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博楚简《缁衣》篇试译(二)

 JwwooLIB 2017-07-11

【原文】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命,而从其所行,上好(此物也,下必有甚焉者矣。故)上之好恶,不可不慎也,民之表也。《诗》云:“赫赫师尹,民具而瞻。”
【译文】孔子说:臣子侍奉君主,不是按照他的命令行事,而是根据他的行为行事。君主喜欢某一样东西,臣子必然会有加倍喜欢这种东西的。所以君主的喜欢和厌恶,不可以不慎重,因为会起到对民众的表率作用。《诗经》上说:“威严的太师和史尹啊,百姓们瞻仰你的行为而做事”。
【注释】引诗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本句引诗为今本所无。按简本一般以《诗经》作结。偶有以《尚书》作结者,但必有《诗经》在其前。今本则没有这个规律。另:简本的引诗往往只引一句,而今本有多出者,如今本第十七章(对应简本第五章)和第九章(对应简本第九章)。
【原文】子曰:长民者衣服不改,从容有常,则(民德一。《诗》云:“其容不改,出言有训,黎民)所信。
【译文】孔子说:主宰人民的人,衣服的形制不做改变,举止的风格和日常的神情也不发声变化,这样民众的品格就会内外一致。《诗经》上说:“他们的神情不改变,说出口的话可以成为法则,百姓们对他们都很信任。”
【注释】引诗据郭店本补,文句不见于今本《诗经》,可能是佚诗,也有可能是《小雅·都人士》的原始版本(今本《缁衣》的同句就引自此篇),但句式和韵脚上与今本均不同。训,法则之意,如“不足为训”。
【原文】子曰:大人不亲其所贤,而信其所贱,教此以失,民此以烦。《诗》云:“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君陈》云:“未见圣,如其人弗克见。我既见,我弗迪圣。”
【译文】孔子说:统治者不亲近他所认为的贤人,而信任那些他所看不起的人,教化因此产生过失,民众因此产生头脑的混乱。《诗经》上说:“他有求于我的时候,唯恐得不到我。但使用我的时候像对待仇人,而且不用我出力。”《尚书·君陈》说:“没见到圣人的时候,就像那个人永远不能见到一样;已经见到了圣人,却又不能遵循他。”
【注释】引诗出自《诗经·小雅·正月》。本章意在说明一个心态,统治者一方面希望见到贤人,但当贤人真正到来的时候却不能遵从,却任用一些自己也看不起的奸佞之徒。就像后来刘向《新序》中所说的叶公好龙。《尚书·君陈》把这种心态看的十分深入,现在的一些领导人物,依然存在着这样的丑态。烦,按《说文》:“热头痛也,从页从火”,这里解释为头脑产生的混乱。迪,《说文》:“道也,从辵由声”,这里作动词,解释为遵循。
【原文】子曰:大臣之不亲也,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过。邦家之不宁也,(则大臣不治,而亵臣托也。此以大臣)不可不敬也,民之蕝也。故君不与小谋大,则大臣不令。《祭公之顾命》云:“毋以小谋败大作,毋以嬖御衋庄后,毋以嬖士衋大夫、卿士。”
【译文】孔子说:不亲近大臣,那么臣子对领袖的忠、领袖对臣子的敬都会不足,然而富有和地位都已经超出。国家的政治不宁静,这样大臣无权治理国家,而将国事托付给近臣。因此,对大臣不能不敬重,因为他们是民众中地位最尊的人;所以君主不跟地位卑贱的人讨论国家大事,这样大臣就不会私下命令。《尚书·祭公之顾命》说:“不要用短浅的计谋败坏长期的规划,不要那受宠的车夫而让在尊贵的领袖寒心,不要用受宠的士人让大夫、卿士寒心。”
【注释】这里说的是对贵族的重视,因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贵族的富有和地位(富贵)往往超出了其所应得。如果统治者对他们不够重视,一味从底层选拔人才,则令世袭的贵族感到寒心,从而无视军权,私下命令。蕝,《说文》:“朝会束茅表位曰蕝。从艸绝声。”用在这里可能是表明他们的地位。“衋”,《说文》:“伤痛也。从血、聿,皕声。”这里用作动词。《祭公之顾命》不见于今本《尚书》,《逸周书》里面的《祭公》一篇与它类似。但简文《缁衣》全篇通引《诗》《书》,所以做了这样的处理。
【原文】子曰:长民者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耻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免心。故慈以爱之,则民有亲。信以结之,则民不倍。恭以蒞之,则民有逊心。《诗》云:“吾大夫恭且俭,靡人不敛。”《吕刑》云:“苗民非用霝,折以刑,惟作五瘧之刑曰法。”
【译文】孔子说:人民的领袖用德行来教化民众,用礼仪来规范他们的行为,这样民众就会有廉耻之心。用政令来教化民众,用刑罚来规范他们的行为,那么民众就会有免于刑罚的心态。所以用像父亲的慈爱来爱护民众,那么民众就会都亲近领袖;用诚信来团结民众,那么民众就不会背叛;以恭敬的态度管理民众,民众会生发谦逊的心理。《诗经》上说:“我国的大夫恭敬并且俭朴,没有人不俭朴。”《尚书·吕刑》上说“三苗地区的人民不用神明教化,而用刑罚来使他们屈从,只是制定了五种令人感到水深火热的刑罚,叫做法律。”“折”,李零先生读为“制”,从楚简原文改。
【注释】本章所引《诗经》应该是一首佚诗。相似的孔子言论参考《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原文】子曰:政之不行,教之不成也。则(刑罚不足耻,而爵不足劝)也。故上不可以亵刑而轻爵。《康诰》云:“敬明乃罚。”《吕刑》云:“播刑之迪。”
【译文】孔子说:政令无法施行,教化没有成效,那么刑罚不足以使人觉得耻辱,爵位也不会让人感到荣耀。所以领袖不可以滥用刑罚、轻易赏赐爵位。《尚书·康诰》说:“恭敬、公开才可以实行处罚。”《尚书·吕刑》说:“实施刑罚应该遵从道义。”
【原文】子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缗。王言如索,其(出如绋。故大人不倡流。《诗》云:“慎而出话),敬尔威仪。”
【译文】孔子说:君王说话谨慎如细丝,一旦说出就要结实如穿钱用的缗绳;君王说话的谨慎就像绳索,一旦说出就要坚实像拉棺材的大绳。所以身居领导位置的人不提倡流言。《诗经》上说:“谨慎你所说出的话,恭敬对待你的威严和仪容。”
【注释】引诗出自《诗经·大雅·抑》。
【原文】子曰:可言不可行,君子弗言;可行不可言,君子弗行。则民言不危行,行不危言。《诗》云:“淑慎尔止,不衍(于义)。”
【译文】孔子说:只是口号而无法实现的话,好的领袖不会去说;可以做到但不能明言的事,好的领袖不会去做。这样,百姓的言论不会超出他的行为,行为也不会超出言论。《诗经》上说:“谨慎你的行为举止,不要在道义上出现过失”。
【注释】引诗出自《诗经·大雅·抑》。
【原文】(子曰:君子道人以言,而恒以行),故言则虑其所终,行则稽其所敝。则民慎于言而谨于行。《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止。”
【译文】孔子说:君子用言论去引导别人,但却以日常的行动来教化他们。所以说话就要考虑到后果,行动就预先考察它的弊端,这样民众就会谨慎地说话、慎重地行动。《诗经》上说:“那言行美好的周文王啊,正是光明的所在。”
【注释】引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引文今本作“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