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八路诸侯89:同在幽州的刘虞公孙瓒积怨已久,脾气秉性不对付老好人准备除掉直脾气

 金色年华554 2017-07-10

       曹操因父亲曹嵩一家被杀讨伐徐州陶谦,未能攻克徐州的治所郯城(今山东郯城),退兵的路上惨无人道的屠城。气急败坏的曹操,这时候确实是有点“丧尽天良”。在曹操讨伐徐州陶谦的同时,幽州那边的幽州牧刘虞和降虏将军公孙瓒也打起来了,我们回头看看怎么回事。


                           

图1、刘虞


       幽州的情况在关东各州里算最特殊的。我们先整体看一下关东各州目前的情况:冀州如今的主人是袁绍、兖州的主人是曹操,荆州的主人是刘表,徐州的主人是陶谦;袁术刚刚坐上扬州牧的位置,青州如今有两个刺史,一个是公孙瓒任命的田楷、一个是袁绍任命的袁谭,两边打的不可开交。青州虽然是两个刺史,可这两个人明确的分属两边。可幽州呢?


图2、公孙瓒


       前面我们一路看过来,幽州的兵马一直被公孙瓒带着,和袁绍掐来掐去,好像幽州是公孙瓒的地盘。可公孙瓒的职位是降虏校尉,并不是幽州刺史或幽州牧。此时幽州的主人《十八路诸侯》一开篇就介绍过了,他就是汉灵帝任命的第一批州牧中的一个,刘姓皇室成员刘虞,而且刘虞还在董卓把控朝廷时被任命为太傅。


图3、汉灵帝刘宏


       依照这个关系,好像公孙瓒应该听刘虞的,可真实情况没那么简单。汉灵帝听取刘焉建议设立州牧本是一个不得已的临时方案,让州牧取代刺史,统领地方的军、政、民大权。这个情况在别的州,可能都没问题,可在幽州却有个大Bug。幽州因为地处边地,北边就是乌桓、鲜卑,针对这些少数民族,朝廷设有专门的降虏校尉、破虏校尉,也就是公孙瓒现在当的这个官。这个讨虏校尉虽然一直都待在幽州,可是朝廷直接任命的。虽然名义上幽州牧比降虏校尉官职大,可是降虏校尉并不算作幽州牧的直接下属,因此幽州的主要军权并不掌握在幽州牧刘虞手上。

 

而且更为过分的是,之前的幽州刺史有为降虏校尉、破虏校尉带领的军队供应军需的。刘虞当了幽州牧之后这个义务自然拿了过来。之前公孙瓒攻打乌桓、鲜卑,刘虞供应军需那是理所应当的事。可是如今你公孙瓒和袁绍他们大打出手,刘虞自然觉得我没有义务为这个事给你公孙瓒供应粮草。


图4、袁绍、公孙瓒大战(《跨江击刘表》)


       关于刘虞压减公孙瓒军队粮草供应的事情,后汉书是这么记载的“瓚既累为绍所败,而犹攻之不已,虞患其默武,且虑得志不可复制,固不许行,而稍节其禀假”。公孙瓒的死脑筋、倔脾气我们之前是介绍过的。在被袁绍打败之后,公孙瓒之前对付乌桓人的倔劲肯定又上来了。而幽州并不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频繁的打仗,刘虞吃不消、供应不上是一方面。当然最重要还是刘虞对和袁绍打仗的不认同。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最重要的可能还是两个人之间的不断深化的矛盾和积怨。刘虞上任幽州牧之后,对乌桓、鲜卑采取的招抚优待,与已经和乌桓人结下仇、一心坚持剿灭政策的公孙瓒就有冲突。之后刘虞的儿子刘和带着汉献帝旨意被袁术扣留,袁术要求刘虞派兵过去,公孙瓒先是劝阻刘虞无果,之后暗中勾结袁术吞并刘虞的军队,两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图5、朝廷劝和公孙瓒(《跨江击刘表》)


       如今刘虞要禁止公孙瓒和袁绍互相攻伐,断公孙瓒军队的粮草。公孙瓒知道后大怒,就放纵军队在幽州地面上劫掠,你刘虞不给我粮草,那我就自筹,看谁能管的住谁。公孙瓒纵兵抢劫,刘虞哪能制止得住,于是就上表朝廷告发公孙瓒“暴掠之罪”。而公孙瓒这边则上表朝廷告发刘虞的“禀粮不周”。于是两人就这样,像受了冤枉的小朋友,频繁的向东汉朝廷这个老师揭发对方,“二奏交驰,互相非毁”。可如今的东汉中央朝廷,眼皮底下的事情都管不了,那管的了远在天边的幽州呢,只能在两人之间和稀泥。


图6、袁术及属下(《伐袁术》)


       从朝廷的和稀泥的作为,再联系之前朝廷封赏黑山贼、联合袁术讨伐袁绍等行为。可以看到此时天下的两大阵营,袁绍他们是一股势力,而朝廷、袁术、公孙瓒、黑山贼等结成了对抗袁绍的对立势力。如果在那时候,依照朝廷正统的眼光看,袁绍是逆贼,公孙瓒你讨伐是对的,刘虞你应该给公孙瓒准备好充足的粮草。而同是朝廷还有顾忌到刘虞是有声望的刘姓宗室,只能两边和稀泥都不得罪。


图7、幽州治所蓟


       公孙瓒一看这样,自己如今再待在幽州的治所蓟(今北京大兴)的话太危险了,于是就在蓟城东南修筑了一个小城自己居住。在公孙瓒搬到自己的小城居住之后,刘虞几次邀请公孙瓒,公孙瓒却总是推脱说有病不来。心中发狠的刘虞,就谋划着除掉公孙瓒,毕竟这么一个不听话带兵的主,如果不除掉,不定会怎么样呢?


图8、魏攸


可是他的想法被手下的一个叫魏攸的给拦住了。魏攸这样劝刘虞:“如今天下人,都把您当做未来的希望。可您要成事,文臣武将都得有才行。公孙瓒文武才干都可以,只是有些小毛病,还是要容忍的。”经魏攸这么一劝,刘虞算是先把除掉公孙瓒的想法放下了。

 

       可是不久之后魏攸去世了,刘虞对公孙瓒还是放心不下,决定率领自己能统属的军队合计有十万,讨伐剿灭公孙瓒。将要出发的时候,一个刘虞的属下程绪脱掉盔甲前来劝刘虞说:“公孙瓚虽有过恶,而罪名未正。明公不先告其知晓让其改过。如今兵起萧墙,对国家并没有好处。再说胜败难保,不如先驻兵在此,以武力威胁公孙瓒。公孙瓒为了免祸自然会到您这谢罪,这样不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了吗?”可怨气已经憋了一肚子的刘虞那听得进去这些,认为程绪这是临阵搅乱军心,阻挠作战计划,于是下令将程绪处斩并示众。并告诫手下的士兵说:“无伤余人,杀一伯珪而已。”在刘虞兴师动众准备征讨公孙瓒的时候,早有公孙瓒的同族同乡,刘虞的部下公孙纪给公孙瓒通风报信去了。

      

图9、公孙瓒(《跨江击刘表》)


       刘虞是东汉的忠臣,一直没有不臣之心。公孙瓒其实也没有,甚至在刘虞动手向自己开刀之前,连独立做一方诸侯的心思都没有,只是一个好打仗的军人而已。可是双方的身份、脾气、性格等的差异,让双方走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就这样一个地盘上的两支老虎,刘虞和公孙瓒之间的火拼终于要开始了。谁胜谁负,我们下期再说。十八路诸侯,这一期就到这里,下期继续。看十八路诸侯,读最真实三国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