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小儿便秘的中成药

 水木年华138 2017-07-11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坚硬,或间隔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出困难的一种病证。由于小儿便秘病因病机不同,故临床症状各有差异。中医认为,本病多为燥热内结、肠胃积热,或热病伤阴、肠道津枯或乳食积滞、结积中焦,或气血不足、肠道失于濡润等引起。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成份: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炒)、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

适应症: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纳呆口渴,脘腹胀满,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黄。

用量用法:开水冲服。6个月~1岁:一次1~2g(半袋~1袋);1~3岁:一次2~3g(1袋~1袋半);4~6岁:一次3~4g(1袋半~2袋);7~9岁:一次4~5g(2袋~2袋半);10岁以上:一次6g(3袋);一日3次。

小儿止嗽金丹(散)

成份:玄参、知母、麦冬、杏仁(炒)、竹茹、紫苏子(炒)、槟榔(炒)、桔梗、胆南星(酒蒸)、桑白皮、川贝母、天花粉、瓜蒌子、甘草、紫苏叶。

适应症:解热润肺,化痰止嗽。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咳嗽痰盛,口干舌燥,腹满便秘。

用量用法:口服,一次0.6克,一日2次。

小儿消食颗粒

成份:小儿消食成方 鸡内金(炒)、山楂、六神曲(炒)、麦芽(炒)、槟榔、陈皮。

适应症:消食化滞,健脾和胃。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食滞,疳积。

用量用法:开水冲服。一岁至三岁一次0.5~1.O克。三岁至七岁一次1.0~1.5克,一日3次;成人一次1.5~2.0克,一日3次。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脾虚泄泻,大便溏薄,次数多者慎用或不用。

保赤散

成份:保赤成方 六神曲(炒)、巴豆霜、天南星(制)、朱砂。

适应症:消食导滞,化痰镇惊。用于小儿冷积,停乳停食,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痰多。

用量用法:口服。小儿六个月至一岁一次0.09g,二岁至四岁一次0.18g。泄泻者忌服。

赛金化毒散

成份:乳香(制)、黄连、没药(制)、甘草、川贝母、赤芍、雄黄、冰片、天花粉、人工牛黄、大黄、珍珠、大黄(酒炒)。

适应症:清热解毒。用于小儿毒火内热,口疮、咽炎、咳嗽、便秘。

用量用法:口服。周岁至三岁一次1袋,一日2次。周岁以下酌减。本品处方中含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治疗小儿便秘的中成药

治疗小儿便秘的中成药

治疗小儿便秘的中成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