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越四大发明的中华“瑰宝”

 生如夏花345 2017-07-1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一类文化闻名遐迩,其影响不亚于四大发明。这就是宦官文化。

    宦官,俗称太监,据史料记载从夏商开始就有宦官存在,可谓历史悠长,几乎是伴随记史出现的,他们是皇权和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最初是一个弱势群体,后来发展壮大,成为封建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

    现在人提到太监,便心存窃讥,满腹贬义,一则因为他们另类的生物特征,另一方面因为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令人不齿的代表人物——赵高、张让、高力士、李辅国、童贯、刘瑾、魏忠贤、李莲英等,他们个个恶贯满盈、臭名昭著。其实不能一概而论,也有过几个先进模范,如铁血著史司马迁(宫刑而已算半个太监),造纸之父蔡伦,七下西洋郑和等,个个如雷贯耳,令人肃然起敬。   

     说他是中华“瑰宝”,是因为他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生活,直至现在。辛亥革命后,虽然太监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其阴魂不散。几千年的存在使其基因化,附着在某些人的机体中,挥之不去,时不时的演绎嗲嗲细语、莲花玉指讨主子欢心。

     你不信吗?那请看你们单位或部门,有没有这样一类人:业务能力稀疏平常,却处处凸显他的存在,前线(科研、生产、销售等一线)了无身影,后方(领导身边)上蹿下跳。公司发展不能出力,领导家里酱油品牌却如数家珍,领导家的米面消耗进度比佣人门清。既能献媚又能谗陷,赛过高力士,不让李莲英。现在你能同意我的观点了吧?他们一般潜伏在政工、办公室等部门。

     这不日前就有一现行。我周五写了一篇事实清楚的博文,几个相关“前线高手”都私下和我交流,表示认可,我们交流酣畅。而且该大师都部分认可,承认“我就是商人,不得不广告和吹牛”——这才是大师风范嘛!而“皇上不急太监急”,有一个“雅公公”(一线高手私下对其的称呼),一蹦老高,莲指一挥,扯着公鸭嗓对我表示不满,凸现他的“价值”,你说逗不逗?还另有一个插曲,我写博文前,和几个“前线高手”交流,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几个讲到“雅公公”或有反应,我说不会吧?结果我错了——,我服了那些了解太监的高手。

     太监阴魂不散啊!

     你——,“雅公公”,哪里还有一点人格。

 

补注:这样的人貌似被主子宠信,实则主子对其也是不齿,用的时候其是宠物狗,不用的时候只是个流浪狗,怎么都脱不掉狗的命运。主子实际是爱才的,也喜欢那些业务能力强,能给公司带来贡献的人,除非那些昏主。

     我还是比较善良的,对于这样的人,给你个建议:别练葵花宝典了,钻研专业技术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