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规矩
宝清四小五年七班 姓名 宁文婷
老话常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我家也是同样,在我的成长中,家规是风,吹鼓我的帆,家规是灯,让我在黑暗中找到方向,家规是路,带领我走向远方。家规使我头脑清醒;家规改变了我自己。
修身节俭于言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的爷爷奶奶在饮食和交通上一向都没有太高要求。饮食上只是早上吃得营养,中午吃得足饱,晚上则是青菜,粗粮粥方可。他们从不挑剔,吹毛求疵。
此外,爷爷去哪里,只要路不远,体力尚可决不乘车。一方面节省了钱,一方面锻炼了身体。这方面爷爷奶奶为我树立了榜样,直到现在我都不乱花一分钱,几年来我的零花钱存了几千块,将来我会把这些钱用在刀刃上。
最惬意的是我与爷爷吟诗作对:“夜来南风吹,晨起思绪飞。登高凭栏望,天热盼早归。”那是在海南过冬的爷爷想家时写的。于是我对下“山风吹老松,野草绿早更。不知何为愁,只念盼老归。”爷爷欣然忘忧,大赞我的贴心。我过生日了,爷爷为我赋诗一首“夜未成眠早扶窗,西山挂月沐霞光。遥想昔日小儿郎,今朝亭亭显才华。”我常和他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像一只探索的小鸟,飞向茫茫天际。在爷爷的影响下,我爱上了读诗,喜欢用诗表达情感,同时诗歌修养了我的品性。
勤恳奋作田地间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我的姥爷、姥姥很勤劳,早出晚归,劳作于大地之上。他们很少休息,闲暇时会到我们家帮忙。国庆节放假,我们一家来到姥姥家,我和爸爸去跟随姥姥掰玉米,我坐在车里摆放玉米,闲时我抬头看了看姥姥。啊!那一根根银发在太阳的映照下变得雪白,像是那皑皑的白雪。她的汗珠一滴滴地渗入了土层,但她似乎在履行职务,一下不停地掰玉米,用她汗水灌溉了她们家的每一寸土地。姥姥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但她仍一如既往,像一头永不疲倦的老黄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姥姥的一言一行中,我深深地明白了这个道理。在空闲时,我也学会了为家里和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寸草之心感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一向很孝顺,对父母更是时刻挂念,她将这种品行首先传给了我。我还在襁褓中时,妈妈就给我讲述《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我呀呀学语时,她教我吟诵《三字经》、《弟子规》。当我会送东西了,每次妈妈做了美味佳肴,都要让我拿给奶奶分享。妈妈对姥姥更是孝敬依顺:冬天,劝姥姥去海南养生;夏天帮姥姥去地里劳作。真是“孝顺的女儿,孝顺的儿媳”啊!
爸爸在这方面也毫不逊色,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奶奶过生日,全家都来庆贺。在客厅里,亲朋好友们热烈地聊着天,我听见了厨房的炒勺碰锅的声音,那是爸爸!我来到厨房,爸爸在为生日晚宴忙碌着,只见铁勺和锅底迸射出的火星,多像爸爸那精益求精的目光啊!一团白雾包围着爸爸。此刻,他竟像一个巨人!一个高大强壮的巨人!他端上菜时,我注意到了他的欢乐,他很满意......还有一次爸爸去帮爷爷修电脑,他先是琢磨如何修,然后认认真真地修了起来。此时,他的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每动一下都慎重地考虑,过上了一刻钟,爸爸修好了,擦了一把汗。看到爸爸为爷爷解决了难题,我的心为之一动:这就是万古长青的孝。
傲骨清风正气存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我人生的第二个家,而老师即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我的老师是一个气正风清的人。她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像流水,孜孜不倦,日日向善。老师讲究信用,从来都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老师还曾用一节课的时间给我们讲张家儒哥哥小时候的故事,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班风。老师有一种特殊的幽香,像梅花的傲骨品格给了我无尽的影响。也许因为有了这样腹有诗书气质华的老师,才会有这样成绩优异的班级吧!
老师还淡泊名利。记得前些日子评最美教师,她并没有刻意地去拉选票、刷票甚至买票,只是和全校师生一起地去努力,尽力而为。虽然到后来并未成为前几个,而老师却毫无怨言,依旧像往常一样为我们讲课。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爷爷奶奶教会了我心静修身,勤俭养德;姥爷姥姥教会了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爸爸妈妈教会了我孝敬父母,知恩图报;老师教会了我以诚待人,厚德载物。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未来,要做到严于律己、三思而后行。上善若水,淡泊名利,我们要为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未来去奋斗!开创一番天地,遵守我们的规则。
指导教师:段丽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