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习作展示

 tnj660630 2017-07-11


     学生作品展示
01

百善孝为先


                                                  --我说我的家风家训

 宝清四小五年七班  姓名林之栋  


诉不完的思念,道不尽的衷肠。看不完的风花雪月,说不尽的人间沧桑。清幽的月光,借着一抹微风,吹拂着我的心,那一缕淡淡的家风,他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曾经的青涩往事……

——题记


青松之所以能高大挺拔,是因为那勤劳的土地源源不断的给青松送去养分,奉献的雨露毫不吝啬地给青松送去水分,慈爱的太阳不求回报的给青松送去阳光。春风轻抚着它,雷电考验着它,风雪历练着它……若干年后,青松长成了参天大树,它万古长青,因为他成长时获得了环境的滋润,因此打下了最坚实的根基。而我们不就像那青松,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茁壮成长。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家风家训是祖祖辈辈对我们的希望和鞭策。今天我来说说我的家风家训。

人们都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爸爸经常对我说:“在爸爸小的时候,那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家里只有我太姥爷一个老人,所以爷爷奶奶有什么好吃的都要留给我的太姥爷吃,家里的母鸡下了蛋也要攒着卖些零花钱来贴补家用,只有我太姥爷来的时候,爷爷奶奶才舍得拿出鸡蛋来给太姥爷炒着吃。逢年过节杀鸡的时候,爷爷奶奶都要把鸡大腿和鸡胸脯肉单独留下来给太姥爷单独做着吃。爸爸说即使在家里经济条件好起来的时候,家里也一直保留着这个习惯,直到太姥爷去世。”爷爷奶奶做什么事都想着他们的父母,这是一片孝心。这片孝心耳濡目染着一代又一代并且传承着。那是我刚记事的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但是爸爸还是把爷爷奶奶从乡下接到县城里,让他们住上温暖的楼房,不用再自己收集柴火做饭,不用再忍受冬季的寒冷。还有爷爷气管不是很好,在冬天的时候,爷爷每次外出,妈妈都要叮嘱爷爷戴好口罩,注意保暖。奶奶还在时,喜欢睡午觉,每次爸爸都给奶奶多盖些被子,怕奶奶冻着。这是一份不溢于言表却又细腻的爱。记得2012年奶奶生病住院时,爸爸妈妈、姑姑们都争先到医院去照顾,每次都给奶奶准备她最喜欢的饭菜,各个方面都照顾得无微不至。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很多。

“善人者,人亦善之。”爷爷奶奶就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听爷爷说:“爷爷家以前的邻居有个小孩生下来没有奶吃。在当时也没有奶粉,孩子饿得天天哭闹,而当时奶奶刚生完我老姑,有奶吃,邻居家就求奶奶把奶水分给一半给那个孩子吃。奶奶二话不说就用自己的一半奶水给了那个孩子吃一个月。而老姑当时也很小,老姑上火眼睛都红肿了,奶奶很是心疼,看着老姑,泪湿眼眶。但奶奶那份善良的心如金子般,用自己的母乳救活了一个小生命。爷爷奶奶为人很正直。后来,这家邻居被爷爷奶奶的善良所感动,处处都帮助他们。爸爸也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我还记得我家原来在工商局住宅楼住的时候,楼道里的电灯没有人管,晚上没有灯光大家上下楼都不方便,特别是单元里还住着不少老人。爸爸知道后主动承担了管理楼道电灯的义务。

我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身上感受着这一切,看到了良好家风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奶奶虽然走了,但是留给了我们这个家庭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尚,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它润物细无声。我在这个优良家风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我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身上学到了敬老孝亲,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也要孝敬父母的长辈。爸爸妈妈还告诉我要做一个知书达礼、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因为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个积极向上、谦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讲究家风的传承,在泱泱数千年华夏文明之中,随处可见,处处可寻。良好的家风传承着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给力着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愿优秀的家风永远铭记在中华民族每个人的灵魂里,伴随着每个家庭健康成长。

指导教师:段丽晖

 


     学生作品展示
02

家有规矩


宝清四小五年七班  姓名 宁文婷  

老话常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我家也是同样,在我的成长中,家规是风,吹鼓我的帆,家规是灯,让我在黑暗中找到方向,家规是路,带领我走向远方。家规使我头脑清醒;家规改变了我自己。

修身节俭于言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的爷爷奶奶在饮食和交通上一向都没有太高要求。饮食上只是早上吃得营养,中午吃得足饱,晚上则是青菜,粗粮粥方可。他们从不挑剔,吹毛求疵。

此外,爷爷去哪里,只要路不远,体力尚可决不乘车。一方面节省了钱,一方面锻炼了身体。这方面爷爷奶奶为我树立了榜样,直到现在我都不乱花一分钱,几年来我的零花钱存了几千块,将来我会把这些钱用在刀刃上。

最惬意的是我与爷爷吟诗作对:“夜来南风吹,晨起思绪飞。登高凭栏望,天热盼早归。”那是在海南过冬的爷爷想家时写的。于是我对下“山风吹老松,野草绿早更。不知何为愁,只念盼老归。”爷爷欣然忘忧,大赞我的贴心。我过生日了,爷爷为我赋诗一首“夜未成眠早扶窗,西山挂月沐霞光。遥想昔日小儿郎,今朝亭亭显才华。”我常和他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像一只探索的小鸟,飞向茫茫天际。在爷爷的影响下,我爱上了读诗,喜欢用诗表达情感,同时诗歌修养了我的品性。

勤恳奋作田地间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我的姥爷、姥姥很勤劳,早出晚归,劳作于大地之上。他们很少休息,闲暇时会到我们家帮忙。国庆节放假,我们一家来到姥姥家,我和爸爸去跟随姥姥掰玉米,我坐在车里摆放玉米,闲时我抬头看了看姥姥。啊!那一根根银发在太阳的映照下变得雪白,像是那皑皑的白雪。她的汗珠一滴滴地渗入了土层,但她似乎在履行职务,一下不停地掰玉米,用她汗水灌溉了她们家的每一寸土地。姥姥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但她仍一如既往,像一头永不疲倦的老黄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姥姥的一言一行中,我深深地明白了这个道理。在空闲时,我也学会了为家里和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寸草之心感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一向很孝顺,对父母更是时刻挂念,她将这种品行首先传给了我。我还在襁褓中时,妈妈就给我讲述《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我呀呀学语时,她教我吟诵《三字经》、《弟子规》。当我会送东西了,每次妈妈做了美味佳肴,都要让我拿给奶奶分享。妈妈对姥姥更是孝敬依顺:冬天,劝姥姥去海南养生;夏天帮姥姥去地里劳作。真是“孝顺的女儿,孝顺的儿媳”啊!

爸爸在这方面也毫不逊色,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奶奶过生日,全家都来庆贺。在客厅里,亲朋好友们热烈地聊着天,我听见了厨房的炒勺碰锅的声音,那是爸爸!我来到厨房,爸爸在为生日晚宴忙碌着,只见铁勺和锅底迸射出的火星,多像爸爸那精益求精的目光啊!一团白雾包围着爸爸。此刻,他竟像一个巨人!一个高大强壮的巨人!他端上菜时,我注意到了他的欢乐,他很满意......还有一次爸爸去帮爷爷修电脑,他先是琢磨如何修,然后认认真真地修了起来。此时,他的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每动一下都慎重地考虑,过上了一刻钟,爸爸修好了,擦了一把汗。看到爸爸为爷爷解决了难题,我的心为之一动:这就是万古长青的孝。

傲骨清风正气存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我人生的第二个家,而老师即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我的老师是一个气正风清的人。她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像流水,孜孜不倦,日日向善。老师讲究信用,从来都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老师还曾用一节课的时间给我们讲张家儒哥哥小时候的故事,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班风。老师有一种特殊的幽香,像梅花的傲骨品格给了我无尽的影响。也许因为有了这样腹有诗书气质华的老师,才会有这样成绩优异的班级吧!

老师还淡泊名利。记得前些日子评最美教师,她并没有刻意地去拉选票、刷票甚至买票,只是和全校师生一起地去努力,尽力而为。虽然到后来并未成为前几个,而老师却毫无怨言,依旧像往常一样为我们讲课。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爷爷奶奶教会了我心静修身,勤俭养德;姥爷姥姥教会了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爸爸妈妈教会了我孝敬父母,知恩图报;老师教会了我以诚待人,厚德载物。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未来,要做到严于律己、三思而后行。上善若水,淡泊名利,我们要为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未来去奋斗!开创一番天地,遵守我们的规则。

 指导教师:段丽晖



     学生作品展示
03

家风长存气永清


宝清四小五年七班  姓名 景煜鑫  


俗话说的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中国乃礼仪之邦,好的家庭才能养育好的儿女,它给你的教导时时刻刻影响着你。一个人的品行端正与否,和他的家庭有莫大的联系,它决定了一个人将走什么样的路,成为什么样的人。

爷爷时时刻刻告诉我,温室里的花朵,不成气候。每次下起滂沱大雨的时候,爷爷总是让我一个人步行回家,长长的头发贴在脸颊,冰凉的衣服贴在身上,睁开眼睛,便是浴帘,模糊一片。走到家时,身上的水,足够给家里每一盆花都喝地饱饱的。每到这时,我都委屈的不行,而爷爷,只是笑,眼睛里,有我读不懂的神情和光彩,比那钻石还要光彩夺目。

 诚信是金。哪怕有时它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却决不可弃之不顾。清晨,当好朋友按响我们家的门铃时,我就会同她一起上学去。偶尔遇到特殊情况,不在家住,哪怕离开大门只有五分钟,我也习惯性地到自家楼下等一会儿,虽然我知道她已经走了。因为这是对我们友谊的坚定和心灵的慰藉。这是家人从小就让我牢记的,哪怕再难,再不便,说出的话,绝不收回,答应的事,决不食言。

 人生的道路,还很长,我们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做人。人以德为本,孝为先,人与人交往,更是要有起码的礼仪和尊重。见到熟人说“您好”,客人走前说“再见”,“对不起”更是个人的礼貌和对他人的尊敬。

 小时,妈妈常告诉我,我是女孩子,一定要有礼仪,不然,人家会说我没教养。一次中午我回家,着急吃饭,死死地按住门铃,妈妈刚给我开门,我就一步两个台阶地跑进屋,坐到厨房吃饭。妈妈好像开玩笑似的说:“你一按门铃,我就知道是你。”“母女之间嘛,了解,很正常。”我真的很不经意,真的没有注意到妈妈一闪而过的失望。“你从来都是不停地按门铃,特别响,一听就知道是你。”妈妈说到这儿,轻松地吃起了饭,我却把筷子放下了。忽地想起,有一次送快递,就像我这般按门铃,我那厌恶至极的神色,至今还记忆犹新。我是风风火火地来到餐桌上的,却是慢慢腾腾地离开的。想起我平时上楼梯重重的脚步声,在楼道里大喊大叫,已经深夜了,却还在噼里啪啦地弹钢琴……

 彼时,我有想到我的邻居们吗?有想到正在熟睡中的人们吗?有想到楼下的老人,和楼上的孩子吗?他们都在为他人着想,只有我一个人,同为邻里,却有着云泥之别。

 我一直以为,我就是家里的天,因为所有人都听我的。可难道我就没有想过,如果我不是他们的孙女,不是他们的女儿,谁会教我这么多,教我知书达理,教我善解人意,把这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全都交到我手里。

 我坚信,家族的风气与教诲会影响我一生,引导我去 

 指导教师:段丽晖


     学生作品展示
04

家风家训伴我成长


  宝清四小五年七班  姓名:刘彦彤 


家风反映的是一家的风气,家训是激励我成长的动力。我的家风、家训为:好学、节俭、淡定、笑对人生、孝对家人、诚对朋友。

好学

儿时的我,最讨厌学习,多想一玩就玩到天亮啊!可这怎么可能?上幼儿园时啥也学不会的回家,做作业就犯难了!我的启蒙老师--姥姥对我说:“不会做题,上课是不认真听吧!”我乖乖的点点头,姥姥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彤儿,你这可不行。想当年你大舅上学时每天都认真学习,睡觉前学,吃饭时学,要不是这样怎么能去北京工作?你不想去大城市看看吗?一辈子呆在这?”这番话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于是每天上课我都认真听讲,按照姥姥的家风“好学”严格要求自己!

节俭

小时候,我吃饭的时候可谓“狼吞虎咽”,吃一碗饭掉半碗饭粒,而且吃完之后碗里还粘着密密麻麻的米粒。姥爷和我开玩笑的说:“彤儿啊,咱家养几只小鸡吧!你掉的饭粒都能喂好几只了!”我没听出来这话外有话,还兴致勃勃地说:“喂小鸡,喂小鸡,我要养多多的小鸡。”姥姥看到这情景,不由得叹气,对我说:“彤儿啊,你就不能节俭吗?”我说:“为什么要节俭?”姥姥指着桌子上、地上的米粒说:“来,你查查你掉了多少个米粒吧!”我俯下身子去查,“一,二,三……十,十一,十二……三十。”我抬起头问姥姥:“三十之后是什么?”姥姥一笑扶我起来说:“彤儿,你知道吗?这些饭粒不仅能喂好几只小鸡,每天节省这些还可以帮助好多困难的人。咱俩不是背过一首诗吗?叫《悯农》,还记得吗?”我一听大声的背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了,农民伯伯就是这么辛辛苦苦的种地,用汗水换来的米粒,你就这么浪费掉可不可惜?”嗯,我一听心想我可不做浪费粮食的坏孩子,拿起饭碗把剩下的米粒都吃光光了!从那之后,我吃饭的时候总是干干净净的。

姥姥现在在北京照顾田田妹妹,但姥姥教育我的话我至今不忘。

淡定

妈妈总说要我做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孩子。其实这里有一份爸爸的功劳。上一年级时我考了双百回家,给看见的所有人炫耀,骄傲的不得了。爸爸看此情景对我说:“彤儿,你可不能这么骄傲。”“为啥”我疑惑不解。“你知道马云是谁吗?”爸爸接着问道。“知道啊,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那你知道他在经受了那么多挫折和困难,为什么内心还能那么强大吗?”“为啥”。爸爸继续说道:“因为他淡定啊,凡事都不喜形于色,他淡定的面对一切挫折,最后成功了!失败要淡定,成功更要淡定。这次你考了一百分,能保证以后永远都是一百分吗?何必要这么骄傲。”爸爸的这番话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期末考试时我考了第一名,回到家我仰起头对妈妈说我考了第一名,妈妈说“真的”。“嗯”我点点头。“那你怎么这么淡定”。我套用了爸爸的话说“凡事都要淡定,不能骄傲,况且第一又不是我一个,还有一个同学和我并列呢!”妈妈惊讶的合不拢嘴!

“淡定”是爸爸常挂在嘴边的词,我会把这个家训始终记在心中!

笑对人生

去年的英语演讲比赛,我努力了一个多月,最后得了三等奖。我心十分不甘,拿着奖品回来也哭丧着脸。妈妈看了对我说:“人生就是如此,哪有那么多如意的事儿。你越努力,就对它的期望越高,往往就会事与愿违。”“那我该怎么办?”我问道。妈妈说:“笑对人生,你得了三等奖,也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你应该找到自己的不足,往前看,何必为过去的事追究呢?笑对这件事,得了三等奖也打败了好多选手,只有继续努力,下次才有机会再次参加比赛夺得更好的成绩!”我按照妈妈的说法努力的笑一笑,心里顿时舒畅多了!

妈妈的话时刻激励着我,这个家训将永生难忘!

孝对家人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爸爸和妈妈经常这么说。无论多忙都要常常回家看看太奶,爷爷奶奶,买点好吃的,做点利索能及的。“人无孝不立”,这教导难道没有道理吗?

 诚对朋友

对朋友要以诚相待。若不以诚之待,何人与吾成朋友?和朋友约定去玩,下雨了?不行,必须去。答应拿东西忘记了?不行,回家去取……这些事情经常发生,因为诚对朋友是生存之本!

我的家很普通,但这些家风、家训让我养成了许多好习惯,我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而骄傲,我将牢记于心,在它们的熏陶下我会茁壮的成长。

 指导教师:段丽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