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异龙湖与建水县城间有个依山而建的村庄——团山村。村中,保留了原始风貌的大乘寺、东寨门、北寨门、张氏宗祠、张家花园、保统府、司马第、秀才府、皇恩府、将军第及一大片明清时期的古民居,2006年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原名世界历史遗址基金会World Monuments Fund 简称WMF)选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对其评价是:完整地保存19世纪风貌特征的中国民居村落,并得到了修复支持和基金扶持。
在石屏以西的宝秀村以中缅边境的茂隆白银发家,在其东的团山则以个旧大锡起家。清以前的团山村民居建筑多为汉、彝结合的土掌房。清光绪年间因张氏族人“走东头”,去个旧采锡,连续挖得富矿,发展成集采洗矿石、冶炼大锡、合伙销售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当时建水最有名的八大商号之一“天吉昌”,就在赫赫有名的团山帮旗下。发家致富后的团山人在清光绪年间兴建了众多合院式民宅、寺庙、宗祠。民居多以云南民居“一颗印”样式布局,墙体材料由土坯转向砖混。团山帮雄厚的财力也是个碧石铁路的巨额出资人之一,个碧石铁路因此在团山村专设一站。




|

可与皇家建筑媲美的石墩雕刻 |

可与江南徽派木雕一比高低的木雕,它反映的内容来自这个纬度的动物和植物,并没有照搬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老调。木雕的造型设计、构图布局近乎完美,价值连城。


中间是两幅罕见的大型平板陶瓷画。

把文化直接体现在建筑上,其程度超过了发源地的民居。

|

来自江南园林的圆门 |

村中大部分民居依旧有后人居住,虽年代已久,但没有虫蛀。烟熏的古老方法保障了木结构的完好。





茶马古道从村中穿过,青石板路中心踏出了凹痕,石板上也不时有清晰的马掌印。







村里正在对一些搭建的现代建筑进行复原处理。
 虽然团山村处在旅游开发中,但大部分建筑及其环境保持了原样,茶马古道依旧,没有因为旅游的需要而刻意的修复成现代“文物”,这是团山古村最诱惑人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