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伪专利”正在悄无声息的掏光你的腰包,要怎么防?

 昵称41531465 2017-07-11

本文将根据这些“伪专利”的情节恶劣程度,由轻到严重从前到后排序,强烈建议花1分钟看完,能省钱和救命!

“伪专利”正在悄无声息的掏光你的腰包,要怎么防?

自娱自乐型:空气雨伞的专利方案是不可实现型专利,产品设计方和年轻的记者们不懂流体力学、不懂能效比、不考虑环境复杂性跟着一起瞎起哄,此类专利好在骗了不明真相群众的眼睛,更好在没生产出来销售让大家花冤枉钱。

严重等级:☆

防范方法:看看跟着乐就行,反正买不到。

“伪专利”正在悄无声息的掏光你的腰包,要怎么防?

忽悠型:正确看待商家宣传中的“专利”,有些专利只是商家的障眼法,目的是给产品的“技术含量”做背书,这和某些专家证言没什么两样。

严重等级:☆☆☆

防范方法:产品宣传中强调获得“国家***专利保护”的大标题,而对产品技术专利的技术重点未描述或轻描淡写,就要小心求证了。求证方法为:搜索宣称专利的专利号,查看权利项第一条,稍加思考即可撕开面纱。

“伪专利”正在悄无声息的掏光你的腰包,要怎么防?

多此一举型:市场上充斥不小一部分画蛇添足的专利令人眼花缭乱,尤其近年各种智能XXX,加个芯片搞个蓝牙,硬是要下载app连接手机使用,典型产品为智能跑鞋、智能水杯,申请一堆专利,只是看着玄乎其玄,然并卵......

严重等级:☆☆☆☆

防范方法:例如智能鞋,穿鞋就能连手机,能实现和智能手环一样的记步等功能,把健身、减肥作为产品宣传功能;例如智能水杯,宣传中描述可以显示或app查看水温、提醒你喝了几杯水......,一律可以判为“伪专利”。除了触觉有病和得了健忘症的人,煞费苦心而多此一举的专利销量能过千万,可想而知多少用户给忽悠瘸了!

“伪专利”正在悄无声息的掏光你的腰包,要怎么防?

可有可无型:类似悬浮音箱的专利,无论对产品的核心功能和扩展功能来说,专利价值=0,因其额外的工业成本,综合价值=负数。此类号称是黑科技的专利掩盖不了是个鸡肋专利的事实。

严重等级:☆☆☆☆

防范方法:“黑科技”是此类专利的迷惑性,因为完全转移了你的注意力。当你发现类似“悬浮”的功能是你要消费此类产品的最大理由时,各位兄弟姐妹们就要擦亮双眼,冷静冷静再冷静!

“伪专利”正在悄无声息的掏光你的腰包,要怎么防?

迷惑型:还记得火极一时的55度杯吗?摇一摇开水变温水、冷水变热水,经好事者拆解后原来只是障眼法,仅仅相当于大杯套小杯,大杯与小杯之间装有冷盐水。必须先是冷杯——倒入开水——变温水——喝完乘夹层温度高,立刻到冷水——变温水.......。换个顺序试试看,如果倒进开水杯壁夹层温度已经升高,再倒开水试试看,即使你摇到外婆桥,还能烫死你,萌死你!

严重等级:☆☆☆☆

防范方法:此类专利极难防范,因为你不买不用不知道,而且产品上市的早期阶段商家的大量正面宣传、客户被各种券、返点迷惑的好评,会冲淡为数不多的“真相”。普通用户唯一的防范方法是常识判断,问身边知识面较广的亲友,或者私信本头条号咨询。专业用户就简单了,查看专利结合基本的物理知识5分钟就能枪毙它1000次。

“伪专利”正在悄无声息的掏光你的腰包,要怎么防?

谋财害命型:日本三菱的人工合成碳酸泉专利,发明人明知用于浴室的狭小空间二氧化碳浓度会急剧升高,导致窒息、缺氧的风险,仍然进行生产和销售,一旦商家销售到一定规模,发生生命健康受损的概率必然存在,此类专利如无系统化技术方案规避此类风险,不但谋财还要害命,国内也有不少防三菱的专利产品,此类消费者一定要谨慎!

严重等级:☆☆☆☆☆

防范方法:此类专利因为涉及综合评估,涉及专业面较广,需要了解该专利背后有无技术方法或专利的配套应用以消除该重大安全隐患。此类专利产品危害性极大,一般用户无法分辨其是否为“伪专利”,除了度娘和咨询之外,暂时有效防范方法!

“伪专利”正在悄无声息的掏光你的腰包,要怎么防?

下篇预告:发明人如何利用数据模型,“枪毙”自己的“创意”!

注:可关注本头条号私信我,有对新产品、新技术有疑惑,百问百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