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丹:传统本身是在不停地追问现实状况

 柳星星h02xgxmd 2017-07-11

要有耐心!

不要依靠灵感。

灵感是不存在的。

艺术家的优良品质,无非是智慧、专心、真挚、意志。

像诚实的工人一样完成你们的工作吧。

——罗丹

罗丹的骚动和他钟情的古典雕塑,在疯狂的日以继夜地雕刻、放大、分隔、重组雕塑的过程中开启了现代雕塑的大门,影响数代艺术家和公众,包括毕加索、马蒂斯、贾科梅蒂等。

他一生勤奋工作,艺术成就使其被视为声名显赫的雕刻“巨匠”,尽管他本人始终谦称自己只是一个“工匠”。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无论如何,罗丹都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

而今,人们还会在他的作品中为所面对的问题寻求答案。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国雕塑艺术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年轻时的罗丹得以进入巴黎一所专门培养工艺美术技工的学校学画,但不久便因买不起油画颜料而转入雕塑班,并成为当时著名动物雕塑家巴耶的学生。3年的学习使他打下良好的传统雕塑基础,但他3年报考巴黎美院而不中,一个主考官给他的评价是:“此生毫无才能,继续报考,纯系浪费。”

罗丹 1902(乔治·查尔斯·贝尔斯福德/摄)

罗丹的艺术生涯是从《塌鼻男人》开始的。这是一件直接来自生活的作品。由于请不起模特儿,罗丹只好请了一个塌鼻的乞丐毕比给他当模特儿,只要给饭吃就行。这个乞丐看去是一个塌鼻而面容丑陋的老人,但罗丹却从一个雕塑家的角度发现了他的美,于是他在作品中极力强调他面部的起伏和扭曲感,似乎这里面就存在着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人类的愁苦和凄凉。这种直接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如此逼真地再现眼见的真实的观点,它表现了这个时代的一致追求:废除一直统治美术的学院派的理想化的真实观,赋予艺术以现实的直接性。它也因此而反映了另一个观点,既以现代的“丑”,反对传统学院的“美”。这种“丑”在我们今天看来其实只是一种现实性的真实,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反叛。

《塌鼻男人》,1864,青铜雕塑,高24cm

实际上,罗丹真正精确写实但也是他最受攻击的作品还是《青铜时代》。1876至1877年,罗丹完成了这件最初称为《受伤的战士》的作品(他去掉了原先有的梭镖并取名《青铜时代》,意谓人类的觉醒)。

《青铜时代》,1877,青铜雕塑,高181cm

这是一个青年男子的全身雕像,他似乎刚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但浑身却充满了生机,坚实有力的肌肉下面仿佛正流动着血液,他舒展着身体均匀地呼吸着。整个姿态和面部表情十分和谐,他舒展全身,正在解脱一切束缚,开始发出内在的力量。全身的轮廓结构不仅均匀、完美,并体现了精确的解剖知识。而当罗丹把这件作品送去沙龙展览时,人们被如此真实的雕塑吓呆了,被评论界认为是用人体浇铸而成的,罗丹一时间成了下流的骗子。

《行走的人》),1907,青铜雕塑,高214cm

罗丹愤怒地当众即兴做了一个无头人体(罗丹称它《行走的人》),以证明他扎实的写实能力。这个事件说明,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中,甚至连艺术家自己也没有充分意识到其革新的意义所在,而也与普通观众一样,认为雕塑只是“雕”与“塑”的产物。但罗丹在真实性探索上的意义却无法忽视。

罗丹的雕塑作品其实是也不无传统的影子。他的《塌鼻男人》的罗马化和《青铜时代》的希腊化意味是明显的,只是罗丹更强调了自己的现实主义的当代气息。罗丹曾在告诫青年艺术家时说过:“你们在尊重传统的同时,要善于分清其中包含的永远有益的东西:对大自然的爱和诚实的态度。这是天才的大师们的两种强烈的情感……传统本身建议你们不停地追问现实状况,而不允许盲目地服从某一个大师。”这就是罗丹基本的艺术态度。因此,从1880年开始,虽然他的手法逐步从古典写实性 走向了写意,但这一现实主义方向始终是罗丹艺术的基础。《青铜时代》虽受到非难,但也使罗丹出名了。

《巴尔扎克纪念碑》),1898,青铜雕塑

罗丹塑造的巴尔扎克是个夜间漫步的形象。文豪习惯于夜间穿着睡衣工作,所以罗丹让他披着睡衣在星空下沉思,那宽大的睡衣包裹着屹立的巨人。据说原来作的小稿中,巴尔扎克有一双智慧的手。罗丹在征求他的学生、助手布德尔的意见时,布德尔赞美地说:“他这双手雕得太好了!”罗丹听后拿起锤子就砸掉了这双手,因为他怕这双手过分突出而让人忽略了主要的部分。人们看到的巴尔扎克,双手被睡袍紧紧遮盖,面部精神被突现了出来,在月光下好像独自整夜在行走、思考。

作品完成后,出人意料的是委托人拒绝接受,甚至指责这尊雕像像一只企鹅、一个雪人、一堆煤、一个怪胎、不成形的幼体动物。还有人认为巴尔扎克像是19世纪末颓废风气和精神错乱的象征。即使一些善良的人也认为它“哲理过多,造型不足”。法国文学家协会决定废除合同,理由是他们在“粗制滥造的草稿”中很难认出巴尔扎克的形象。面对这一切批评、指责,罗丹却说:“我的巴尔扎克像,他的动态和模样使人联想到他的生活、思想和社会环境,他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离的,他是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他还认为“巴尔扎克像是我一生的顶峰,是我全部生命奋斗的成果,我的美学理想的集中体现”。

《地狱之门》 1880—1917 青铜雕塑 635×400×85cm

“地狱之门”是罗丹最重要的大型组雕,原预定作为巴黎装饰美术馆的大门,也是罗丹年轻时三度投考巴黎美术学院全都名落孙山后砥砺前行,用雕刀为自己开凿的“神曲”入口。罗丹确实是在但丁《神曲》的“地狱篇”启迪之下,用毕生精力琢磨出了两百来个人、兽造型和周边系列浮雕,呈现一个“虚无世界”的混沌万象,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美术幻梦。他的好友、雕刻家布赫岱尔归结:“‘地狱之门’里充满杰作。”其中最闻名的有“沉思者”“爱娃”和“吻”等独立佳作。

《地狱之门》激发出罗丹无边的创造力,在雕塑技巧方面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也正是这组创作,一直持续到罗丹1917年去世。

The Thinker, ca. 1880 Bronze

《吻》,1901-04,大理石雕塑,182x122x153cm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来美来。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别人的眼镜。

——罗丹

罗丹逝世前将他的主要作品捐献给国家,一百年来由巴黎市内瓦莱纳街的“罗丹博物馆”(俗称“碧茏府花园”)保存。眼下,法国正忙于启动纪念他逝世一百周年的活动。第70届戛纳电影节在放映由雅克·杜瓦隆新拍,文森特·林顿主演的影片《罗丹》(0.8分的成绩成为本届戛纳垫底之作),描述这位雕塑家一生追求完美艺术的历程。巴黎大宫殿举办“罗丹雕塑杰作展”,摆出“地狱之门”,让“亚当”和“夏娃”在两旁拥立。“沉思者”凝视他俩遭遇“失乐园”的命运,并以“吻”和“加莱义民”等169座雕塑原件来演绎欲火冲动、转而寂灭的“人间戏剧”。

“罗丹百年祭”大展

贾科梅蒂雕塑作品、罗丹雕塑作品

罗丹《巴尔扎克的睡袍》,1898年,与博伊斯的装置作品一同展出

罗丹曾经用布沾着石膏创作衣服,后来的艺术家将衣服直接作为艺术作品。当这些展品在一起展出时,后人与罗丹艺术之间不断地对话就变得一目了然。

关于这次展览策展人介绍到:对于1900年前后的青年雕塑家来说,是罗丹“赋予了雕塑艺术新的生命” 。他技艺精湛的形象塑造,来源于一种敏锐的感受力和对“人性内在” 强烈的表现力,这让20世纪初的一代人得以摆脱旧有造型规范的桎梏,从大卫、恩格尔的古典主义与库尔贝、米勒的现实主义中得到解放。从1945年开始涌现的印象主义,无论是贾科梅蒂或杰尔曼·里赫尔的精炼甚而焦虑,还是德·库宁或是巴塞利兹、吕佩尔茨等德国“新野兽派”的抒情诗意,无一不是向罗丹致敬或回归。

无疑,罗丹是一个拥有精湛技艺的艺术家,他说:“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同时他又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并不认为有了一双灵敏的手就算艺术家。”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Young Mother in the Grotto, 1885-1917

Plaster

35.6 × 25.4 × 17.8 cm

Eternal Springtime , ca. 1884

Three Faunesses (Les Tres Faunesses), 1900

Plaster

23.8 × 32.9 cm

置于《阴影》颈部之上的亨利·贝克的头像,约1907

I Am Beautiful , 1885-1925

The Mighty Hand (Main Crispee), ca. 1800

Bronze

45.7 × 31.4 × 19.2 cm

上海办公室装修上海办公室设计办公室装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