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让孩子爱上学习,爸妈最好不要再说这7句话!

 马连成0205 2017-07-10

孩子生下来,对学习就是感兴趣的。那么为什么后来孩子的学习热情减退了呢。其实这缘于家长在陪伴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有意无意的说出一些干扰孩子学习的话,我们的本意是想激起孩子努力学习的欲望,但往往适得其反。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妈妈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说,不好好学习长大就准备去搬砖吧,找不到好工作,以后就出去要饭吧,连媳妇都娶不上。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就会跟家长顶嘴,告诉妈妈伟大的人物从来不上学,举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例子。但是更多的时候,家长的话会让孩子感觉学习是件特别有压力的事。

看看以下7句话,身为家长的你是不是也说过?

1.不好好学习,以后找不到好工作,受苦!

很少有家长会给孩子讲为什么要学习,通常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就是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在孩子小的时候说这个目标,孩子很难体会到。家长的话会让孩子在学习中有压力甚至恐惧,如果一直成绩差,他们会对生活失去信心,感到前途很黑暗。

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探索学习的意义,探知孩子内心的想法。

2.你看看人家孩子,这次又考了第一!

攀比是很多妈妈的常态,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自己娃,却忘了有比较就有伤害,如果学习成绩只是拿来比较的话,未免本末倒置。一方面给孩子造成压力,另一方面让孩子对别人家的孩子产生嫉妒和仇视,久了孩子性格也容易发生扭曲。 要让孩子明白学习名次并不能觉得输赢。承认孩子的优点并鼓励孩子向别人学习,让榜样成为朋友。一起享受成长的乐趣。

3.开始是你要报名学的,现在怎么能反悔!

很多宝宝在学习这件事上,有着三分钟热度的表现,那是因为孩子们分不清什么是轻松的事和快乐的事,比如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学习钢琴很优雅,自己吵着也要学,家长就给报班,其实孩子并不明白学习过程是如何的,假如让孩子尝试练习一段时间,体验之后依然想学那便是喜欢了,兴趣是坚持的保证。

4. 你写作业太磨蹭了,今晚不许玩!

我们经常会限制孩子玩耍的时间,但从不限制孩子学习的时间,却很少想到,一直学习,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大脑和眼睛也会疲劳,效率更低下。在学习这方面,需要限制学习的时间。一方面给孩子舒缓压力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的时间管理,学会以后做事分清重点和主次。

5. 你就负责好好学习,其他不用管!

应试教育下,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家长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都不要管,也有的放下工作去陪读,帮孩子洗衣服做饭,但是家长忽视了除了课本上的学习之外,让孩子独立起来更重要,一直只让孩子学习其他的不管,孩子的生活能力真的不会有问题吗?更何况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孩子学习成绩上,更容易让他们感受到压力大从而生出厌学的情绪。

6.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别胡思乱想!

有些家长遇到小孩子提出的关于学习上的问题,总是会说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就是这么做的,固定的公式。这样无疑打击了孩子想要探索的心,也让孩子以后的学习中很难发散自己的思维,缺乏创新意识。家长也应该多问孩子“为什么”,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与孩子一起探索知识。

7. 考好了,给你奖励,考不好,就惩罚你!

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家长们普遍爱用奖惩制度。比如考好了,就带孩子去吃大餐,买孩子想要的东西,考不好,就不许孩子玩游戏,加重学习量。这样做又把孩子学习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物质上,同时也把孩子在学习中没有得到理想结果后悔的情绪,全转移到了不能玩游戏的代价上。事实上奖惩制度没有让孩子加深对学习的热爱,反而让他们忽视了学习过程的感受。

别私存,也转给朋友们看看吧~他们一定会感谢你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