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入伏:“伏”有大智慧,伏久者飞必高

 恶猪王520 2017-07-12


今日入伏。

 

今天是初伏的第一天,从今天开始进入“三伏”,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三伏”包括初伏、中伏、末伏。初伏10天,中伏10天或者20天,末伏10天。

 

为什么把最热的时节叫做“伏”?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木、火、金、水。

 

按五行的相生相克,由秋到冬是“金生水”,由冬到春是“水生木”,由春到夏是“木生火”,都是“生”的关系,唯有从夏到秋特殊,是“火克金”。

 

所以古人认为,从夏到秋是一段艰难的历程,金(秋)长久被火(夏)压制着不敢露头,要潜伏一段时间,因此称“伏”。

 

另一种说法是,夏至一阴生,从夏至日开始,阴气逐渐加强,但是一段时间内,由于阴气还比较弱,仍然受到阳气的压迫,而不得不“伏”。

 

在赤日炎炎、挥汗如雨的“三伏天”里,心静自然凉,宜静伏而不宜妄动。

 

同样,在人生中,也需要“伏”,从而避免急功近利、急躁冒进。

 


人,有的时候只能隐忍与等待,也就是“伏”,这是任何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必备品质。

 

《菜根谭》:“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必早。”

 

意思是长久潜伏的鸟,一旦展翅,就会一飞冲天;而早早开放的花,凋谢的也最早。

 

麻雀,因为不懂得积蓄力量的道理,左蹦右跳,所以不能在天空中翱翔;苍鹰,由于懂得潜伏的道理,懂得积蓄自己的力量,所以能飞向高空,俯视苍穹。

 

明白这一道理,就不会为怀才不遇而忧愁,就可以消除急躁求进的想法。。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准则,在长久的潜伏下,自然将内涵历练得充实饱满,一旦表现出来,必定充沛淋漓,而能“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开先者谢独早”,也是很合理的,因为太早开发,各方面无法配合,自然很快就竭尽力量而凋萎。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因为太早开发,结果不到中年便都成了平庸的人;倒是那些年轻时默默无闻的人,在岁月中不断储备实力,而最终大器晚成。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因为收复新疆而被称为“民族英雄”。

 

他早年历经坎坷,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倒插门”到岳父家中;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一直隐居家中读书。

 

左宗棠四十岁才出山,以幕僚身份参与军务,多次打败太平军,而其一生功业的大部分是在六十岁后完成的,收复新疆时年近七十,真算得上是“伏久者飞必高”。

 

1832年到1843年,左宗棠21岁到32岁,他从老家湘阴到湘潭岳父家,做上门女婿,而这12年是左宗棠的重要“潜伏期”。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12年的沉潜积累,根本就不会有左宗棠后来的那些不世功勋。

 

12年的寄居生活中,左宗棠开始放弃科举考试,除了为了养家糊口,出外到书院教学之外,他主要的精力用来研究科学种田的方法,兵法,以及研究舆地学(传统的地理学),自己在家里绘制中国地图。


在当时,一个读书人放着四书五经不读,八股文不作,却去研究种田,绘制地图,这是严重的不务正业。

 

 

左宗棠研究种田的时候,不迷信古人,只相信实践。他认真又细心,细致到亲自计算每亩田收获的总穗数,他怀疑前人“稀禾结大谷”的说法,而是施行密植。

 

为此,他还与帮他做事的长工姜志美吵起来,逼着姜志美改掉老规矩,按自己的新办法来做。后来,他总结种田的经验,写了本《朴存阁农书》。
  

他自绘地图的方式也很特别:先制作一张皇舆图,纵横各为九尺。图上画成方格,假定每格纵横各为一百里,并用五种颜色来区分各地主产的农作物。

 

根据这张总图,再来制作各省分图,各省又分为府县,都做了说明。古代是险要之地,现在是散地;从前是边陲,现在变成腹地,这些疆域沿革的变化,他都一一注明。

 

由此,再上溯至明、元、宋、唐各朝代,严谨而专业。

 

左宗棠研究农业与地理,在当时看来,都是无用之学。他当时花费大量时间,耗费心血来研究这些东西,不但看不到前景,也找不到任何出路。
  

但是,有用与无用,会相互转化。

 


左宗棠后来在陕西、甘肃、新疆带兵打仗,所有的军粮都在当地解决,这些学问都是他年轻时闲居在农村,研究种田摸索出来的。

 

而他对中国新疆版图、地理等情况了如指掌,又得益于他早年在家里自绘地图。他的地图一旦派上用场,连俄罗斯人也难以望其项背。

 

他这些学问需要数十年的积累,不是靠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可以得来的。
 

865年,身为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在给大儿子的信中说:“古人经济学问,都在萧闲寂寞中练习出来。积之既久,一旦事权到手,随时举而措之,有一二桩大节目事办得妥当,便足名世。”

 

这段话的意思是,古人做事的学问能力,都是在还没有得志的时候,在寂寞中学习积累出来的;一旦时机到来,有了做事的权柄,就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只要有一两件事干得漂亮,就足以名传后世。

 

“伏久者飞必高”,炼成了金刚钻,才能揽瓷器活。

 

“伏”不是半途而废,而是水滴石穿;“伏”不是贪图安逸,而是磨砺自强;“伏”是为了将来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一旦时机来临,“伏”者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施展抱负,放手一搏,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