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为什么老师一句顶家长十句
2017-07-11 | 阅:  转:  |  分享 
  
为什么老师一句顶家长十句?对家里的熊孩子来说,现在谁说话最好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NO,NO,NO,都不是,答案只有一个:学校里
的老师。夸张一点说,老师的话简直就是圣旨,孩子不仅会听,而且还会不折不扣地执行。而父母说的话就像空气,孩子很少听。搞得很多父母
都要这样吓唬孩子: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告诉你们王老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鲜明的对比?老师们靠什么获得了孩子们的敬畏?背后真正的
原因是什么?一第一个原因:老师给孩子树了明确的规矩,而父母没有。学生们在学校里有哪些规矩呢?这里来一起看下。这些规矩是必须
做到的:按时到校。衣服整洁。见到老师要问好。课前准备好书、准备好笔。坐姿笔直。低年级的双手还要背在身后。认真听讲。认
真做随堂练习。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放学后按要求完成作业。······这些规矩是不能违反的:上学不能带零食。上学不准带手机。
不准说脏话。不准动手打架。上课不能交头接耳。不准传小纸条。不做小动作。不能影响别人听课。不能抄作业。考试不能作弊。
······类似的规矩还有很多很多,要总结和提升一下的话,那就是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了这么一套规矩,老师面对班上几十个孩
子才不会慌,才能掌控局面,保证一切井井有条。再反观绝大部分家庭,哪有这么明确的规矩?现在大家都一起回想下,你能清晰明确地说出家里
的3条规矩吗?家里有成文的规矩吗?估计很多人1条都说不出来。二第二个原因:老师给孩子兑现了明确的奖惩,而父母没有。光有规矩
远远是不够的,因为仅仅写在纸上的规矩都是空话,只有真正付诸实施的才叫规矩。在学校里,规矩的实施就是奖惩。从幼儿园开始,就有让我
们又爱又恨的小红花。表现得更好,除了累积更多小红花,还能升级变成大红花,最后还能拿到那飘着香气的真红花。这些红花不仅奖励给你,
而且最重要的是:昭告全班,让你那小小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其他一切奖励也都是这朵小红花的升级:表现好可以拿到奖状,可以领到奖品,
还可以站在全校学生面前讲自己的光荣事迹。只要表现好,学校里的规矩一定会兑现。老师不会轻易许诺,只要许诺后一定会兑现。可反观很多
父母呢?很多时候都是轻易许诺、从不兑现。最小的事:你快点吃饭,吃完这一口就让你看电视。结果,没有。大点的事:你快点写作业,写完
了可以下去玩了。结果,没有。更大的事:你好好学习,如果考试进步了就给你买IPAD。结果,没有。这至少带来了两个问题:其一,很多
许诺是不应该的,孩子做一些事是必须的,不应该许诺给奖励。其二,随便许诺后却不兑现,一点点蚕食了孩子对你的信任和尊重。日积月累后,
你再说什么话,孩子都不会相信了。这一点都不奇怪。兑现奖励只是一个方面,而兑现惩罚则更为重要。在学校里,孩子在某方面犯了错,老师
会及时对照规矩给出惩罚。比如,考试敢作弊,会被取消成绩,甚至全校通报批评,最严厉的甚至是没法毕业。同样来反观父母对孩子,很多规
矩下的惩罚措施都是摆设。孩子没按照求做,哭闹耍赖,只要闹腾得厉害一点,大多数家长都会心软屈服。别说惩罚了,反倒变成孩子要挟父母了
。长此以往,父母口中所谓的规矩,哪还有半毛钱作用?逢人还抱怨:我们给孩子立规矩了呀,可就是不管用啊。真是这样吗?三第三个原
因:老师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而父母没有。这话怎么说呢?就是老师给孩子们传递的都是积极正面的形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老师会身先
士卒;而父母很多时候却把自己当成了局外人,只要求孩子如何,却从不要求自己。来看看老师的工作状态。要求学生不能迟到,老师就会提前
先到。很多值班老师和校长,往往都提前很多就到学校门口等着学生。不值班的老师,则会提前到办公室准备好上课的材料和工具,上课铃一响,准
时出现在讲台上。要求学生不能上课随便讲话,老师也有自己的原则。上课不能接打电话,手机都不准带入教室。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老师
则会加班加点。按时批改完作业和试卷,第二天一早就发给学生。再看看很多家长的日常。要求孩子不玩游戏不玩手机。结果呢?自己成天拿着手
机不放。就连吃饭时,都忍不住要摸几下。这样怎么能阻止孩子玩手机?要求孩子不看电视。结果呢?孩子写作业时,自己在客厅里看电视。还开
怀大笑。这样怎么能让孩子安心学习?要求孩子认真写作业、求进步。结果呢?自己对工作毫不上心、天天倒数。这样怎么能让孩子从你身上获得
正能量?老师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至少是以身作则的示范。所以老师批评学生时,孩子愿意听,因为老师就是比我做得好啊。家长没有给
孩子树榜样,反倒是反面典型。你再去要求孩子,孩子有足够的心理优势反驳你:你自己都做不到,还来要求我?四通过西游也能看出来立规矩的
重要性。唐僧作为老师:第一、给徒弟们立下了规矩;第二、按照规矩有奖有惩;第三、自己以身作则。先看立规矩。时机把握得好,收徒弟
的时候就先把丑话说在前头;而且规矩立得也准。对生性暴躁的猴子,唐僧立的规矩是不能随便杀生,对强盗也不可以随便下狠手。对贪嘴好吃
的八戒,唐僧立的规矩是“断五荤三厌”,素食可以多吃,荤腥是不能碰的。对一脸凶相的老沙,唐僧立的规矩是“落了发,保持和尚家风”,一
心一意拜佛求经。再看兑现奖惩。别看唐僧文文弱弱的,动起家法也是干脆利索。悟空伤人,哪怕是强盗,也违背了佛家的底线,唐僧立即就拿
出了法宝“金箍咒”。八戒贪嘴,唐僧也会立即训斥+恐吓:“馕糟的夯货!再若强嘴教悟空拿金箍棒打牙!”对任劳任怨的老沙,唐僧一直都
和蔼可亲。这就是奖惩分明。最后来看以身作则。相信不会有人怀疑唐僧的取经意志。面对种种磨难,唐僧惦记的都是:什么时候才能到达西天
取得真经?始终给徒弟传递强烈的责任心。面对种种诱惑,哪怕是女儿国国王,唐僧也丝毫不敢忘本,不近女色、不贪富贵。为徒弟们做好表率。
坚持住了这三点,尽管有81难,也最终圆满成功。五说了这么多,现在开始给大家上点干货。到底该给孩子树哪些规矩呢?这里分年级给
家长们一点参考。1.按时完成作业2.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3.每晚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4.早睡早起。5.按时吃饭、
不吃零食,爱惜粮食。6.爱护书本、爱惜学习用品。7.自己穿衣服、系鞋带。1.每天预习半小时。2.独立完成作业。3.认真听
讲。4.自觉阅读课外书。5.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6.吃饭不挑食。7.早睡早起。1.每天预习。2.独立学习和思考问题。
3.阅读课外书。4.作业干净整洁。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6.合理安排时间。7.不吃零食。1.自主学习。2.积极思考。
3.每天预习复习。4.作业干净整洁并且正确率要高。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6.合理有效安排时间。7.不吃零食,不买三无食品
。1.自主学习。2.积极独立思考。3.每天预习复习。4.有自己的独立见解。5.合理有效安排时间。6.不去网吧、酒吧。
7.不买小摊贩的食品与用品。六有人可能要说了:你不是说老师牛吗?为什么有的老师却管不了自家孩子呢?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为什么呀?当然是因为:老师在学校里是老师,严格按照规矩来办事,所以能管好班上几十个学生。可回到家里呢,他的身份就变成了父母,他的行为也变成了普通父母的行为。没有坚持自己作为老师时的那些做法,管不住自家一个孩子也就不奇怪了。
献花(0)
+1
(本文系亿嘉宁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