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滨海湾上的两颗音乐明珠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7-10

                     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大榴莲”的滨海艺术中心

新加坡周末的傍晚,似繁忙又悠闲。2017年新加坡国际钢琴节的最后一天,由史蒂芬·寇瓦谢维契大轴演出。寇瓦谢维契是阿格里奇的第三任丈夫。我准备去聆听这场音乐会。从克拉码头站下地铁,我沿着新加坡河走去维多利亚音乐厅。

优雅“淑女”维多利亚音乐厅

 

踏出地铁站的那一刻,呼吸到潮湿而温暖的空气,才发现自己许久没有看过夜幕下的市中心与新加坡河了。天渐渐暗下来,夕阳照在河上,一艘游船徐徐从滨海湾逆流而上,高楼林立的金融区与远处的金沙、河边低矮的餐馆酒吧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暮色里弥漫着河水的土腥,混合了一点燃烧了的汽油的味道。这是我熟悉的新加坡。走过驳船码头,穿过国会大厦,径直走到维多利亚音乐厅的正门。音乐厅里温暖的灯光,感觉是一个老朋友正在张开双手欢迎我,让我觉得有了对音乐会更强烈的期待。抬头看河对岸的各色高楼,远敌不过面前这安静的“淑女”。

维多利亚剧院与音乐厅坐落在新加坡河畔,以前的剧院是市政厅,建成于1855年。1902年,英殖民政府为了纪念刚去世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市政厅旁边建了一所纪念堂。两栋建筑为统一的帕拉第奥风格。为了美观,1906年一座54米高的钟楼将两栋建筑连为一体。白色大理石的阶梯,加上透明的电梯,给简洁却带有浓郁英国殖民风格的建筑注入一丝现代气息。这里,曾是纪念馆,曾是二战时的战地医院,曾是李光耀带领的人民行动党成立并策划独立的地方。1979年以来,维多利亚音乐厅成为新加坡交响乐团的家。2010年前,音乐厅有800多座位,经过四年的整修,在保留原有外观和传统建筑结构的情况下,翻新提升了音乐厅的声学设计和设施。现在,它是演奏室内乐或者独奏会的场所。以前楼下的小咖啡厅,现在已经改成意大利式酒吧餐馆,有音乐会前的优惠菜单,在网上有很高的评价。

从1994年开始,每年6月的维多利亚音乐厅(2011在杨秀桃音乐学院,2012-2014在新加坡艺术学校),都有四个晚上的独奏会,由四个知名的钢琴家来演出。每年的钢琴节都有自己的主题——1996年是俄罗斯主题,2005年是印象与绘画,2010年是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有一段时间,音乐节曾经邀请爱乐者投票选择下一年的主题与钢琴家,但因反应平平,众口难调,最后还是改由组委会决定。寇瓦谢维契的音乐给人一种清新的自由感,总觉得多是他自己的想像,也许这也契合了今年的主题——幻想与记忆。

从音乐厅向外望去,玻璃窗外装饰的,是这城市最美的夜色。远处的金沙酒店浮在水面上,近处的浮尔顿酒店的灯光,与安德逊铁桥,更让人觉得放松与闲适。音乐会结束后,许多爱乐者们还会去旁边亚洲文明博物馆的Empress餐厅吃夜宵,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音乐会后的感想。

大气又俏皮滨海艺术中心

          

维多利亚音乐厅是一座古老的音乐厅,亲切温和。而2002年建成启用的滨海艺术中心的音乐厅是现在的交响乐厅,现代大气,又有些俏皮。艺术中心的主体外观在新加坡众多建筑中独树一帜,有7000多块三角形玻璃遮阳板,外形非常像新加坡人爱吃的水果之王榴莲,所以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大榴莲”。一个“榴莲”是音乐厅,另一个是剧院。这里面向滨海湾,有新加坡最美的景色,最美的音乐。1989年,当时为副总理后来成为第一位新加坡民选总统的王鼎昌提议要建造一个更好的、更大的国际化音乐厅与剧院。大部分的交响乐,歌舞剧都在这里演出。滨海音乐厅是声学大师拉塞尔约翰逊的杰作,世界上只有其他五座音乐厅与之有同样的评级。舞台上方的返送设计可以让声音精确反弹,可以让观众和舞台上的音乐家都清晰地听到声音。音乐厅的管风琴包含4470根管与61个音拴,由世界知名管风琴建造者J.K.Orgelbau设计建造。

滨海艺术中心全年都有大咖来演出Gala音乐会,每年二月也有华艺节,主要是中文剧场以及演唱会。艺术中心也是多功能的,有室内的小演奏厅,有户外的表演舞台。所有对音乐有热情的人,都可以一展身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音乐演奏。学校假期时,艺术中心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亲子工作坊供大家参加。这里也有酒吧和各种餐馆,还有乐器店。人们经常可以在艺术中心听免费的室内外演出,听音乐会与音乐剧,吃冰淇淋喝咖啡。我最爱的还是三楼的图书馆。这是个非常特别的图书馆,有上千的音乐CD,有无数的曲谱,有各式各样的电影可以借,图书馆年费只要20新币。每次到这里时,都觉得所有的嘈杂情绪都不见了。图书馆内还有一个小咖啡馆,只是风景不如落地窗前的座椅了。晚上有音乐会时,观众可以在六点半去到小咖啡馆,这里会有音乐讲座,介绍作品和演奏家。想要与朋友合作弹一曲或者视奏曲谱时,艺术中心还提供琴房租赁。想要独处时,可以安静地坐在落地窗前,借几盘CD,带上耳机,面对滨海湾安静地待一个下午。窗外的鱼尾狮与金融区炎热而繁华,室内却是清凉幽静,伴着书香与木香,循着音乐探寻那都市中的桃园密境。

Tips:游览路线
新加坡这两个音乐厅都靠近新加坡河入海口。最好的路线是从政府大厦地铁站出来,穿过圣安德烈教堂向南,就能够看到大榴莲的屋顶与金沙酒店。沿圣安德烈向金融区方向走,路过旧国会大厦,转弯,就能到维多利亚音乐厅与剧院,音乐厅内部平时不开放但外部建筑差不多可以随时参观。里面有sistic售票处,几乎可以买到所有的演出票。从维多利亚音乐厅出来,继续朝新加坡河的方向走,在独特的安德逊铁桥左转,就会看到滨海艺术中心两个大大的“榴莲壳”。径直走下去,路过小公园,从新的滨海大桥底下穿过,整个滨海湾的景色就尽收眼前。再左转就到了滨海艺术中心的正门,直走,是一个室外剧场,也有游船的停泊站。再向右,可以从50年庆典桥走去鱼尾狮。再走下去,还有酒吧餐馆。有些爵士酒吧在晚上9点后有演出。

                                 文 | 陈亚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