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升高数学衔接的必要性,新高一学生家长必看

 music米妮 2017-07-10

【导读】今天中考成绩公布后,许多同学即将步入高中,前些天我发布《高中暑假学习计划表》一文时,有位初三毕业的同学回复“作为新高一,不着急”,这句话我听着都着急,我看过多少学生中考时140多分的,高中却不及格,初升高的衔接工作不做好,对整个高中学习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我对那位学生回复“要提前预习,否则会不适应”


之前有一篇文章很火《初三的这个暑假,将影响你未来十年》,这句话貌似很危言耸听,其实有一定道理的。多少人进入高中后,成为学渣,都是因为初三这个暑假没有做好高中学习的提前准备,以至于进入高中后,上课听不懂,进度跟不上,作业不会做,考试不及格,然后掉到中下水平,一蹶不振,从而影响高考,影响考大学,影响以后找工作,影响未来十年,甚至一生。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有哪些不同? 

 

一是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历来新高一学生都反映,集合、一一对应等新高一数学概念难以理解,因为不像初中数学,会有很形象的具象感觉,高中数学的语言体系,开始变得抽象,开始用“∩”“∪”“∈”“?”“㏒”“?”“∞”等抽象符号去表达数学意思,并且很多概念离生活很远,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直观感知,似乎很“玄”,导致很多学生无法适应,甚至觉得学了一个假的数学。


二是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方法方面,对理性理解的要求更高,也就是对很多的数学信息,能够准确的领会意图,准确的处理成有用的条件。很多高中生经常搞不懂题目到底在考什么,表面上条件和结论没有半毛钱关系,这就是因为学生没形成准确翻译数学语言的能力,这种对理性理解层次方面的要求,是初中数学难以企及的。


三是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一般来说,初三知识点占了初中知识点的一半以上,而整个初中知识点,比之高中,可能只能占到二三成,由此可知高中数学的内容量是相当大的(虽然上海地区不用学导数、微积分、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加之时间紧、难度大,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所以,新高一同学要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并且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避免脱节。


☆ 现有初高中数学知识“脱节”在哪里?


 这8块内容入学高中前需要学习巩固,也即衔接内容的重点


 1.立方和与差的公式

这部分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很多都不讲,但进入高中后,它的运算公式却还在用。很多题都是直接使用的。比如说:

(1)立方和公式:(a b)(a^2-ab b^2)=a^3 b^3;

(2)立方差公式:(a-b)(a^2 ab b^2)=a^3-b^3;

(3)三数和平方公式:(a b c)^2=a^2 b^2 c^2 2ab 2bc 2ac;

(4)两数和立方公式:(a b)^3=a^3 3a^2b 3ab^2 b^3;

(5)两数差立方公式:(a-b)^3=a^3-3a^2b 3ab^2-b^3。


 2.因式分解

十字相乘法在初中已经不作要求了,同时三次或三次以上多项式因式分解也不作要求了,但是到了高中,教材中却多处要用到,很多学校在高中教学过程中,都是直接当已知内容讲授的。当然,在“卡西欧计算器”当道的高中,这些因式分解方面的问题小了很多,因为都可以借助卡西欧991解二次方程或三次方程得到解决。


 3.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

这也是初中不作要求的内容,但是分子、分母有理化却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特别是分子有理化,在一些放缩技巧、裂项技巧、解方程、解不等式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到,所以一定要提前熟练。


 4.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初高中衔接中最重要的内容,二次函数知识的生长点在初中,而发展点在高中,是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内容。二次函数作为一种简单而基本的函数类型,是历年来高考的一项重点考查内容,经久不衰。通过分析二次函数的开口、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个数去分析相应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分析根的分布问题。由此衍生来的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思考与理解。由根的分布问题,产生的参数分析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可以说是整个高中框架的起点与基石。这一类问题,既是基础点、也是难点、易错点,二次函数这个坎过不去,高中数学基本上废了。所以这个内容是衔接内容的重中之重!


 5.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在初中,我们一般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而到了高中却不再学习,但是高考中又会出现这一类型的考题,对学生有以下能力要求: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并能用判别式判定根的情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运用它求含有两根之和、两根之积的代数式(这里指“对称式”)的值,能构造以实数p、q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6.图像的对称、平移、翻折变换

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数后,对其图像的上、下;左、右平移,两个函数关于原点,对称轴、给定直线的对称问题必须掌握。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口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于心,函数图形关于直线对称、关于点对称如何变化、绝对值对函数图像的影响,这些都是要重点理解的。这对于高中数学四大思想之一的数形结合的理解与掌握,至关重要。数形结合是将高中抽象的部分具象化的重要手段,如果不懂数形结合,高中数学的难度要增加三成。


7.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

初中教材中同样不作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在高中,这部分内容被视为重难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综合考查常成为历年高考综合题。衔接过程中,主要要学习二次函数含参数的问题,理解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内在联系,为后面的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与相应的幂指对方程、三角方程和幂指对不等式、三角不等式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埋好伏笔,做好铺垫。高中数学是讲究通性通法、也重点考察通性通法的。


8. 平面几何部分的一些概念、性质

如重心、垂心、外心、内心等,如角平分线分比例性质,射影定理,圆周角,弦切角,圆幂定理等,还有直角三角比的一些内容。这些相关内容,初中生很多都没有学习,而高中教材多常常要涉及,并经常是在解题过程中直接运用,而直角三角比的一些平方关系、商数关系、倒数关系,也可以提前适当引导学习。


9. 卡西欧计算器的熟练使用

上海地区初中不允许使用计算器,但高中考试可以使用计算器。所以,这方面的衔接,也需要提前做好练习。比如,如何运用table功能分析函数的变化趋势,简单的学习二分法分析函数的零点、方程的解等,如何运用计算器求二次方程、三次方程的解,如何运用Σ功能求和、如何用计算器分析简单的三角比问题等等。计算器最好991,功能更全,拿计算器说明书,对着练练,对高中学习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针对初高中的种种差异,准高一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规避风险,做好衔接?准高一同学又该如何利用暑假,提前适应高中学习?

 

是自己在家啃书本?还是冒着酷暑,汗流浃背地参加传统补习班呢?不,vipjr打破传统补习班,在家通过网络就能直接上课,专业师资从中高考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小升初、初升高衔接课程,将知识模块化,名师亲自小班授课,课程推进符合螺旋上升的特点,帮助每一位同学查漏补缺、强化思维,提前掌握正确的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下面是vipjr初高中数学研发部精心设计的课程讲义预览

 

 

(作为本套课程的设计者,倾力推荐,希望有帮助)

 

开学后,快速适应学习节奏,数学起步零缺陷,凭借充足的准备建立强大的心理优势,站稳脚跟,脱颖而出,赢得与尖子生肩并肩竞争的筹码,让老师眼前一亮,让同学刮目相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