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儿音乐:神奇乐队在哪里?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7-10

一位老同学带着孩子专门跑到单位问我:“你身边有没有开设少儿乐队课的培训班?孩子一直都是一个人练琴,作为父母我们怕他养成孤僻的性格。我看邻居学打球的孩子身边有一帮球友,每天都很阳光,所以想问问你哪里有少儿乐队课程,让孩子也能和朋友一起玩音乐。”  

非常遗憾,我身边没有这样的集体多样合作的乐队课程。非常遗憾,我在多家音乐院系学习和工作二十余年,没学过甚至都没见过针对少儿的乐队课。非常遗憾,整体而言我安身立命的高等音乐教育完全没有跟上社会日益升级日益多样的音乐文化需求。  

细思恐极。一个孩子在球类运动中可以养成规则意识和乐观、开放的性格,可以结交朋友,可以学会担当、配合、吸引“炮火”、为同伴进球创造条件,可以培育智谋、勇气、责任感和拼搏的意志,可以为了集体目标而克服个人逞能的冲动,可以成为小群体的领袖以及让身心更健康。但是一个琴童,让人联想到的只是一个人孤独练琴的剪影。音乐的好处,说来说去却是“陶冶情操,陶冶情操,陶冶情操”,我这样的音乐工作者对不起音乐,对不起喜欢音乐的孩子。  

看着老同学和他的儿子失望而回,我痛定思痛,立即购买和研读少儿乐队的资料(数量实在不多),并四处请教乐队课或合奏课的老师,改进自己在少儿乐队方面的认识和实践。  

其实,音乐学家缪天瑞早在1950年就出版过《儿童节奏乐队》,并认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少儿乐队在培养注意力、开发创造力和表现力、发展协调意识和集体精神等方面的作用。然而,在音乐院系的运行中,专业细分成为惯例,乐队课或合奏课得不到重视,多数学生甚至没有接触过乐队或合奏课,极少数的乐队课也是以“专业乐队”为追求,和少儿的业余的乐队几乎毫无交集。所以,绝大多数音乐从业者和我一样,不仅没有乐队思维,而且没有乐队经历;即便少数具有乐队经历的音乐从业者,也不了解少儿乐队的目的、组织、训练和表演。  

少儿乐队并不是为着音乐艺术而存在,而是作为孩子的素质教育平台来运行。少儿乐队中有着丰富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因素。音乐是孩子一辈子的好朋友,它能让少儿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并有能力通过音乐抒发情感、表达心绪,但是一直是一个人练琴容易让孩子丧失兴趣。而乐队不同,它有更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尤其是乐队有一帮伙伴在一起,孩子更容易产生兴趣。和伙伴们在一起的积极氛围还让孩子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以及完成作品过程中的互助习惯与韧性。  

我们都说现在的孩子缺少集体精神,然而集体精神不是通过言语灌输就能拥有,它需要孩子通过经常的正反馈集体活动来习得。在我的舞台表演课堂上,我尝试引入小乐队的形式并参与其中,我想说,一个没有过乐队体验的音乐学习者是不完整的。在乐队中,我们更能够感受音乐意义的建构、艺术价值的生成,更能理解合作的不可或缺、感受团体的温度,并学会互相支持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社会关系本身是生命经历和精神财富的重要部分,对于少儿的成长来说尤其如此。埃德·迪纳父子的《改变人生的快乐实验》指出,“相互理解、关心以及认可彼此的价值”这样的“亲密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幸福来源,乐队成员之间就是这样的亲密关系。实验还表明,关怀他人、帮助他人能够让自己快乐,在乐队中我们则是必须关怀他人、帮助他人,也被他人关怀和帮助。  

艺术体验很重要的一项价值是发展共情能力。如果你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对他人的感受感同身受,那么你也就得到情商的提升,并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独奏也能发展我们和作曲家之间的共情,然而这远没有乐队所能提供的共情的形式丰富。神经学研究揭示,我们的大脑中分散着镜像神经元,这在孩童(以及猴子)群体尤其明显,他们能够通过乐观的同伴习得乐观,能够通过有特长的同伴习得特长。这也告诉我们积极、快乐的乐队学习能够多方面促进孩子的生长。  

从音乐能力的提高来说,好像乐队课没有一对一的小课有效,但这绝不等于就可以不要乐队课。乐队课必不可少,除了它的成本比小课低之外,还有以下五大理由。第一,乐队课和小课是两种教学形式,目的和侧重并不相同,不能互相取代。第二,乐队课能让孩子感受和认识乐队的多声部、多音色、声音位置与综合声场,从而具备合奏思维。第三,中国的音乐学习者乐队课缺失的恶果已经显现,合奏能力很差,甚至在性格上也很“独”,不合群(药家鑫是其中的极端案例)。第四,乐队课能够丰富和提高学习者对音乐的认识,从而提高音乐综合能力以及独奏能力。第五,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还要认识到,社会对于音乐的作用已经走过“考级”和“考学”的简单功利阶段,想要从音乐中得到更多、更高的价值。  

反映在音乐学习上,除了单纯的音乐技能,我们更应该进行供给侧改革,开展少儿乐队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优质成长。

                                              文 | 张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