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江宏 自动化、信息化、人性化将成为未来医药物流中心升级改造的方向。这些项目往往投资大,使用周期长,故应按照分步投资、不断完善的原则,一定要先做好系统设计,再跟随市场需求变化,边运营、边升级。 奥地利KNAPP公司是国际领先的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集成商,提供从系统设计、设备开发与生产、项目实施到售后服务的一站式服务。KNAPP成立至今已经有超过60多年的历史, 一直以来以其领先的物流技术和大规模项目的集成能力为业界所称道。此外,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成为用户可以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专业积累,KNAPP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截至目前,已在全球成功完成超过2000个不同行业的案例,客户包括博姿、John Lewis、雅芳、爱马仕、Clarks、Hugo Boss、Marks & Spencer、Ocado、沃尔玛、默克、凤凰制药、国药、京东、天猫、ZARA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陈震天 科纳普自动化物流系统(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定位准确、投资恰当的医药物流中心,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将有助于企业取得先发优势。在项目上马前,多看,多比较,多交流,会有所裨益。 科纳普自动化物流系统(北京)有限公司(简称“科纳普”)是KNAPP的中国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陈震天认为,国内医药物流中心的订单一定会越来越零散,发货频次会越来越频繁,订单前置时间会越来越短,对订单差错的容忍度会越来越低,同时随着土地与人力成本不断攀升,自动化、信息化、人性化将成为未来医药物流中心升级改造的方向。KNAPP将依托在全球医药物流行业的成功经验,助力中国企业不断完善物流系统。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医药物流中心技术和管理升级的市场需求?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陈震天: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年代,对比一下我国目前的医疗体系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医疗体系,就可以看出差异。比如看病,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是将常见病、多发病分散到社区门诊和私人医生,以缓解中心医院的就医压力。这一点我印象特别深,因为我全家曾在巴黎生活过一段时间,记得我带着发烧的孩子去医院,结果遭到了医生的批评,要求我们下次不要动不动就来医院,而是应该找社区医生转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目前国内的就医方式肯定需要改革,而这些改革势必对药品配送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订单结构和服务水准的变化,势必对医药物流中心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近年来医药物流中心升级改造需求大幅增加。 记者:国外医药公司如何进行物流系统升级?请结合典型案例,介绍他们有哪些做法对中国同类项目有参考借鉴之处? 陈震天:这里分享一个德国排名前三甲的药品分销企业ANZAG公司的案例。该项目位于慕尼黑,建筑面积1.2万平米,是以药品配送为主的物流中心,采用了逐步升级的方式,历时13个月,通过22个关键阶段,在坚持运营的前提下,完成了自动化改造(参考图1、图2和表1)。在改造之前有68000品规,每天可以处理2万订单行,需要28名库房拣货工人和25名补货工人,改造后只需要10名拣货工人和9名补货工人,品规达到7万,订单处理能力提高到每天3万订单行(峰值达到每小时9000订单行)。 图1:改造前的布局图 图2:改造后的布局图 图3:改造后的平面布局说明 表1:ANZAG公司物流中心系统参数 目前,中国医药物流市场还处于成长阶段,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上述案例做到了边运营、边升级,避免了系统升级对业务的负面影响,为用户跟随市场需求变化分步投资、不断完善物流中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记者:您认为医药物流中心的技术升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震天:根据KNAPP的市场经验,医药物流中心升级的方向主要有以下5种: 1.针对零拣作业量增加的趋势,采用自动化技术,如A架、货到人系统,降低人工作业强度; 2.针对越来越严格的药品监管要求,采用自动化图像、条码等数据处理系统,降低甚至消灭物流作业差错率; 3.为了缩短订单履行时间,采用自动分拣系统处理峰值激增的订单; 4.采用人性化物流作业设计,降低劳动强度,适应新形式下的用工特点; 5.由于土地价格越来越贵,采用自动化物流系统实现高密度的存取作业。 记者:针对上述市场需求,KNAPP有哪些核心技术与解决方案? 陈震天:KNAPP有一系列解决方法和专业经验。例如,最近最受市场欢迎的就是OSR穿梭存取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高密度存储和高吞吐量存取,减少了空间浪费,大幅提高了零拣的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该系统自2001年率先由KNAPP推入市场后受到了空前的欢迎,在过去的10多年中KNAPP一直在不断优化该系统,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吞吐流量和可靠性上,在业界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KNAPP建成了国际上一系列超大规模穿梭系统,如HUGO BOSS,采用36万多个OSR穿梭货位,每天可以发出30万件商品。这些超大规模OSR穿梭系统的成功应用,证明了KNAPP软件控制系统的强大。2016年建成的国药上海物流中心二期在国内已经率先使用了该项技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参见本刊2017年第三期案例:【案例】国药物流二期:树立行业创新发展标杆)。今后KNAPP可以为医药行业用户提供可靠、高效、耐用的OSR穿梭系统。 OSR 穿梭车“货到人”系统 为了应对峰值需求,KNAPP有一款经典产品——A架,该系统每小时可以处理近1000个订单(每个订单包括若干订单行),可以极大地满足峰值作业需求,大幅降低劳动力消耗,特别是在订单峰值时对劳动力的消耗(库房内一般采用一人多岗进行管理,峰值时段是最缺人手的,所以该设备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人工拣选区 随着图像识别技术的进步,相应的应用也应运而生,比如机器人自动拣货,其重要的基础就是3D图像的识别。KNAPP的系统可以做到瞬间对散放的商品进行位置判断,通过机器手进行拣选并准确地摆放(请注意是“摆放”不是“扔”)到另外一个存储单元中。 此外,为了适应B2C的市场需求,KNAPP还开发了一系列的信息自动采集和识别系统,配合相应的自动分拣及包装设备,打造出了无差错库房概念,目前在欧洲已经得到相关国家的医药行业资质认证,率先将自动化系统引入B2C业务。 基于几十年医药物流市场的经验,KNAPP充分了解到,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用户需求,因此一直以来立足于针对用户所面对的市场环境,为用户量身打造物流自动化系统。如果说到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我想应该就是及时将成熟的新技术引入物流自动化产品中,并按照用户需求将不同模块整合起来,像上述案例中那样,为用户提供可逐步升级的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有时软的却是最硬的。 记者:KNAPP取得上述业绩的关键是什么? 陈震天:以我的体会,主要是坚持不懈地钻研新技术,并将各种新技术有机整合起来,为用户提供整体系统,同时严格兑现承诺以及打造让用户可以信赖的售后服务体系。物流自动化系统投资大,折旧周期长,初期的采购只是开始,关键还是在系统投入运营后的漫长岁月中,用户有可信赖的伙伴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因此KNAPP的业绩来自于过硬的技术,同时也来自于漫长岁月中累积起来的信誉。我们的订单很多是来自老客户就是最好的证明。 记者:请详细介绍医药物流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与挑战,需要重点考虑哪些因素? 陈震天:挑战的确不少,以KNAPP的切身体会来看,首先是投资规模的门槛。自动化设备虽然高大上,但是价格不菲,因此如何设计系统使其可以逐步扩展就成为重要的议题。比如在国药上海物流中心二期的设计中,我们就预留了未来A架和自动复核包装系统的扩展区域。 其次就是不同市场环境下对自动化库房设计理念的沟通。我国的物流自动化市场起步晚,用户的物流知识和经验参差不齐,而国外设计师经验丰富,但是主要是基于国外的市场环境。因此,在系统设计时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沟通,特别是我们面对的还是一个难以准确预测的未来,双方沟通的透彻程度直接影响项目最终的成功上线。 再有就是自动化库房的管理和使用。因为我们的物流团队大部分是从以人工为主的作业模式转变到自动化库房作业模式的,因此现场的管理、调度,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发都成为了新的课题,需要通过实践经验逐步提高设备利用率。 此外就是采购原则。受到投资规模的限制,用户常常尽一切可能压低采购价格,为此常见的采购方式就是拼盘式,即,哪家的输送线便宜就买哪家,哪家的分拣机便宜就买哪家,最终拼起来的物流系统可能由于缺乏整体性,为今后长时间的正常运行和售后服务埋下隐患。 记者:未来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哪些趋势会对现有医药物流中心的功能和运作模式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于医药物流中心下一步技术升级的方向,您有何建议? 陈震天:在全球化的时代,迟早国内的医药物流配送市场会向国外已经成熟的市场模式靠拢。仅仅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来临,目前国内以中心医院为主的诊疗模式就难以为继。因此,医药物流中心的订单一定会越来越零散,发货频次会越来越频繁,订单前置时间会越来越短,政府和社会对订单差错的容忍度会越来越低。而且随着药品直销的发展,库房配送出去的药是会直接进入病人口中的,容不得半点差错。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持续增加,所以自动化、信息化、人性化就成为未来库房升级改造的方向。而这些自动化设施投资大,使用周期长,因此在系统设计和投资决策上就非常关键。定位准确、投资恰当的物流中心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会有助于企业取得先发优势,所有项目上马前一定三思而行。多看,多比较,多交流,应该会有所裨益。KNAPP在全球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特别是医药行业是KNAPP的主营业务领域,非常欢迎我国的医药界专家领导多了解、多交流,与用户形成双赢的长期合作伙伴是KNAPP经营的基本原则。 大家都在看物流技术与应用 权威传媒,只为物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