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促进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发育
2017-07-10 | 阅:  转:  |  分享 
  
促进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发育

2011-04-19点击率:237标签:精细/运动/训练/肌张力/手/治疗

???在作业治疗中,首先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训练,直到它们能很好支持精细运动功能,但同时仍需要给予脑瘫患儿去体验手部不同感觉的机会,并且,在开始训练精细运动技能之前也需强调对手一眼协调能力进行训练。一、促进上肢粗大运动功能发育???1.手粗大运动功能训练原则???(1)先训练脑瘫患儿获得良好的坐位平衡与保持良好坐位姿势的能力,或在训练时,给脑瘫患儿提供适当的座椅和桌子。???(2)从事单侧手活动时,要将另一只手摆放在恰当的位置上,以帮助脑瘫患儿维持正常的姿势与肌张力。???(3)考虑操作物件的大小、质地、重量与形状,因为手的运动控制开始于感觉输入,不同的感觉输入有利于促进手功能的发育。???(4)鼓励采用双手性活动。???(5)动作难度应设置在脑瘫患儿通过努力就能完成的范围。???2.促进手臂与肩胛带的分离动作训练???(1)让脑瘫患儿俯卧于治疗师的膝上,治疗师的手固定住脑瘫患儿肩胛带,鼓励其做伸手向前的动作。???(2)脑瘫患儿俯卧于地板上,作双手滚圆棒动作。???(3)脑瘫患儿在俯卧位下,做双臂伸直、外展、后伸的动作。???3.增加肩胛带的自主控制,提高上肢的稳定性???(1)脑瘫患儿取俯卧位,用双肘支起上身,作左右、前后的重心转换。???(2)脑瘫患儿俯卧在滚筒上,双手交替支撑,作向前、向后的爬行动作。???(3)脑瘫患儿维持手膝四点支撑姿势于平衡板上,治疗师控制平衡板,并作缓慢的晃动。???(4)脑瘫患儿俯卧于滚筒上,一手支撑于地面上,并在支撑臂的肩部施以适当的压力,另一手从事某一作业活动,可以是够取物品或与他人玩耍等活动。???(5)坐位或立位下,脑瘫患儿双手与治疗师的双手共持一根木棒,作对抗性推的动作,治疗师推动的力量取决于脑瘫患儿推动的力量。???4.训练坐位平衡,诱发保护性伸展反应???(1)脑瘫患儿坐于半圆形平衡板上,治疗师站在脑瘫患儿身后保护其安全,鼓励脑瘫患儿当身体向左晃动时伸左手向左侧够物,向右晃动时伸右手向右侧够物。???(2)脑瘫患儿骑坐于半圆形平衡板上,治疗师站在脑瘫患儿一侧保护其安全,鼓励脑瘫患儿当身体向前晃动时伸手向前够物。???5.诱发手到口的动作???(1)双手交叉互握,让脑瘫患儿作双手触摸口部的动作,此方法适用于各类型脑瘫患儿。???(2)鼓励脑瘫患儿手抓食物,或将一些食物(香蕉、蜂蜜、饼干等)涂在手指上,做手到口的动作。???6.诱发肘关节伸直???(1)肩胛带前伸,伸肘够物或手握一硬的圆锥状物体去触碰前方某一目标。???(2)脑瘫患儿手握一端带有磁铁的柱状物,去吸放在桌面上的金属物,动作过程中要求涉及?肘关节的伸直。???(3)对于年幼的脑瘫患儿,可将其抱坐于腿上,让其伸手去拍治疗师的手掌。注意不要让他?失去姿势控制。???7.诱发双手在中线上的活动???(1)侧卧,肩关节屈曲,用手玩物,或用手触碰另一只手及身体某一部位。???(2)仰卧,保持双手交叉互握状态,或用两手同时触碰胸上方物体,或双手轮流抓放一物件。???(3)双手操控简单的玩具,如拨浪鼓等。

二、促进手精细运动功能发育???早期视觉整合和有目的地使用手是脑瘫作业治疗中发展手精细运动功能的基础。治疗师在治疗中,可以通过使用有趣的玩具和自己的面部来帮助脑瘫患儿练习视觉固定、视觉跟踪和手、眼协调,并且要经常与脑瘫患儿保持视觉接触。???1.手精细运动功能训练原则???(1)既然有很多手的精细动作是在坐位下完成的,因此,在开始手精细功能训练之前,就要先训练脑瘫患儿获得良好的坐位平衡与保持良好坐位姿势的能力,或在训练时,为脑瘫患儿提供适当的座椅和桌子,以帮助其获得良好的姿势控制。???(2)从事单侧手活动时,要将另一侧手摆放在恰当的位置上,以帮助脑瘫患儿维持正确的姿势与肌肉张力,尤其是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来说,这点特别重要。???(3)考虑操作物件的大小、质地、重量与形状,因为手运动控制开始于感觉输入,不同的感觉探索有利于促进手功能发展。???(4)鼓励采用双手性活动,且保持正中位活动。???(5)动作难度应设置在脑瘫患儿通过努力就能完成的范围。难度过大,会对患者产生一种压力,而这种压力会诱发或加重痉挛和联合反应,从而使得姿势控制与动作努力更差。???(6)训练器具不应选择尖锐等危险性器具,另外在捡豆子等训练时,旁边应由大人陪伴,避免脑瘫患儿将豆子塞入口中、鼻子中。???2.手功能常见表现形式???脑瘫患儿常表现为手动作发育迟缓或不正常,不正常的动作模式往往是几个发育层次的复合,其原因在于脑瘫患儿的认知和社会心理层次鼓励他尝试作超过他运动能力的活动,而不能完成活动所产生的感觉运动压力导致他把自己迟缓的、不同发育层次的动作发育形态叠放在一起。???3.训练手指控制的方法???(1)用来整合整个上肢达到最佳控制的感觉性活动:比如让脑瘫患儿用手和膝爬,治疗师还可以提起脑瘫患儿的双脚,嘱咐其用双手走路。拍手或拍大腿。???(2)增强手和手指有良好控制的感觉性活动:用油、布或是刷子擦刷手臂、手及每一只手指;把每只手指插入黏土中,分别用其余四指与大拇指将黏土撑开,在指间挤压黏土;用手指撑开橡皮筋;捏衣夹;在装有沙子或豆子的容器中寻找小物件;将手放人凉水杯或热水杯。???(3)用于促进手抓放物件及手.眼协调的活动:???1)如果脑瘫患儿手紧握,张开困难,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法使手掌张开:???于其小指背侧向腕关节方向推挤用力,可以诱发手掌打开;???将其大拇指桡侧外展,其余4指容易伸展,用一只手通过脑瘫患儿掌心握住,然后将腕关节背屈并施加一定压力,保持数秒也可以诱发手掌张开;???轻轻敲击其手臂指伸肌腱,再由腕部向手指方向轻擦,同时配合“手打开,手打开”的语言提示;???将脑瘫患儿的手抬高过头,并使肘关节伸展,腕关节掌屈,也可使手伸展,同时配有语言提示。???2)如脑瘫患儿能将手掌打开,但抓持物件困难,可以将一根稍长的圆柱形物件放其手掌内,帮助弯曲手指,使其能抓住物件,并保持拇指处于对掌位,数秒后,慢慢减少对手部的帮助,同时向上拉动物件,使脑瘫患儿的手指产生对抗,或在侧面扭动该物件。???当脑瘫患儿已有较大的抓握力量时,让其继续练习抓握几次。当脑瘫患儿已能握持住手中的物件时,就应鼓励其伸手抓握物件。为了提高患者对抓握的兴趣,可在一根杆子上悬挂各种有趣的物件如响铃、毛绒玩具或食物等。用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圈子套放在相应大小、形状、颜色的物件上,或移动穿挂在一根铁丝上的小物件。捏皮球、堆积木、插球、插棍、插方块或圆盘、套圈或投掷沙包、小布鱼、串珠子或走迷宫等作业活动均可以锻炼脑瘫患儿的手一眼协调活动。???(4)用于手指分离性运动控制的活动:捡拾小玩具、珠子或豆子,并将其放人狭小开口容器内。镊子夹持小块海绵。剪纸、橡皮泥、拧螺丝、拧瓶盖等。手指头蘸颜料印指印。手指弹弹子。???往手指上套指环。使用需要个别手指控制的玩具或用品,如琴键、笛子、计算机键盘等。单个手指的游戏,可用眼睛或不用眼睛来引导,并保持其他手指弯曲在手掌内。翘起单个手指并摆动。堆砌积木、玩智力拼图。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如拉拉链、扣纽扣等。描图练习、写字练习,笔杆可以由粗到细。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