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不列颠游走记(第四天)

 韭花小筑 2017-07-11


一早我们是好不容易才从伦敦这个“堵城”里突出重围,好在下一个游览目的地“温莎古堡”离开伦敦不远,才30多公里,车行一个小时就到了——

“温莎古堡”是我们来英国第一个需要购票和“安检”才能够进入的地方。进入后第一个看见的就是“维多利亚女王”高大的铜像——

仔细端详她的面容,可以说和我们前一天在白金汉宫前看到的一模一样。维多利亚女王年轻时是欧洲有名的美人,她没有要人把自己最年轻美貌的形象永远展示与人,而是把国家最强盛时期自己的真实形象永驻人间——令人不得不感叹其内心之强大!
前面就是享誉全球的“温莎古堡”了——

占地45000平方的“温莎古堡”,建成近千年来一直是英国王室的家属城堡,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有人正式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

“温莎古堡”还是英国女王除了“白金汉宫”外,起居最频繁的一处居所。作为王室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温莎城堡还是国王为皇族、贵族等颁发爵位和封号的重要场所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嘉德骑士”封号。“嘉德骑士”是英国骑士勋爵里最高的级别,由爱德华国王为鼓舞日渐没落的骑士精神而专门设立的,当今王储查尔斯王子(他打破了等待继位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就被授予“嘉德骑士”勋爵封号。
这是今年已经九十二岁高龄的伊丽莎白二世的近照——

她的幼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她还常常领着众多的随从来此度假、度周末。
特别是在王室喜庆的日子里,以及圣诞节等重要的节日,女王便会选择在温莎城堡设宴,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在英国上流社会,人们都以能够参加温莎城堡的盛典而骄傲。

如此王室要地,任何一个游人只需付19.20英镑(六十岁以上17.50英镑,18岁以下11.30英镑,5岁以下免费;家庭票包括:二大人三小人49.70英镑),就能够堂而皇之地入内参观,但是不允许照相

进入后每人发一个电子讲解器,可以选择各国语言。每进入一个房间只要按一下对应的号码,就可以听到非常标准的国语讲解……

古堡内无可言状的金碧辉煌,无可比拟的富丽堂皇大家可以充分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也不必我徒费口舌了。不过与我们以前参观过的法国“凡尔赛宫”和俄国“冬宫、卡捷琳娜宫”……不同的是:除了大量的家具、服饰、油画、吊灯……之外,还有大量中世纪骑士的铠甲和兵器,以及许多保养及其精良的击发式手枪(摆放组成了各式各样漂亮的图案)。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宴会大厅的天花板和墙壁上挂满了英国所有贵族的盾形“族徽”。由各种图腾或者图案组成了独一无二的“族徽”,代表着一个高贵的家属数百年的荣耀……一旦某个家族中有人干出了叛国投敌、临阵脱逃或者伤天害理、有辱族门之事……那么,国王有权马上剥夺这个家族的“贵族”身份,而代表那个家族的“族徽”也就立即从这儿永久消失!因此,历史上经常有把家族的荣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的故事发生……

两个多小时参观结束,我们进入了近在咫尺的“圣乔治教堂”——

该教堂也是专门与温莎古堡配套为皇亲国戚服务的,因此也不能照相。姑且一起看看外观吧——

一个上午就这样飞快地过去了,午餐后我们告别了温莎古堡向另一处重点“游览目的地”而去——

一路上阳光明媚、风物宜人……

沿途都是漂亮的英格兰别墅——

目的地到了,原来这儿就是大名鼎鼎的“剑桥大学”啊——

也没有校门和围墙,不过估计是因为实在太大了,因此在进入剑桥的入口处设置了不少路标、地图和指示牌——

明媚的阳光照耀在康河上,有一种说不出的舒适和温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学生每年都要在这条河里举行的划船比赛,吸引了众多世界知名媒体的关注——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了这一生都可望而不可及的世界名校,最先迎接我们的是“达尔文学院”——

剑桥大学的建校史要比牛津大学短,严格地说,是从牛津大学分离出来的……然而,从20世纪初“诺贝尔奖”颁发以来,已经有96位获奖者出自剑桥,而来该校任教的获奖者更是远远超过100位!以下是剑桥的“国王学院”——

下面这个钟被叫做“吃时间的虫子”,因为在它的顶端有一只凶猛的蚂蚱,每一分的第一秒它张开嘴,最后一秒闭上,吞吃着时间。这个钟的种摆是西方的棺材,每到一点钟便会重敲一响,告诉世人,死亡离你又近一步……它也提示着每一个经过这儿的人:时间是多么的宝贵——

牛顿当学生时曾经就读于的剑桥“商学院”——

这就是因一个苹果掉在牛顿头上,而启发牛顿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万有引力)”的那棵著名的“苹果树”——

不过牛顿时代已经过去三百年了,那棵苹果树是不可能成活300多年的。因此,这棵苹果树是后人在原址重栽的。不过,据说后面那窗户内,确实是牛顿当年住的宿舍呢——

剑桥大学也是大得无边无际,眼看着夕阳西下,导游催促我们登上了康河上的小船——

于是,我们有机会沐浴着金色的阳光,一路上用手机把剑桥大学拍得如诗如画——

下面就是著名的“三一学院”(基督教称之为“三一者”,乃:“圣灵、圣父、圣子”也)——

这就是剑桥大学的“叹息桥”,比牛津大学的那座漂亮吧?其实,它比威尼斯的那座更是造得漂亮得多——

下面那外墙斑驳的老房子,是三一学院的学生宿舍。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宿舍啊,在三一学院一共只有四十八个最优秀的学生才有资格入住。而一旦入住,你马上就会发现:每一层的三扇窗都是一套宿舍的,而且二百多平方的宿舍里现代化的家具、电器设备一应俱全——这一切都属于你在读期间可以任意享用——

还记得徐志摩那首《再别康桥》的诗吗?
这就是那座在中国,人尽皆知的“康桥”啊——

看见了桥畔那棵弯弯的柳树了吗?徐志摩在诗中是这样描写她的——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当年,作为有妇之夫的徐志摩猛烈地追求着年轻貌美的林徽因……来到了剑桥。在爱情的渴望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但是,近百年的时光已然悄悄流逝。当年那棵婀娜多姿、随风摇曳……被徐志摩看作是“夕阳中的新娘”的那棵柳树,也已垂垂老矣——

牛顿后来任“三一学院”院长时的办公大楼——

看见了右下方那扇小门吗?据说,当年牛顿经常从此登船,泛舟于康河的——

眼看天色渐暗,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到岸上——

回首给刚刚为我们撑船的剑桥帅小伙照个相吧!他们可都是参加勤工俭学的剑桥大学的大学生啊——

想不到剑桥的大街小巷早已是华灯初上,在回停车场的一路上,我禁不住又想起了徐志摩那熟悉的诗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别了,剑桥;别了,康河——此情此景,还有什么语言比徐志摩的诗句来得更加贴切呢?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