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古今芳草任我赏 2017-07-11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无奈遇上一意求和的南宋小朝廷,壮志难酬。1194年的夏天,辛弃疾再次罢官,闲居于上饶的带湖。

隐居带湖期间,辛弃疾过着游山玩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环境的变化,也让他的创作呈现了不同的面貌,词风熔豪放和婉约于一炉,号之为稼轩体。

辛弃疾: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有一天,辛弃疾独自前往永丰县的雨岩游玩,适逢桃花盛开,天气晴朗,春水潺潺,行云朵朵,他的心情却莫名的感到孤独寂寞,于是填了一首小词:

《生查子·独游雨岩》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首两句用极简练的笔触描写了一幅宛如世外桃源的山水画,溪边映照着辛弃疾孤独的身影,而天空却在清溪底,营造出“天下之大,唯我一人”的落寞感。

辛弃疾: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此情此景,辛弃疾不禁生出一种错觉,我到底是在天上,还是在水里呢?忍不住高歌一曲,但又有谁与我共和呢?大概只有空谷里的清音吧。

那来自大自然的清音到底是什么呢?既不是鬼也不是仙,那是流水声啊。桃花盛开的时候,常伴有春汛,是为桃花汛,即桃花水。此句更显辛弃疾的知音难觅。

辛弃疾: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读罢此词,颇有岳飞《小重山》“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苦闷,又有苏轼《卜算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独,但境界要略为冲淡,是辛词中的别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