来讲就差一些。反之,中国式摔跤的很多技术动作是一招一式和真假结合较多,连续进攻相对较少,要求运动员瞬间的爆发力非常重要。这样对于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素质要求就一目了然了。

八、综述:

 

 

纵观中国式摔跤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规则。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其制胜因素和训练规律,以使我们的训练更加科学化。

第一、中国式摔跤是身穿跤衣服进行比赛的项目,中国式摔跤跤衣的各个部位,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作用,所以在中国式摔跤训练的基础阶段,正确掌握各种手法的抓握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基础训练时必须掌握正确的抢手要领和抓握方法。否则到一定水平很难再提高。

第二、中国式摔跤规则规定,运动员除了双脚以外身体的任何一点着地就失分(跪腿摔除外),所以运动员保持平衡的能力很关键,日常训练中如何提高运动员的这种能力,是我们训练的关键,通过哪些方法提高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应该是我们训练的重点。从目前看加强基本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第三、中国式摔跤的很多技术动作是真假结合、前后变化。所以,在技术训练中前后变化和真假结合的技术应该占重要位置。比如说:假搓真拧,手别变躺刀,假揣变跪腿摔等等。另外,全面规范的掌握正确的基本技术是运动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

第四、中国式摔跤的很多手法和技术紧密结合,所以要使运动员明白什么样的技术结合什么样的手法才能更加有效。所以,要明白手法和技术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了解和把握技术动作的使用时机。比如:反挂门钩子的使用技巧和时机。

第五、中国式摔跤的战术意识

中国式摔跤相对柔道和国际跤来讲,技术、战术因素要多于体能和力量(相对)。所以,中国式摔跤的比赛战术变化多端,常常出现以弱胜强的战例,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要将战术训练贯穿始终。

 

  中国式摔跤的技术运用大多通过手法实现,所以战术的运用离不开手法的变化。

比如一:对手力量大,但速度稍慢。我们就要采用散手摔的战术,尽可能的不和对手搂抱或抓握在一起,如果一旦抓握在一起的时候,尽可能挣脱开。在散手摔的过程中要利用手法变化和步法移动的机会使用合理的技术,而这种技术常常是前后变化或声东击西。

比如二、比赛进行到快要结束时,自己领先对手。这时尽可能的不要盲目进攻和使用技术动作(对手有明显的失误除外)。要想阻止对手的进攻,国际跤采用的办法多为封堵。中国式摔跤则可以采用抢抓有力把位的战术,采用佯攻的战术拖延时间,当然,时间过长不行,在过程中要防止裁判员判罚自己消极。

第六、中国式摔跤是一招一式和真假结合技术较多的比赛,相对国际式摔跤连续进攻和连贯技术较少。所以培养运动员速度力量(爆发力)至关重要。另外,比赛是在技术使用成功后马上喊停,裁判宣判后再开始比赛,运动员有一定的休息和调整时间,所以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应当是有氧耐力是基础,无氧耐力是关键。

第七、运动员心理素质、意志和拼搏精神是最后胜利的关键因素。

 

 

运动比赛获胜的因素很多,技能、体能、战术、心理等等都非常重要。但是,到高水平运动阶段,心理素质的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关键。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要把以战胜对手为最终目的的训练思想贯穿始终,养成运动员顽强拼搏,每战必胜的勇气和信心。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运动员只有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心理品质才能在比赛中坚持到最后胜利。当然,合理的战术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充沛的体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第八、文化素养是决定运动员技术水平保持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运动竞技的最高层次是文化层次的差异,最后能取得优异成绩和保持长盛不衰的是运动员整体素养的表现。为此,培养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运动员是我们最终的奋斗目标。这些方面看起来好像空洞和不现实际。其实不然,在运动训练的每时每刻都在磨练和考验一个运动员,不仅是现在,这些方面古往今来无不所在。从表面看来是在考验运动员,是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实际上是检验我们教练员和管理人员,他们的一言一行一动都体现我们的思想和理念,所以中国式摔跤的训练归根结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的延续。

   

 

中国式摔跤技艺博大精深,技术战术千变万化,可以说是一个学无止境和需要永远探索的艺术。我们所学和掌握的只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今天所讲只是自己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的点滴体会。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因为知识和阅历有限,很多方面可能讲的不对,还请大家提出批评,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